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

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

ID:11546232

大小:8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_第1页
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_第2页
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_第3页
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_第4页
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刍议【内容提要】本文依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断,理性地剖析了学科教学所具有的教育性。首次提出“反教育”概念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了学科教学中“反教育”现象的危害性以后,着重剖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这种现象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学科教学反教育现象刍议一有专家呼吁,“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学科教学中,却存在着大量的“反教育”现象。现仅举一例。在小学数学“圆的周长”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每一个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用硬纸版剪成的大小不等的圆,按教材图示

2、的方法(直径不一定是10厘米),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先测量出该圆的周长,再测量出该圆的直径,最后计算出该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即∏≈3.14。①我仔细观察着离我较近的4位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1并不在认真操作,而是在玩着他的圆纸板;学生2连玩都不玩,而是在翻看着数学书;学生3在认认真真地测量和计算着;学生4一边观看着学生3的操作,一边不时地碰碰他的尺、拉拉他的衣袖,进行着“破坏”……教师要大家汇报自己的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4位学生都加入了踊跃举手的行列。学生1有幸成为第一位发言者,说:“比值是3.13”。老师高兴地表扬了

3、他:“很好,你很认真。”并把“3.13”写上了黑板。我忽然发现,这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学生,其实,他早就知道了,“您不就是要一个3.14吗?”为了不引起教师的怀疑,他选择了离标准答案很近的“3.13”,妙极了。其他同学也分别汇报了“3.15”、“3.12”、“3.16”……老师非常高兴,把这些数据一一写上了黑板,还分别表扬了这-6-些学生。我惊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学学得比教师好多了。不知怎么阴差阳错,学生4也成了被教师点名的发言者。他站起来,支支吾吾不知回答什么为好,显然,他的举手是假冒的。学生2轻轻在背后提示他“3.14”,学生4毫无底

4、气地轻声照说了。没想到,教师喜出望外,并给了他最高级别的赞扬:“非常正确,你是做得最认真的!”并用红粉笔,把“3.14”重重地写在了黑板的正中央。教师微笑着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这是这一教学环节中最有价值的一句问话。)学生3站起来说:“老师,我计算的比值是2.98……”教师挥手打断了他的回答,非常不高兴地说:“怎么会是2.98呢?看来,你做得很不认真。”在一片哄笑声中,学生3不知所措地慢慢坐了下来。当然,“2.98”是绝对没有资格被写上黑板的。望着憨厚的学生3涨红的小脸,望着许多学生嘲笑他的眼神,望着学生1和学生4得意的微笑,我

5、感到一阵悲哀。二其实,用不着呼吁“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因为,无教育的纯教学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学科教学,无一不在充分发挥着它们的教育功能。只是这种教育功能却有着正效应与负效应之分。通过学科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在正确的轨道上又有所发展,我们当然就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所发挥的教育功能是正效应的;反之,通过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却误入歧途,我们就只能说,这样的教学所发挥的教育功能是负效应的。从逻辑的严密性来说,“要充分发挥”的,是“教学的正效应教育功能”。难道,学科教学的负

6、效应教育功能,也要“充分发挥”吗?但细细想来,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对“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这句话提出异议,也没有因为这句话而误入歧途。正如在有理数中,人们有一个约定,“+3”的“+”号是可以省略的,3就是“+3”。同样,在教育界,也约定俗成,在所有的文句中,“教育”就是指产生正效应功能的教育。然而,在有理数中,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必须给3的相反数以一个明确的定名:“-3”。同样,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也必须对教学过程中产生负效应功能的教育以一个明确的定名。我们不妨将其定名为“反教育”,并将上述案例所描述的现象称为“反教育”现象

7、。当我们用“教育”与“反教育”的目光,理性地审视所有的学科教学时,我们发现,“反教育”现象比比皆是。-6-三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在以下两个方面尤为突出。1、直接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述案例中,学生1、学生4非常清楚,他们的回答并没有依托自己的实践和探究,却得到了教师的赞赏,而学生3的回答,是经过自己认认真真的操作和计算得出的结论,却遭到了教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于是,学生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投机取巧有利可图,老实人是要吃亏的。不难想像,他们的这种观念,其实在以前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以后早已产生,

8、这次不过再一次得到验证罢了。而且,随着以后他们还要不断经历这样类似的过程,反复的经验必定会将这种观念逐渐地上升为一种价值观甚至人生观。多么可怕!难怪有一位教育工作者作过这样的自嘲:“为什么现在假冒伪劣的产品和现象这么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