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

ID:11199062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_第1页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_第2页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_第3页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_第4页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医学病毒学论文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李征新沂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苏新沂221400[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P0.

2、05。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AST与ALT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AST与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VDNA定量及Child-Pugh分值下降更明显,且两组的HBVDNA定量及Child-Pugh下降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程进展,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图分类号]

3、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c)-0157-02乙肝肝硬化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导致肝细胞反复破坏,最终与炎症因子共同作用造成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丧失正常的肝功能。乙肝肝硬化患者病程进展较快,后期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有研究显示,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累积发生率与持续高病毒载量呈正相关,HBVDNA是独立于HBeAg和ALT以外预测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乙肝肝硬化病程进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大量

4、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病毒治疗能阻断或延缓乙肝肝硬化的病情进展。为进一步探究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影响,该院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入住该院的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2.7±11.9)岁。病程在4.3~11.2年,平均病程(5.5±2.4)年。所以患者HBV-DNA检测均为阳性,ALT为65-194U/L,AST为82~311U/

5、L,ALB为31~47g/L。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第10次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与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肝炎肝硬化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支持、纠正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以及药物保肝治疗等。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实施拉米夫定(国药准字:

6、H20103481,规格:0.1g)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德福韦酯(国药准字:H20140073,规格:10mg)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阿德福韦酯,1片/次/d,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d,口服。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30d。1.3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肝功能正常或酶学指标较原值下降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血清AST与ALT的含量。1

7、.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2。见表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ST与ALT含量比较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AST与ALT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AST与ALT

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2.3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定量及Child-Pugh分值下降情况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VDNA定量及Child-Pugh分值下降更明显,且两组的HBVDNA定量及Child-Pugh下降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讨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慢性HBV感染者高达9300万,其中超过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