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4-二氯苯甲醛乙酰腙的合成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4-二氯苯甲醛乙酰腙的合成研究2,4-二氯苯甲醛乙酰腙的合成研究学生:范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李水清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题目来源指导老师指定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栽培耕作方式趋向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对农药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同时,随着我国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要求农田耕作模式转向少动土的保护性耕作,全国正在进行大范围的少免耕示范和技术集成,推广保护性耕作是种植业发展的趋势,而除草除虫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农药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农药生产主要以仿制为主,大多数为老品种,且布局不合理,由于受到知识产
2、权的保护,仿制新品种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这将成为长期困扰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腙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中存在席夫碱基(-CH=N-)和酰胺基(-CONH-)等活性基团,具有除草、杀菌、杀虫、杀线虫及对植物生长起调节作用。据文献报道酰腙类化合物一般都具有杀菌、除草和植物调节活性。芳酰腙类化合物还是金属离子的良好配体,许多实验表明植物的生物调节与植物体内本身的金属离子有关,即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配合物的配体有关。R.shai等人详细探讨了几种金属离子与其配体的稳定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探讨了植物生长激素的可能作用模式,指出其生物活性大小同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鳌合物的稳定性
3、有关,金属鳌合物稳定性越强活性越高。R.B.Joharil等讨论了苯甲酰肼水杨醛腙的合成及其与CO2+,Ni2+,Cu2+,Zn2+-Ⅱ-2,4-二氯苯甲醛乙酰腙的合成研究二价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显示配合物比配体具有更强的杀真菌活性。使得酰腙类化合物在新型超高效农药研制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热点。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我国开发和创制高效新型除草剂、推进我国有自主产权农药的开发与研制有着双重现实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张玲,唐宁,邬金才,等.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
4、2,38(6):58-60.[2]黄明智,黄可龙,陈灿,等.2-甲硫基-1-苯基乙酮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J].农药学学报,2004,6(3):67-70.[3]王建平,付永举,尹卫平,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芳香族腙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有机化学,2007,27(4):524-527.[4]陈琼,龙德清,程靖,等.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氧乙酰腙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3):454-459.[5]李清寒,赵志刚,杨学军.具有生物活性的哌嗪乙酰腙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表征[J].西南民族大
5、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3).[6]刘峰.芳酰腙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8.[7]李英俊,王营,许永廷,等.5-(4-溴苯基)-2-呋喃甲醛-N-芳氧乙酰腙的合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8]高鸿宾.有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J].2005:395-398.[9]熊洪录.有机化学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J].2009.[10]李来仲,黄汝骐.取代苯甲醛-N-(2-甲基苯氧)乙酰腙类化合物的IR、1HNMR和结构-[J].第十届金竭有枫分析学术研讨会.有机化学.2
6、000(4).[11]张舟,李耀仓,范望喜,等.酰腙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38(13).[12]龙德清,汪焱钢,李德江,等.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J].有机化学.2005,25(11):1498~1502.[13]李来仲,刘庆俭,徐克花,等.芳醛-N-(2-甲基苯氧基)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14]任星华,李振江,万婧,等.合成芳香醛邻苯二甲酰腙化合物的简便方法(期刊
7、论文),精细化工.2007(7).[15]许冰婷,杨发福,刘志强,等.三桥联杯[6]酰腙衍生物和相关化合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11,31(5):737-741.[16]周中振,何彦桢,杨光富.色酮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Ⅱ-2,4-二氯苯甲醛乙酰腙的合成研究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17]邓记华.酰腙类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08(2).[18]李清寒,赵志刚.吲哚甲酰腙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和表征[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8).4国内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