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07607
大小:47.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11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篇一《孟子》名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功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33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篇一《孟子》名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2、功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33字义:坚持正道施行仁政的君主会有很多人帮助他,背离正道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他人就很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限,就连内外亲属都要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限,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凭借天下的人都归顺他这点,来攻打被内外亲戚都背叛的君主;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是不用战争的,如果要战争就一定能胜利。孟子通过这段文字说明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在一开始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说明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具
3、体阐释民心向背对于战争有根本性意义。但是孟子并非只是在表面谈谈一国之君怎样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其中隐含的关键在于政治上如何才是民心所向,怎样能做到“天下顺之”。这段话中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就是“得道”。那么,什么是“道”?“道”字的本意是行走的道路,“道,所行道也。”(《说文》)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派就把各自认为最应该予以崇奉、遵循的理想范式称之为“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
4、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孔子则提出了“中庸之道”;佛家所说的“道33”,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而孟子针对一国之君所提出的“道”应该是“仁政”、“王道”,是孟子所认为的一种理想政治模式。这一模式是以贵民、保民、任贤、轻君等思想为主要特色的。33《孟子》一书中,在《滕文公上》、《梁惠王上》、《尽心上》中都提到了仁政、王道的一些具体内容。仁政的开始是富民,黎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财不可胜用这是王道的基础。首先,孟子提出了仁政的第一步,正经界,重新合理分配给百姓田地。“夫
5、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滕文公上》)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制民之产的模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梁惠王上》)对于老百
6、姓来说,只有有了一定的产业收入之后,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才有可能实现完美的仁政,即民皆行仁。另外,在处理君民关系中,孟子还强调,君主施行仁政要与百姓同忧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后来北宋的范仲淹传承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著名的仁政爱民的观点。还有一个论述君民之间关系的著名论断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在当时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孟子认为,只有得到了百姓的
7、拥护,天下顺之,才能成为国君。国君、社稷都可以改立,而民不可更换,民心向背,决定着君主的存亡,所以要成为国君,就必须施仁政、行王道。而对于不仁的君主,孟子认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33,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破坏仁义的君主,便不配做君主,所以诛杀这样一个人,不能算是弑君,而是一种正义性的行为,应当像汤武革命一样,将不仁义的君主易位。同时,孟子也否定了君为臣纲的思想,认为臣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君臣应当有平等的关系:“君
8、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从中可以看出,君主施仁政、行王道是做君主的必要条件,是君主最基本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是民心所向,才可以成为君主。否则,君主破坏仁义,就会导致大臣、贤士、百姓背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