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肺复苏的认识

对心肺复苏的认识

ID:11173583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对心肺复苏的认识_第1页
对心肺复苏的认识_第2页
对心肺复苏的认识_第3页
对心肺复苏的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心肺复苏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心肺复苏的认识作者:未知发布人:shaoys发布时间:2005-2-2113:07:09浏览次数:57放入我的网络收藏夹浏览字体设置:-10pt +10pt12pt14pt16pt一、什么是心肺复苏一、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力普及的最为重要的急救技术。可谓上自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倡导并身体力行。因为心肺复苏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它对即将或刚刚停止的呼吸、心跳的恢复,是一种"救命技术"。   因为心肺复苏的英文单词的字头分别是C、P、R,所以国际上沿用CPR即代表心肺复苏。CPR风靡全球。   CPR,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本上不存在

2、,因为呼吸心跳骤停往往因麻醉过深等医疗意外事故发生在手术台上,而在医院外的环境如家庭、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场人员无从下手,只有等医生来后再行处理。而医生到达现场后也是束手无策,抢救时机丧失殆尽。   直到60年代后,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法的应用、推广与普及,才使得呼吸(肺)复苏在现场及时有效的实施得到了保证。胸外心脏挤压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也使得心脏复苏及时有效的实施得到了保证。两者有机协调配合进行,使得吸进去的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含氧血液灌注心、脑等重要脏器,给人体复苏提供了可能。随着心肺复苏的不断普及,对猝死抢救成功的病例越来越多,使得不少生命处在濒死边缘的患者被抢救过

3、来。二、猝死与复苏二、猝死与复苏   心肺复苏主要是对突然发生循环骤停病人的有效急救技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猝死",而猝死的众多原因中以心脏性猝死为最常见。   为什么在心肺复苏中专门谈及"猝死"呢?追溯复苏的由来,可以理解为猝死才需要复苏。寿终正寝的"生理死亡"或称"老死","病入膏肓"的死亡称为不治之症的死亡,用"心肺复苏"或"复苏"这一观念是不确切的。因为从科学的定义出发,从生物学的自然法则论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死是不可复苏的,即人死不能复活。   这里讲的是因为严重疾病突然引起循环骤停,或意外伤害如触电、塌方等致心跳呼吸骤停,人体的机能并未完全陷入"山穷水尽"

4、之时,如果此时争分夺秒,抓住抢救时机,对处在濒死阶段,呼吸、心跳即将停止,或刚刚停止,处在临床死亡阶段(俗称"假死状态"),而并未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即"真死状态")的病人,挽救生命即"复苏"使其到达"柳暗花明",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这是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结合,是帮助他人的最高风格。所以,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社区,一个集体,心肺复苏普及率的高低,是衡量社会风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三、心脏性猝死三、心脏性猝死   关于"猝死"的时间,目前尚无一致的认识。但发生得"快"肯定是一个先决条件,故猝死又称突然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此定义是,必须具备自发的、意料不到的和迅速

5、发生的三个特点。引起猝死的原因中以"心原性"为最常见,尤其在1小时内发生的猝死,90%以上皆是心原性所致。从猝死的时限来看,短者1分钟以内死亡,最长者一般定为6小时。发病后1分钟内死亡者称即刻死亡;从发生紧急症状至1小时内死亡称突然意外死亡。WHO规定,心脏性猝死是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按我国规定,凡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冠心病猝死:①经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突然心绞痛,在6小时内死亡或睡眠中死亡者。②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心原性休克,并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其前兆的心电图改变,于6小时内死亡者。③猝死后尸检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硬化者。   由于各国所规定的时间不同,故猝死的发生率各地差异性也很

6、大。美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者约70万人,其中约有2/3死于院外,即因来不及送医院抢救而死在家中或送医院途中。   北京急救中心1990~1994年院外抢救无效死亡的5000多例中,对资料详尽者的统计发现,约75%死于心原性猝死,以冬春季节为最多;88%的猝死发生在家中,年龄以50~70岁最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