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39957
大小:131.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12
《支气管哮喘诊治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支气管哮喘诊治新进展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n老观念--痉挛学说反复解痉治疗n新进展--炎症学说发作期: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抗炎缓解期:长期抗炎治疗,控制发作nInflammation非特异性变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n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
2、的抗炎治疗nInfection特异性炎症:红,肿,痛,热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n抗生素为主的抗感染治疗〔流行病学〕全球约1.6亿患者,患病率1-13%不等,我国1-4%,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有报道半数12岁以前发病,40%有家族史。n一、病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n遗传因素有关:40%有家族史。n环境因素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分为致敏性:n吸入性:花粉、尘螨、皮屑n食入性:鱼、虾、蟹、蛋、奶n药物性、青霉素、阿斯匹林、心得安n非致敏性:包括感染如细菌、霉菌、病毒,寄生n虫等,冷空气,化学性气体、粉尘、运动及情绪波动等n发病机
3、制不完全清楚n多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发病机制:和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等因素有关(一)变态反应:当变应原进入具有特异性体质的病人机体后B淋巴细胞(或桨细胞)合成大量特异性IgE与支气管粘膜下的肥大细胞(及血液中嗜碱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性的IgE受体结合,成为致敏的肥大细胞,(特异性IgE也可结合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上的低亲和性受体),当再次接触特异性抗原致敏肥大细胞上IgE和特异性抗原n过敏原)交联等使肥大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如组胺,嗜酸性
4、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产生哮喘临床症状,根据过敏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分为速发型哮喘反应(IAR),和迟发型哮喘反应(LAR),速发型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迟发型哮喘约6小时左右发病,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临床症状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迟发型哮喘不仅与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主要是气道炎症所致,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n(二)气道炎症学说: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本质,此时支气管壁内大量炎性细胞(肥大
5、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和聚集。分泌出50多种炎症介质和25种以上细胞因子(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内皮素等)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渗出增多,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三)气道高反应性(AHK)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剌激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原因之一,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n陈湘琦 林挺岩n(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福州 350001)n[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8对豚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采
6、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30只豚鼠随机均分成3组进行处理,分别为哮喘模型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和IL-18干预组(C组)。光镜下检测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及分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ALF中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5浓度,并进行3组之间的比较。结果豚鼠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个数A组、B组、C组分别为(98±58)×106/L、(12±10)×106/L、(29±10)×106/L,A组与B
7、组、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性粒细胞个数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FN-γ和IL-2浓度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L-4浓度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L-5浓度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IL-18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而达到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n[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哮喘;炎症;趋化细胞因子类nEffectsofinterleuk
8、in-18onasthmaticairwayinflammation:experimentalstudyofguineapigasthmaticmodelnCHENXiang-qi,LINTing-yangnDepartmentofRespiratoryDiseases,UnionHospital,FuJianMedicalUn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