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

ID:11413490

大小:816.50 KB

页数:530页

时间:2018-07-11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_第1页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_第2页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_第3页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_第4页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论分三:一、首义;二、论义;三、末义。甲一、首义甲一(首义)分二:一、宣讲论名;二、译礼句。乙一、宣讲论名:梵文:专加那玛么拉玛得玛嘎噶ra噶译文:中观根本智慧颂论典由梵文译成藏文或汉文时,留下了梵文论名。为什么其他内容没有留下梵文,而只有论名留下来了呢?这是有其意义和必要的。第一,我们要忆念前辈译师们的恩德,要懂得感恩。第二,要在我们的相续中串习梵文。第三,无论是其语言还是文字,都非常有加持力。梵文的论名《专加那玛么拉玛得玛嘎噶ra噶》,翻译成汉文意思是《中观根本慧论颂》,也是《中观根本智慧颂》。“专加”-“智慧”;“那玛”-“所谓”;“么拉

2、”-“根本”;“玛得玛嘎”-“中观”;“噶ra噶”-“颂”为什么要先给这部论典命名呢?这也是有其意义和必要的。一个上等根基者不用看内容,仅仅通过看这部论典的名称就能了悟整部论典的内容。中等根基者一听到或看到《中观根本智慧论》,虽然不能了知其全部内容,但也能大概了知。下等根基者,即对普通的、比较愚钝的人而言,此论名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今天我让你去找这部论典,你通过书的名称就很容易在众多的书籍中寻找到这部论典。命名主要有这三种意义和必要。“中观”是远离八边八边是生和灭、常和断、来和去、一和异。自性之意。不堕落四边或八边就是“中”,直指住中,没有什

3、么可住。诸法的实相是不堕落八边的。中观有能诠词句中观和所诠意义中观。能诠词句中观是指经典和论典这些文字般若。比如《般若经》等经典以及“中观六论”和自续派、应成派各自的诸多论典等,这些都属于词句中观,也可以说文字中观。所诠意义中观分基、道、果。“基”是二谛双运,“道”是二资双运,“果”是二身双运。基指诸法的本基、本性是现空双运的;道是解脱、成佛的方法,可以说方便和智慧双运,也可以说福德和智慧双修;果是法身和色身双运,二者是一体的。无论是基(二谛双运)、道(二资双运)还是果(二身双运),都是远离八边的自性,所以都是所诠意义中观。“根本”:为什么叫“根

4、本”呢?这部论典是“中观六论”龙树菩萨所著《根本般若论》、《宝鬘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广破入微论》、《六十正理论》。的根本,也是一切中观论典的根本。除了《六十正理论》,“中观六论”的其他几部论典都是从《中观根本慧论》里分讲的。在抉择龙树菩萨的究竟密意时,清辩论师和月称论师等后学者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从而形成了自续派和应成派。如自续派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释》、应成派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都是从《中观根本慧论》里分讲的,都以此论为根本。可见,《中观根本慧论》既是“中观六论”的根本,也是一切中观论典的根本。“慧”是智慧,这里主

5、要指佛陀的智慧,还有菩萨入根本慧定之智慧。“颂”即字数相同的句子组成的诗文,包含品颂和偈颂。四句为一偈,诗文字数相同。品颂由很多偈颂组成,它没有固定的偈颂数量,比如《中观根本慧论》有二十七品。经论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种,《中观根本慧颂》(也叫《中观根本慧论》)是以作用而取名。通过此论,能够证悟诸法的实相——远离八边戏论大空性的智慧。乙二、译礼句:顶礼文殊师利童子!这是当时译师们翻译的时候所添加的顶礼句。译师们为了能顺利地翻译成这部论典,首先顶礼了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智慧的显现,通过一心祈祷文殊菩萨就能开启智慧。开启智慧了,就能遣除一切障碍

6、。这样,就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这样一个翻译过程。为什么要顶礼文殊菩萨?当时在藏地,赤热巴巾国王任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规定:译师们把经典和论典翻译成藏文时,首先要做礼拜。其一,在翻译属于律藏或内容接近律藏的经典和论典时,首先要顶礼佛陀。因为除了佛陀以外,其他人很难掌握律藏所诠的这些详细的因果,所以应该顶礼佛陀。其二,在翻译属于经藏或内容接近经藏的经典和论典时,应该首先顶礼诸佛菩萨。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内容都是以佛和菩萨们交流的方式展开宣讲的。其三,在翻译属于论藏和内容接近论藏的经典和论典时,应该顶礼文殊菩萨。为什么?因为这里主要讲的是界和处等诸法的自

7、相,比如说十八界和十二处等。若不依文殊菩萨的智慧,就很难了达,所以要顶礼文殊菩萨。《中观根本慧论》属于大乘论藏,所以译师翻译时首先顶礼了文殊师利童子。其一,是有这样的传统和规定;其二,以文殊菩萨的智慧开启智慧,然后再翻译,就能谴除前后一切违缘,使翻译的整个过程顺利圆满。甲二、论义甲二(论义)此段及下文参见上师仁波切《中论浅释》开示第二讲。分三:一、顶礼句;二、论义正文;三、随念恩德之顶礼。乙一、顶礼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以前印度诸大德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一些特别有意义的

8、事情时,一定会先做顶礼。龙树菩萨造此论典时,首先顶礼了佛陀,因为他对佛陀最有信心,最崇拜佛陀。这样的顶礼是有意义、有必要的。第一,当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