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

ID:11397720

大小:2.10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8-07-11

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_第1页
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_第2页
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_第3页
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_第4页
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血管疾病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血管疾病第一节概述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血管病变包括:血管腔闭塞﹑血管破裂﹑血管壁损伤或通透性改变等;血流障碍包括血粘度增加或血液成分异常等。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卒中所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供血区一致。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常按脑的病理改变来分:脑血栓形成缺血性卒中脑栓塞脑卒中脑出血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二、脑的血液循环(一)脑的血液供应脑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动脉在脑实质中反复分支→毛细血管→静脉→硬膜窦→颈内静脉→心脏。1、脑的动脉系统(1)

2、颈内动脉系统:起自颈总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入颅后主要发出:①眼动脉:供应眼部。②脉络膜前动脉:主要供应内囊后肢﹑苍白球大部分。③后交通动脉:连接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④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前3/4,额﹑顶叶背侧面上1/4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等,两侧大脑前动脉间有前交通动脉相连。⑤大脑中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前2/3。(2)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丘脑﹑脑干﹑小脑。双侧椎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入颅后在桥脑下缘,两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主要分支动脉有:①小脑后下动脉:起自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主要供应延髓背外侧及小脑。②小脑前下动脉

3、: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小脑﹑延髓上部。③桥脑支: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桥脑。④小脑上动脉: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小脑﹑中脑。 ⑤大脑后动脉:多起自基底动脉。主要供应:枕叶﹑颞叶底部﹑丘脑。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在脑底构成Willis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动眼神经视交叉(二)脑血流量的调节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左右,但脑血流量占每分钟心输出量的20%,葡萄糖和氧耗量占全身供给量的20%。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当脑血液供应中断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中断5分钟则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

4、伤。因此,足够的脑血液供应对保持正常的脑部功能极为重要。脑血流量与脑灌注压成正比,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当平均动脉压介于60~160mmHg之间时,脑血管可以随血压的变化相应地收缩或舒张,从而维持血流量的稳定,称为脑血流量的自动调节作用。第二节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疾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仅次于恶性肿瘤)。一、流行病学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年死亡率为60-120/10万。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趋势;发病也有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

5、率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还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及种族等有关。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或脑卒中史、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情绪波动等。2、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二、脑血管病的预防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防止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其中,预防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环节。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35-4

6、0%。2、二级预防:为卒中发病期的预防。主要是针对早期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力争彻底治愈。(1)病因预防:包括一级预防中的所有措施。(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已广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对于有TIA和脑卒中病史的患者,阿斯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凝集药,首选剂量75~325mg/d。第三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指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一般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有

7、三种学说:1.微栓塞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其他来源的微栓子,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形成微栓塞,引起脑局部缺血症状。当微栓子崩解或向血管远端移动,局部血流恢复,症状便消失。这是目前大多数比较接受的学说。2.脑血管痉挛脑血管受各种刺激出现血管痉挛时,可引起脑缺血发作。当痉挛缓解后,脑缺血症状消失。3.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脑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或管腔狭窄的基础上,低血压或血压波动时,引起病变血管的血流减少,发生一过性缺血症状。当血压回升后,局部脑血流恢复正常TIA的症状消失。(二)临床表现TIA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多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