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61902
大小:441.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12
《加强艺术、体育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艺体育人快乐成长——洋泾实验小学“加强艺术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素质教育实验校中期验收汇报2008年11月,我校顺利通过了“艺体育人,快乐成长”既以“加强艺术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主的素质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方案。我们采纳了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改进,使其更适合学校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以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初步构建了以人本意识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模式,坚持管理决策科学
2、化、管理过程民主化、管理手段人性化;探索了以二期课改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之路,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创建学校特色课程,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了以课题为抓手的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技能提高;营造了以人文精神、艺术品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物质文化注重整体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注重陶冶师生情操,活动文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创设了以凸现个性特长为重点的学生发展空间,体育活动磨砺意志品质,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少先队活动体现自我教育。一年多来,洋泾实验小学学生、教师、学校都在快速发展,先后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单
3、位、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浦东新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浦东新区艺术特色学校、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2009年学校接受了新区教育督导检查,校本研修学校检查,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学校还是新区的体操布点学校,在探索加强与国内外的教育交流活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一)学校基本情况概述1、主要概况学校占地12000平方米,有200米塑胶的标准操场,学校绿化面积达30%,学校所有通道全部铺上防滑广场砖。学校现有25个现代化标准教学教室,并有各类专用教室(美术、自然、劳技、计算机房、音
4、乐房、语音室等),室内体育馆一座,教学辅助设施齐全。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105名学生。学校有一支学业精良、教风严谨、锐于创新、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7名,教师75人,其中在编在岗的71名,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48人,中学高级职称2名;大学本科学历40人,大专31名,占教师总数的99%。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12人,署骨干教师称号12人;区中心组人员4人,教育署中心组的4人;全校教师中党员数31人,占教师总数的53%。2、社区资源37学校地处洋泾街道,社区条件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对学校的发展十分有利。我校在探索现代学
5、校制度建设中,承担了《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子课题,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家委会有知情权、批评权和监督权、参与权与共管权,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多年来,家校联动、内外认同,以高质量的教学饮誉社会。(二)学校管理1、建章立制,规范办学行为根据学校办学目标,我校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改革经历了思想务虚,民意调查,全员、民主、公开、透明、公正、平等的制订过程。在制定新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体现以激励为主的指导思想。例,“洋泾实验小学低评高聘方案”使一部分因学校名额限制而未评上中级职称的教师享受到了小学
6、高级教师待遇。同样,新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也提高了许多奖励的幅度。这些改革,使管理制度更合理、更公正、更科学,也激励了教师更好地工作,促进了和谐团体的形成,更促进了学校的发展。2、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的作用,重大事情广泛听取教工意见,实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程序操作。学校积极落实校务公开工作,利用校务公开栏、校园网、教代会等各种形式,对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公开,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有群众基础,让教职工自觉地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作出自己的贡献。学校还十分重视与家长、社区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
7、的作用。学校在校园网上设立了“校长信箱”,主动听取家长与社区的意见。家长和社区代表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学校经常征求他们的意见及建议,积极运用家长与社区资源,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生活体验的机会与场所,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多方面深化。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互动项目,不断与家长沟通,促进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实施积极的监督,促进学校的依法办校、规范办学。(三)课程教学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导处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上海市中小学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面向21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
8、学科教育行动纲领》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根据课程计划和二期课改的精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认真学习市、区关于“减负”的文件精神,在此基础上制定并落实学校“减负”若干规定。每学期通过学生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