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劝学》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劝学》

ID:11211503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劝学》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劝学》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劝学》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劝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劝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劝学》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贺利芳学校:广平县第一中学邮编057650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3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劝学年级高二学期上期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以提高写作能力。3、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应持有的态度。教学重点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主要教学方法自主研读、合作交流、活动体验。教学过程课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关于学习,孔子曾教导我们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而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又会对我们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荀子的《劝学》来看看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些什么?.谈论有关论述学习的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发对课题的兴趣。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三维学习目标请学生朗读。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三、作者介绍多媒体展示作者身份、主要理论一名学生读多媒体上的文字加深对荀子的了解四、释题“劝”:劝勉。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4五、研读文本先集体朗读,再分析内容(一)多媒体出示文字图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包括哪几

3、方面的意思?作者是怎样表明自己的观点的?明确: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2、第一说明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第二说明学习的方法、态度。3、课文中心论点开篇直接表明的。老师补充:用“君子曰”引出观点,特别具有权威性。(二)思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师:一提起“学习”二字,同学们便摆出一脸不耐烦准备听人说教的神情,多少个家长和老师面对学习难题都苦无对策呢,那么儒学大师荀子又有何高招呢?请同学们一起再读二、三、四自然段。1、A、第二段话里,荀子是否一上来就说学习有多重要?为了让易流于说教的话题变得生动易接受,荀

4、子用了一组比喻的手法来论证,请大家找出有几个比喻?-----课件展示比喻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B、那么这五个比喻和“学习”有何关联呢?怎么就归结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上的呢?所以这段的中心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意义。老师补充: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方法。(多媒体展示)2、A、和第二自然段一样,荀子依然用一组比喻来阐述他的观点,请问有几组比喻?(明确:五组比喻,)B.这些比喻得出了什么结论?(明确:荀子由一系列的比喻推论

5、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学生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齐读二、三、四段小组合作展示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课文,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应有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表达能力4老师:此段用的还是—--------比喻论证3、问:说完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接下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荀子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

6、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

7、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目的有二:一是从技巧上来看,让学生学习借鉴议论文的写作思路与方法;二是从内容上来

8、看,让学生领会理解学习的重要性,等等。4总之这段主要讲了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心。运用了比喻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