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里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

从心里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

ID:11188212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从心里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_第1页
从心里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_第2页
从心里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_第3页
从心里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心里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心理视角看传媒差异化共存大众报业集团办公室马世军传播是将讯息从它的来源传递给一个或一个以上接受者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最终实现,需要两个中介因素。其一是媒介工具,它是显性的,像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它们起到延伸人体、传播讯息的作用;其二是人的心理活动。相对于媒介工具,它是隐性的。传者对讯息的采制、传播及对反馈讯息的处理,受众对媒介讯息的接收、认知、理解及转化为行为,无一不是凭借着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了传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传播活动就会化为乌有。传播效果的实现,其物质基础是媒介工具

2、,其心理依据是认知主体的心理活动,二者不可或缺。大众传播也不例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在实现传播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比如对人类知觉、思维、情绪的影响和改变等等,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影响。另外,由于媒介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大众传媒还具有各自独特的心理效应,通过不同的心理刺激方式,能使受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因此,将传媒的心理效应作为对传媒研究的切入点,借以分析理性世界对传媒的需求,应该会对预测传媒的发展趋势有所帮助。一、报纸的独特心理效应报刊文字具有滞留性,白纸黑字,历历在

3、目,可反复阅读、思考,不受时空的限制,又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复查,相互比较,具有表达上的准确性和较严密的逻辑性。新闻纸属于印刷文化,这种文化“有一种趋于(详细)说明的强烈倾向;一种概念的、推理的、连续的思考的复杂能力;一种对理性、秩序的高度评价;一种对(逻辑上的)矛盾的憎恶;一种达到分析与客观(境界)的强大能力;以及对迟缓反应的宽容。”[1]因而经常大量地阅读报纸,有助于培养读者逻辑思维能力,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读者为了满足对客观事物的理性分析,追求逻辑的严密性和思维深邃感,须求助于印刷文化。正因

4、为如此,报刊常为文化水平较高的读者所偏爱。如果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追溯、考察文字的功能,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反观、反思报刊文字对读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及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西方,从发明最初的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到用语音符号完整地记录言语,文字演变的这个漫长历程是与逻辑、分析精神的发展相平行的,逻辑、分析精神超越口头文字稍纵即逝的特点,优先给予书面文本以稳定的甚至是永久的含义。因此在成为行使权力工具的同时,文字工具有了思想解放的力量,思想则运用这同一种符号使之成为从权威中解放出来的工具”。[2]报

5、纸作为这种“书面文本”的先驱,担任着大众观察理性世界的中介,无论个体还是社会,都对它能够承载更多历史责任寄予厚望。二、广播的独特心理效应广播声音稍纵即逝、不能重复(指当时而非录音)。但经专业人员播讲,声情并茂,较之个人阅读报纸感染力强;再者声音富于弹性、易于联想;声音的可感性能给听众提供真实的感受,接近人际传播的形式,易于接收;又由于人们在活动时,使用听觉通道不如视觉通道的比例大(后者约占80%),所以听广播有“一心二用”之效。广播的这些特点为其自身生命的延续提供了保障。广播凭借声音的魅力趋向于

6、激起听众强烈的情绪情感的效果。又因为声音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对不同的认识主体而言有较大的弹性(即主观性),所以广播文化为人们想像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声音的感染力为传播效果提供了更大的接受空间,更易于拉近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传播界所津津乐道的“炉边夜话”是广播心理效应的最好诠释。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遍的传媒发表自己政治主张,对统一美国民众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改变过去播音时主持人正襟危坐的传道式的刻板风格,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用平和

7、轻忪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潜移默化地实施他的舆论总动员。现在的电台主持人,大都采用此类易于接受的交谈式主持方式,悄然拉近心理距离,让听众轻松进入议题情境之中,在实现传播意图的同时,赢得听众的认可。在传媒形式多样的今天,广播在老年人、司机群体中仍然占有巨大的市场,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必需,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孤独的个体提供着心灵的慰藉。三、电视的独特心理效应电视以图像的生动具体、现场感强取胜。观众在观看电视时其视觉和听觉通道被同时激活,据研究,多种感觉道比单一感觉道对信息的接收更轻松,对信息的认

8、知更全面。电视手段所造成的色彩纷呈的屏幕形象更容易使人兴趣盎然。从心理机制上分析,电视信息的多维性,或曰电视传输的综合信息,可以同时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并使人产生“触觉感受”,即所谓身临其境之感。而文字信息却是依据先后次序和思想反刍,才能被大脑接受。所以电视画面有利于提高观众的感受性和形象思维能力。但是,“电视人的观念是,保持每一个报道的简朴,既不使任何人的注意力太紧张,也不提供持久性的东西。观众可以在观看时不必花哪怕几秒钟的时间去注意概念、特性的问题。”[3]譬如有理论说,伴随电视成长起来的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