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95821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新生人际焦虑的心理咨询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生人际焦虑的心理咨询个案研究 【摘要】人际关系焦虑主要表现为对现实或想象的人际情境感到过分担心、紧张、焦虑甚至抑郁,还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在本案例中,一年级新生李某因与宿舍同学相处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生理症状,根据对临床资料的评估,结合心理测验,做出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诊断,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其进行治疗,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 【关键词】新生人际关系焦虑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法 一、基本资料 李某,女,汉族,17岁,某艺校一年级新生,身高160cm左右,五官端正,体形稍胖。因与宿舍同学关系紧张,近一个月以来,内心烦恼和痛苦,紧张烦躁,不想回宿舍
2、,害怕见到本宿舍的同学,并出现头痛,失眠等现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由老师陪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述:一个多月以来,心情不好,容易紧张烦躁,在宿舍感觉压抑,害怕与宿舍同学见面,晚上有失眠现象,学习效率有所降低,人际交往不适应,但自己还能坚持去上课。 刚进学校的时候,觉得生活各方面都不太适应,后来习惯了,但是发觉跟舍友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舍友说的是本地方言,自己听不懂,对他们喜欢聊的话题也没有兴趣,经常是默默做自己的事。到后来,当我回宿舍时,舍友们原本说说笑笑的,一见到我就不说话了,有事情也不愿意跟我交流,周末她们去逛街也不叫我。 个人陈述:我觉得待在宿舍
3、里很压抑,下课后大多呆在图书馆,等到宿舍同学差不多都休息了我才回宿舍。一天晚上我在宿舍洗衣服,听到舍友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说我偷拿别人的东西来用。我根本没有这样做,于是站出来说自己没拿,与舍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从那以后,我与舍友的关系更加糟糕,基本上不怎么跟她们讲话,不知道以后怎么跟她们相处。每次回宿舍都感觉气氛不对,我觉得现在她们都对我有看法,都排斥我,连班里面的同学也排斥我,为此自己想过很多,想换班,换宿舍,请长假回家,甚至想过要退学但又觉得对不起父母。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老师反映 李某学习较勤奋,自律性比较强,能按时上课,无迟到、早退现象,接受、领悟力较好,但是性格比较内向
4、,在学校朋友很少,这段时间经常独来独往。由于家里是农村的,和城市的同学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没有共同语言,个人卫生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好。该同学自尊心很强,比较急躁,常常没有耐心,而且很多疑,对他人的言行非常敏感。 (三)心理测验结果 为其作SCL-90及SAS和SDS测评。 1.SDS量表标准分为65,显示有中度抑郁症状。 2.SAS量表标准分为78,显示有中重度焦虑症状。 3.SCL-90量表总分178(超过160),总均分2.1,阳性项目数49(超过43)。因子分高于2分的有:人际关系3.2,抑郁2.1,焦虑2.8,敌对2.5。说明李某焦虑情绪明显,人际关系比较敏感,伴有一定程度
5、的抑郁和敌对。 (四)病因分析 1.社会性因素 (1)刚进学校的时候,觉得生活各方面都不太适应。 (2)新生来自不同地区,语言不同,生活习惯各有差异,极易产生交往障碍。 (3)由于生活习惯差异,在学校朋友较少,有烦心事没有人述说,缺乏应有的社会支持。 2.心理因素 (1)个性方面:敏感、多疑、自尊心强,但缺乏对他人的信任,不善于和他人沟通。 (2)情绪方面:紧张、焦虑、压抑,烦躁不安,心里非常痛苦。 (3)行为方面:害怕回宿舍见宿舍同学,有回避现象。 (4)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舍友处处针对她,排斥她,感觉所有的同学都排斥她。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评估 根据
6、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该求助者精神活动和智力水平正常,近期人际关系紧张,焦虑不安,伴有抑郁和敌对,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二)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知、情、意心理过程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人格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其症状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烦躁、失眠等症状。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反应也只局限在与宿舍和班级同学的关系范围内,没有泛化,和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当属一般心理问题。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
7、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1)帮助求助者降低焦虑、抑郁情绪;(2)帮助其改善宿舍人际关系,促进行为改变,增强适应能力;(3)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改变求助者不正确的认知。 2.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1)帮助求助者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2)提高其应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技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3)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人格魅力。 (二)适用原理与方法 根据本例的实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