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分析.freel)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6)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Vygotsky,1978)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他们的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由外部注入的,而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示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设置一系列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四、影响学困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学困生课堂参与的因素可概括为教师、学生、课堂环境和课堂设计等几个方面。(一)教师的因素1.人格特征如果教师平易近人、幽默豁达,具有良好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学困生便愿意、敢于参与到课堂中来。2.教学风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形式多样,充满激情,感染力强,就会产生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二)学生的因素1.自尊心学困生一般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不足,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活
3、动。2.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学困生大多缺乏自信,不敢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动机不强,课堂上只是为了应付。3.意志学困生一般没有坚强的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走神开小差。4.学习策略许多学困生不会学习,不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知道该如何听课、如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5.学习成绩学困生往往因为成绩差、听不懂,从而缺乏听课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教学动力。(三)课堂环境的因素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平等会影响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水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会使学困生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被“卷入”到课堂教学中。2.班风学风班级有良好的风
4、气,同学们纪律观念强,在课堂上安静有序,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富于激情均有利于调动学困生的参与欲望。(四)课堂设计的因素课堂教学抓不住重点,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内容太难会使学困生因听不懂而失去信心。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手段灵活多样,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设计问答题、安排学生到黑板前做题、安排学生提问、组织讨论等等,都能够“牵着”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走”,使他们不断地参与教学活动。五、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对学困生英语课堂参与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结合影响学困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以及研究者自身的英
5、语教学实践,从行为、情感、认知和监控四个方面就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了讨论。(一)构建学困生行为参与的平台杜威(1990)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在“问题”中学,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通过活动实现个体自己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而“做”正是行为参与的一种外显形式,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改进教学,努力构建学困生行为参与的平台。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切实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创设积极参与课堂的氛围,提供参与课堂的平
6、台。具体地说,教师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2.优化课堂设计,提供参与平台(1)教材的设计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平铺直叙地讲解,必然会使学生觉得味同嚼蜡。教师一定要有效活化教学内容,或增加删减,或调整顺序,抓住难点,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应设计得丰富有趣,贴近学生生活。(2)方法的设计教师应设法运用“示范—模仿”“激发—思考”“指导—练习”等多种模式组织教学,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7、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活动的设计安排学生提问和课堂练习以及开展小组活动等均能使每个同学都具有直接参与的责任感,有益于提高学困生的参与性。设计小组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活动前语言和知识的输入要充分;活动中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和调控;活动后要给予有效的激励性的反馈和评价(刘贤凤,2004)。例如,让学生复述课文或开展辩论时,有时学困生不知如何表达,教师可以在活动前提供关键词和重要句型等,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任务。3.研究提问策略,精心安排发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研究提问策略,精心安排课堂发言,促使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
8、。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意提问的难度,要考虑学困生能否回答出来。有时也可以在上课前让他知道课堂上将会提问他某个问题,让他做好准备。其次,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以充分的肯定,尽量找到他发言中的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