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

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

ID:11799366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4

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_第1页
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_第2页
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_第3页
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_第4页
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探究【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耐受性、并发症。方法对6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结果45例胶囊内镜下发现异常,36例明确为出血病灶。包括克罗恩病15例,间质瘤5例,晚期肿瘤3例,新鲜出血10例,血管瘤3例,62例受检者均耐受良好,6例出现胶囊滞留。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率,易耐受,胶囊滞留是其主要并发症,易发生于克罗恩病患者。�【关键词】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并发症;胶囊滞留�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gastroin

2、testinalbleeding,OGIB)是指经过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后病因仍未明确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小肠病变所致。由于解剖特点和检测手段的限制,OGIB的诊断(尤其是小肠病变)一直是消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2000年胶囊内镜(capsule6endoscopy,CE)的问世为小肠疾病的诊断开创了崭新的时代,它以胃肠自身蠕动为前进动力,生理性地、无痛苦地实现了对全小肠黏膜面的观察。现就CE在OGIB中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合理诊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2月期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

3、者62例,男31例,女31例,年龄12~79岁,平均50.3岁,病程3d~2年。62例受检者中以便鲜血为主诉者15例,以柏油样黑便为主诉者39例,以呕血伴黑便为主诉者5例,以便潜血(+)为主诉者3例,其中伴贫血者27例(血红蛋白在40~100g/L之间,重度贫血6例,中度贫血15例,轻度贫血6例)。排除标准:安装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或其他医用电子装置的患者,妊娠妇女、不能耐受手术者,有肠道梗阻及精神疾病患者。�1.2仪器与方法检查系统由国产OMOM胶囊内镜完成,该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OMOM智能胶囊、数据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胶囊大小为11mm×25.4

4、mm,体重<5g。可观察140°范围的视野,1:8的放大比例,1~3cm的可视深度,最小观察直径约为0.1mm。所有检查者在吞服胶囊前一天晚饭进全流食,晚18点之后禁食,检查当日早晨5点起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清洁肠道。吞服胶囊后,2h内禁食水,6h后可进食少量饼干、蛋糕等。检查过程中患者佩带数据记录仪,允许自由走动,但要避免接近任何强力电磁场区域。86h后,拆下记录仪,将记录仪中的信息下载到影像工作站。由经验丰富的内镜科医师阅读图像,并做出内镜下诊断。胶囊在消化道运行结束后被排出体外,为一次性使用。�1.3主要研究指标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指肉眼可见的呕血

5、、便血、黑便或便潜血(+)患者,排除了消化道以外疾病导致出血可能,经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者。②检出病变指胶囊内镜下有阳性发现者。③明确诊断指胶囊内镜下见到新鲜出血或镜下发现的病变经其他检查手段、病理或医生临床经验明确出血原因者。④胶囊滞留指吞入胶囊2周后仍未能排出体外者。�2结果�62例受检者均自行吞下胶囊,3例于吞入胶囊0.5h后有哽咽感,行胃镜发现胶囊嵌顿于食管下段,经胃镜将胶囊植入十二指肠降部,顺利完成小肠部位检查。另3例于吞入胶囊1h后在实时监控下发现胶囊嵌顿于胃内,给予胃复胺肌肉注射后胶囊顺利下行。3例以黑便为主诉者在吞入胶囊1

6、2h后再次出现少量黑便(约30ml),患者无头晕、乏力、腹痛等症状,给予止血及对症处理后缓解。胶囊在体内工作时间在6~8h之间,通过回盲瓣的时间在100~430min之间。6例因新鲜出血导致视野欠清晰,其余肠道准备良好,视野清晰。6例出现胶囊在体内滞留,其余56例均在16d~2周内自行排出胶囊。�共有45例检出病变,检出率为72.6%(45/62)。其中6例为1种以上的病变3例为间质瘤伴肠道蛔虫,3例为克罗恩病伴小肠憩室)。45例中36例明确出血病灶,包括克罗恩病15例,间质瘤12例,晚期肿瘤3例,新鲜出血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诊断率为60%(36

7、/60)。�在诊断的15例克罗恩病中,6例于胶囊内镜下发现了结肠镜漏诊的回肠末端溃疡,于胶囊内镜检查后再次行结肠镜检查并取病理,3例见慢性炎性肉芽肿,另3例为慢性炎症。病理明确诊断12例间质瘤,镜下主要表现为肠腔内肿物或黏膜下隆起伴或不伴肠腔狭窄,黏膜表面可有血管扩张。另有3例镜下见肠腔内肿物,全腹增强CT见上腹部巨大肿物伴腹腔及肝内多发转移,未能行手术取病理,患者于随访1个月后去世。�3讨论�长期以来,由于小肠解剖特点的关系,小肠一直是整个消化道中最难检查的区域。传统的检查方法如小肠钡剂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及推进式小肠镜等,敏感性和特异性差,

8、或者检查创伤大。胶囊内镜具有安全性,无创性,能对消化道进行全程可视性检查的优点,对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