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16888
大小:963.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1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用高数观点透视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高数观点透视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学生:汪子鹏指导老师:胡付高(孝感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 随着新课标准的实施,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了一些有着一定的高等数学背景的试题,这主要源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这种题型形式新颖,既能开阔数学视野,有利于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和谐接轨,又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逐步深入.自主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命题组成成员中大多是大学教师,他们在命题时不可能不受自身研究背景的影响.本文将列举几例以示说明.关键词 连续函数;最大(小)值;递推数列;不动点;凹凸性perspe
2、ctivethemathematicstestquestioninrecentyears’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withtheviewpointinhighschoolmathematicsWangZi-peng(XiaoganCollegeofMathematicsandStatisticsInstituteHuBeiXiaoGan432000)Abstract:Withtheimplementationofstandardcourses,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inrecentyearst
3、herehavebeensomeofthehighermathematicsisacertainbackgroundquestions,Thisismainlyduetotwomainfactors:First,thisformofnovelquestions,Mathematicscanbroadenhorizons,InfavorofhighermathematicsandtheharmoniousintegrationofElementaryMathematics,Caneffectivelystudythethinkingabilityofs
4、tudents,Inparticulartheabilitytoinnovate,Second,testthepropositionwiththegradualdeepeningofthereform.Autonomyoftheprovincesandcitiesproposition,moreandmore,Propositioncomposedofmembers,mostlyuniversityteachers.Propositionwhentheycannotbefreefromtheimpactoftheirresearchbackgroun
5、d.Thisarticlewilllistafewexamplestoshowthat.Keywords:Continuousfunction;themax(min)value;recursiveseries;fixedpoint;concavityandconvexity160 引言代数推理,递推数列,极限与求导方法的应用,不动点问题,数列极限的一些特性,函数图象的凸性等具有高等数学倾向的问题逐步走进高考,虽然它们对解决问题的逻辑依据不高,但是通过直观化,却可以成为命题和解决命题的基础.下面将列举几例,意在结合有关研究和分析,尝试着预测今后可能与高
6、数思想相联系的高考试题趋势和方向.1 2008年高考数学的一个新亮点—猜想题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题中,有不少属于猜想题,它们有的是通过观察猜想结果(不要求证明),有的要求先猜想再证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中知识的局限性或问题的困难性,导致不能奢求考生给出完整的求解过程.如果站在比较高的观点,用高等数学方法解析这些问题,以揭示试题的制作背景及题目本身所蕴涵的一些深层次结论.下面将结合2008年最新高考的重庆卷、湖北卷中实例加以分析说明.例1(2008年重庆卷第22题)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满足,.(1)若,求,并猜想的值(不需要证明);(2)记,若对恒
7、成立,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参考答案中是用的值,来猜想的值,我们关心的是能否不通过猜想而直接求出通项.为此,我们首先看看另一道2008年广东的高考试题.例2(2008年广东卷第21题)设为实数,是方程的两个实根,数列{}满足.(1)证明:,;(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6(3)若,求{}的前项和.解(1)、(3)解答从略.(2)由(1)得,则,同理有,消去,得,当时,有 (1)当时,由不难得到 (2)将,代入(1),(2)试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为(3)由例2再回头看例1,
8、下面利用例2的结论给出例1的一个新解法:例1的解答(1)对取对数,并记㏒,则,其中.由例2之(1)试,可得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