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

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

ID:27362968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_第1页
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_第2页
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_第3页
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_第4页
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刍议器乐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意动一、什么是意动  意动是心理的活动。意动心理学最早由西班牙的心理学家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Brentano,1838~1917)所创立,他在《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1874)一书中首次提到心理现象的意动原理,认为人的经验可以分为内在经验和外在经验,把外在经验转化为内在经验,使之成为内在的客观性,这就是心理现象。而实现这一转化的心理机制便是意动。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的实验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活动本身。他将心理现象分为表象、判断和情绪(爱憎),并与物理现象做了区分。举例来说,我们看一幅画,画为内容,

2、看则为意动。他认为,内容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意动(意识的动作、活动)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在他看来,意动以及意动的对象两者虽然属于同一现象,但却分属不同方面。意动代表的是一种心理的指向,一种意念,是使客体附着于主体的一种活动。意向性是心理现象区别于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意向性具有内在的对象性(immanentobjectivity),总是内在地指向某个对象,如欣赏音乐时,音乐是被内在地欣赏,所以心理现象把对象包含于自身之中,是一种整体性的活动。意向性对意识对象又产生能动作用,具有主体性特征。  二、器乐演奏中的意动  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物质

3、存在,或者说精神活动可以通过物理形式显现出来。两个相互不喜欢的人,多半不愿意坐在一起谈心,可见心理距离可以造成物理距离。音乐表演和创作以传情达意为己任,音乐家(以及诸多的非音乐家)的创作和表演,都是他们内心意念的外化。从宏观处说,肖邦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处在危难中的激愤,恐怕就不会有他的《c小调练习曲》;华彦均没有在旧社会底层的磨难与感悟,就不见得会奏出那首荡气回肠的《二泉映月》。从微观处讲,本文由论文联盟.L.cOm收集整理声音的长与短、明与暗、连与短,抑或是情感的张弛、起落,均是内部心理体验的外化。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器乐演奏是心理学与运动学的结合。其中,心理

4、的部分可概括为内部动因(意动),运动的部分则属于物理外显(演奏)。器乐表演在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器乐技巧的学习与实际应用都离不开意识的参与。技巧(演奏技术)是诠释艺术作品的重要条件,技巧的习得与运用一直得到充分的重视。一般来说,技巧来自外在经验的自动化。把外在经验转化为内在经验,使之成为内在的客观性,这就是技巧形成的规律。  演奏技能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不断练习与巩固,外部经验会逐渐向内在经验转化。在初始阶段,运动的成分居多。为了维持演奏的连续性,在这个阶段总是会用过多的力量、过多的肌肉,这带来一系列问题紧张、僵硬、痉挛等等,并最终影响到演奏的流畅自然。在中间

5、阶段,经过不同程度的认知的、观念的和运动的过程,技巧逐步实现熟练化和自动化,那些多余的、无效的甚至产生阻碍作用的因素逐步得以排除,运动因素逐渐减少,最终认知成分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反复练习,动作和声音的表象就会在大脑中逐渐建立起来,听觉(音响)、视觉(如乐谱)、触觉(乐器弹奏)开始形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经验,演奏逐渐更多地内化为大脑内部心智的活动,动作会越来越连贯圆滑,而大脑内部的意念却能够自动地转换为相应的外部操作,达到得心应手的理想阶段。因此,音乐技能学习这一内外经验的转化过程就像是在做加减法。当技巧运用进入自由王国的时候,观念、情感、判断、爱恶这些意识的活动,就成为

6、演奏的主导性因素了。  三、意动对器乐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音乐学习包括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理一运动领域(技能领域)。这里暂把器乐教学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二是运动。一般来讲,在器乐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后者,较少从演奏者(受教者)的心理角度和已有经验来安排教学。这样做的优点是肢体运动机能得到了强化,不足之处是容易忽略音与心的内在联系,从而出现有音而无乐(yue)的情况。比较突出的现象,如教学过程中对手型的特别关注与提倡,而对音乐的感受却较少得到注意;较多地关注了识谱、指法、技术这些认知要素,却忽略了发展听觉和乐感。有许多琴童技术掌握非

7、常好,但却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演奏技术联系起来,离了乐谱就对音乐一片茫然;有时可以听到流畅快速的音阶跑动,但缺少了行云流水般的酣畅淋漓。作曲家、钢琴教育家赵晓生教授曾感叹:发现学生能弹几百个page,却不会弹一小节;能弹无穷个音,但不善弹一个音;能弹很快的音,却不会弹较慢的音。  学乐器的最终目的是以音乐的、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内心想要诉说的东西,即使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也概莫能外。教学的目光不能停留在所谓的技的层面。器乐教学要以内在心理过程为着眼点,注重启迪音乐心智,遵循音乐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视音乐学习为心理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动作操练过程,以改变那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