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

ID:1126788

大小:768.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07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_第1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_第2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_第3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_第4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高分笔记搜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在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趋于白热化时期,竞争异常激烈。所以,很多非名校的学生总是处于惆怅复杂的心态之下,阻挡了前进的步伐。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心态是考研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同学们在考研路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想起育明,育明每年培养出众多全国高校汉硕的研究生,其中包括不少初试复试状元。考研选择了育明就选择正确的团队伴你一起备战: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多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铸造成功。育明教育倾心为全国汉硕考生打造价值2500元的精品视频课程,包括汉硕考研两门专业课内容深度讲解,涵盖了全部考点。同时育明教育随视频赠送相应考研资料(状元笔记、历年真题及解析)。整套汉硕秘籍适用于

2、全国非名校,本专业成绩一般,跨专业基础薄弱,但都梦想着专业课考出高分的学子们。2014年汉语国际教育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状元笔记+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中国文化要略第九章科举制度一、填空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2.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一是尊贤,二是选士。“贤”是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士”是指有见识有才干的人。远在周代,已有选士做官的情况存在。但在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因此官吏的选拔,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

3、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选士做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到春秋时的齐桓公世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此时的选士制度是客卿制,即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一展才干。3.汉代扩大了选拔的范围,其基本方法有两种,即察举和征辟。但这些制度,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的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财富钻营者大有人在。4.曹操唯才是举,并颁布求贤令。5.魏文帝曹丕当政,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将被

4、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那些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对被选者并不真正了解,因此很难做到公正。到了曹魏后期,豪门显贵把持了中正的任命权,选取标准以门第为重,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选士制度沦为门阀制度的组织保证。至南北朝时,豪门士族的子弟只凭自己的显贵门第,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下令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各州被举荐的人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被录用,从而拉开了科举制的序幕。6.隋炀帝在考试科目中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7.唐代的考试主要

5、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史科等,报考人数最多的两科是明经和进士。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唐玄宗时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因此也叫“吏部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的科目,也叫特科。考试地点在长安,中唐后有时也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8.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至宋太宗时又将殿试录取的进士按三等发榜,称为三甲。到宋神宗时,又于国子监内实行三舍法取士。9.明清的科举考试有四级,分别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10.县试、府试和院试,合称为童生试。童生试及格后为秀才,然后可参加乡试,及格后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举人参加会试,及格后为贡士,第一名为

6、会元。最后参加殿试,被录取后成为进士。乡试又称秋闱、棘闱,所发榜为桂榜。会试又称礼闱、春闱,所发榜为杏榜。“连中三元“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11.中国科举制的最后一次考试是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二、名词解释1.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举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然后

7、把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甲、乙等科,由被举荐者抽选答对,称为“射策”或“对策”。朝廷根据他们的成绩分配官职,如汉代的董仲舒是汉武帝察举的贤良方正之一,以古今治道对策被录用。察举除被荐之外,也可以自荐,如东方朔。2.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征”,是由皇帝聘请;“辟”,是由官府聘请。此外,汉代还实行所谓“任子”制度,即担任“二千石”(汉代官员级别)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以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个任“郎官”,苏武就是由父亲保举做官的。3.贴经: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题型之一,就是背写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