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

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

ID:1122041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_第1页
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_第2页
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_第3页
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_第4页
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下第二单元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积累1、生难字词旋律: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闲暇(xiá):空闲的时间。迟钝:反映慢。涓(juān)涓:细水慢流的样子。遏(è)止:阻止。如醉如痴(chī):陶醉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不解之缘(yuán):难以分开的缘分。爱不释(shì)手:形容非常喜爱,舍不得放手。怡(yí)然自得:悠闲自在,自我满足。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雄心勃勃:实现理想或抱负的心情强烈。流连忘返:留恋景色或某种事物,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

2、。大名鼎(dǐng)鼎:名声非常大。2、易混字词形近字附fù依附琢zhuó琢磨符fú 符合啄zhuó啄食怯qiè胆怯滥 làn  泛滥却què却是槛 kǎn 门槛避bì逃避钝dùn 迟钝辟pì开天辟地吨dūn 吨位“僻”字与“避”字是不是更有比较价值?信息浏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

3、学奖。著有《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根据广义相对论对于宇宙所作的考察》等。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标红部分信息多余,对学生兴趣、考试用处皆不大。8、少年爱因斯坦第一课时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目不暇接()缘木求鱼()怡然称快()一言九鼎()痴心妄想()生机勃勃()怒不可遏()手不释卷()2、选词填空。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叔叔每次来都给他讲讲代数和几何。那由奇妙的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什么式子,竟是大名鼎鼎的定理。阿尔伯特惊奇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

4、这还不足以鼓励小孩子的好奇心,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次他说出了下面几句话,这个小子简直坐不住了。A.如果……就B.如果……那么C.假使……才D.因为……所以3、根据语境解释词语。(1)小阿尔伯特是个沉静而孤僻的孩子,后脑勺大大的,而且长得很匀称。孤僻:(2)尽管如此,这个小孩子对音乐的早慧却使他的母亲大为吃惊。早慧:(3)发现这个十二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腼腆:(4)在这期间,使少年爱因斯坦头脑大放异彩的,

5、不仅有他自身的力量,还有一种外来的因素。大放异彩:4、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这些书像一幅多彩的画卷,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现在他的面前。B、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C、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D、当他的同班同学还在全等三角形的浅水中“扑腾”的时候,他已经在微积分的大海中畅游了。5、填空。(1)本文选自,作者是等。(2)爱因斯坦,著名生于德国。获1912年。新课程基本素养《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一书由大连出

6、版社出版。文中写了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生活、思想及教育。这些介绍没有意义。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1)人物传记的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志属信史”,志传和史传一样,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2)人物传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所谓生动,就是要把人物写活。阅读体验61、主题分析本文以时间为序,将爱因斯坦少年时成长的几个小故事串连成文,高度赞扬了他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的学习精神,揭示了积极、自主地学习

7、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有利的道理。2、布局谋篇第一部分(1~4),简介小爱因斯坦的智力令人担忧。第二部分(5~33),叙述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3、写作特点(1)构思精巧,欲扬先抑。本文作者在构思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即先写爱因斯坦的外貌丑陋,说话晚,反应迟钝等弱点,然后再写他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等优点。这样写就更加突出了少年爱因斯坦在音乐、科学上的天赋,体现了他不平凡的少年时代。(2)结构紧凑,过渡自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过渡句,如:“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加

8、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么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等句在课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过渡衔接自然。探究发现文中多处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作用:①从流露出光彩的棕色大眼睛里,感觉到他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②“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写出了小阿尔伯特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③“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看着这双眼睛,可以判定,小阿尔伯特是天生睿智寻常的少年。第二课时1、回答下列问题。此题提问过于突兀,最好能有一定的语境,或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