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ID:1155696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1页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2页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3页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4页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 :  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

2、性发作期多见此型。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舌苔白滑或白腻。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

3、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针对湿热壅盛患者,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多被选用以清热燥湿。而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不换金正气散多在临床用以温散寒湿。连理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多用以温中清肠。芍药汤药方∶  【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

4、集》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芍药(30克)当归(15克)黄连(15克)槟榔(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大黄(9克)黄芩(15克)肉桂(5克)【用法】水煎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白头翁汤:【出处】《伤寒论》【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白头翁(15克)黄柏(12克)黄连(6克)秦皮(12克)【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香连丸: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

5、康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组成】木香黄连(去须,炒)甘草(炙,锉)肉豆蔻(去壳)  【用法】上四味,等分,捣罗为末,砂糖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丸,空腹时用米汤下,更以意加减。葛根芩连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  葛根芩连草,清里又解表 【用法】先煮葛根,水煎服。  【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胃苓汤:【出处】(《普济方》卷三二一引《大全良方》)【组成】苍术(泔浸)8钱,陈皮5钱,厚朴(姜制)5钱

6、,甘草(蜜炙)3钱,泽泻2钱5分,猪苓1钱半,赤茯苓(去皮)1钱半,白术1钱半,肉桂1钱。【功效】安胃利水止泻。祛湿和胃。【用法】每服1两,以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枚,炒盐1捻,煎8分,食前温服。当归四逆汤:  【出处】《伤寒论》  【分类】温里剂-温经散寒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通草(6克)大枣(8枚,擘[bo])炙甘草(6克)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香砂六君子汤:【来源】

7、《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类别】补益类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用于治疗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组成】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十分 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加生姜二钱 ,水煎服。不换金正气散: 【处方】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功能与主治】解散寒邪。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

8、】明?方贤著《奇效良方》连理汤:【来源】《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组成】理中汤加茯苓黄连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6克,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每服1.5克,温开水调服。【主治】外受暑邪,内伤生冷,泄泻次数甚多,心烦口渴,肛门灼热,小便赤涩者。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药物】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去皮炮)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去皮)人参黄柏各六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