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

ID:11298425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_第1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_第2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_第3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_第4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练习题(先秦两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1、子曰:“(      ),立于礼,成于乐。”2、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是为得之。”3、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    )而忘言。”4、《毛诗大序》指出:“上以风化下,(            )。”5、陆机《文赋》提出“诗(       )而绮靡”。6、孟子曰:“我知言,()”。 7、老子曰:“为学日益,()”。8、朱自清先生认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是()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10、《老子》四十一章曰:“大音希声,(),道隐无名。”二、单项选择题1、

2、庄子提出的观点是(   ) A.辞达    B.言不尽意    C.尽善尽美    D.托诗以怨2、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观点的批评家是(   )。A.王逸       B.班固       C.王充       D.扬雄3、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   )。A.刘安       B.扬雄       C.班固      D.王充4、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5、《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A、

3、“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6、“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  )A、《毛诗大序》  B、司马迁《报任安书》 C、《论衡•艺增》 D、《论语•八佾》7、与《文心雕龙》一起,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最高成就的是(  )A、《典论•论文》  B、《诗品》  C、《文赋》 D、《文选序》8、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将“诗言志”的内涵扩大到“情”。A、《左传》B、《尚书》C、《荀子》D、《毛诗大序》9、

4、()认为,诗既是言志的,又是明道的。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10、以下观点由孔子提出来的是()A、心斋、坐忘B、涤除玄鉴C、虚壹而静D、辞,达而已矣11、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陈诗观风之风气的“季札观乐”,出自()A《国语》B《左传》C《论语》D《孟子》12、“文质彬彬”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13、认为“道”具有循环运动的特点,提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人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4、“诗缘情而绮靡”出自()A、《两都赋序》B、《法言》C、《西京杂记》D、《文赋》15、提出“气

5、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的文论家是()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三、多项选择题1、孔子的文学观点是(      )A.美善相乐  B.思无邪   C.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兴观群怨  E.知人论世2、《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观点是(      )。  A.“文质彬彬”                 B.“主文而谲谏”  C.“上以风化下”             D.“下以风刺上”  E.“发乎情,止乎礼义”3、属于孟子观点的是(     )A.知言养气 B.知人论世   C.以意逆志  D.中和

6、之美  E.与民同乐4、以下属于道家文艺观点的是()A. 自然全美 B.技进乎道  C.大音希声   D. 大巧若拙E.言不尽意5、下列属于辞赋家的是()A.司马相如  B.扬雄  C.刘勰 D.  班固  E.陶渊明四、名词解释:(提出者、出处、字义、句意、就什么问题而言、影响)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主文而谲谏3、发愤著书  4、“兴、观、群、怨”5、诗“六义”说五、简答与阅读理解(一)简答1、请简述“虚壹而静”说的内涵2、简述“诗言志”说的内涵(二)阅读理解1、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

7、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西京杂记》卷二)  ①司马相如认为赋的文体形式具有什么特点?  ②司马相如认为赋的创作需要什么条件?  ③指出司马相如此种观点的历史意义。2、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①指出此文作者及其时代; 

8、 ②此段文字认为诗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③详细分析“物之感人”的具体内涵。六、论述:试述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