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67876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原则” 一、这样的故事您是否似曾相识? 一辆车,一个人推,一个人拉,朝同一个方向用力,车子会向前走,这是因为推拉方向一致的合力。如果一个人向前拉,一个人向后拽,车子哪里能够得以前进!教子也是这样的道理,也需要方向一致的合力。如果不形成合力,不仅说不上教育,还会把孩子“教”坏。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但在教育孩子上,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配合默契,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不断朝健康的方向成长。有人把这叫做“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二、父母之间如何配合默契? 试想,一个不大的孩子,
2、这件事爸爸说对,妈妈说错;那件事妈妈说对。爸爸说错,这岂不让孩子是非难辨、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则难免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导致畸形人格。不错,我国有“慈母严父”一说。但是,如果把它理解成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然,讲一致,也不是要求父母时时处处都是同一张面孔,很多时候却还可以“殊途同归”,这里面可有许多技术问题呢。 比如,对待孩子,母亲比较耐心,父亲比较急躁,就可以相互协调,取长补短,避免由于耐心而流于迁就、由于急躁而走向粗暴。这就是默契。 比如,妈妈在教
3、子上出了误差:“好宝贝,谁欺负你了?我上学校找他算账去!”爸爸听了认为不对,但是不直接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妈妈,而是先稳定孩子的情绪:“别哭了,妈妈都心疼了。擦擦眼泪。小明应该好好玩,谁也不要欺负谁。”当问明情况后,再对孩子讲:“妈妈要做饭了,我一会儿带你去找小朋友,你们商量商量怎样做个好朋友。”这就是默契。 比如,爸爸严厉地批评孩子,母亲不要再来一句添油加醋的话:“今天不给饭吃!”最好是母亲在一旁静静地听,看好时机再把孩子叫过来,告诉他:“爸爸说得对。往后你会争气做好孩子的。是不是?”这样既坚持了一致性,
4、又不会形成对孩子的“群起而攻之”。这就是默契。 比如,孩子做了错事,妈妈要打孩子。爸爸先打个圆场,告诉孩子:“看你干的事!把妈妈气成这样!你这样对吗?我知道你愿意听妈妈的话,以后改正,妈妈就不会打你的。”这样既教育了孩子,也暗示请妈妈“stop!”。这样做既维护了一致性,又鼓励了孩子改正错误的信心。这也是默契。 三、父辈与祖辈怎样配合默契?不少家长朋友反映,有些祖辈过于迁就孙辈,给家庭教育带来不少麻烦。的确,父母的默契还好办些,而父辈与祖辈之间的默契就难办了。一来祖辈大多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心理上多少有
5、些“失重感”,把希望和欢乐更多地寄托在孙辈身上,因此,对孩子就会迁就疼爱。二来父辈还得尊敬祖辈,有些问题不能像夫妻之间那样平等交流。因此,一方面,作为祖辈,要学点育儿的科学知识,不摆“老架子”,应该多听听晚辈的意见,另一方面,孩子的父母必须积极主动地与老人交流,既肯定老人对孩子的感情,又委婉地提出应取得一致的看法。一般来说,由于都是为了孩子,有了这个前提,只要您积极工作,一定会取得祖辈的合作的。本资料由青苹果成长天地www.baobaochifan.com/独家整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