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

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

ID:11170042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_第1页
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_第2页
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_第3页
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_第4页
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解社会浮躁: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以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构筑社会发展稳定之锚褚松燕    【摘要】将浮躁归咎于快速发展,有失妥当,毋宁说,浮躁和恐慌一样,都是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故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制度是以公权力通过特定程序确立下来的,制度建设能够使社会浮躁状态趋于稳定,但要使社会浮躁趋于沉淀消解,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形成公共治理的动态格局。    【关键词】社会浮躁 制度建设 公共治理    社会浮躁: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    “中国人太浮躁了”、“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十多年来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贾平凹

2、的小说《浮躁》就展示了随着国家政策的重大变动而骤然加速的社会流动和分配方式变化带来的社会浮躁。此后,从下海热、选美热、炒股热、学位热、公考热、开发热等各种“热”,到老人倒地扶不扶的辩论、中国式过马路的争论,再到各种炫富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等调侃,无不显示出浮躁已经超越了各行各业的藩篱,成为社会流行心理和行为,甚至也成为解释不少行为的理由。在发生学意义上,浮躁作为心理状态的产生与个体有关,但个体从来都是群体中的个体,而群体往往与结构、规则、价值有关。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强连接引发行为,弱连接传递信息①,其中的明线在于人的群体性、社会性所形成的交往环境,暗线就在

3、于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联系或传染。明线与暗线交织在一起,即交往环境的变化投射到人们心中,通过行为予以心理确认,进而再通过社会交往结构和网络形成心理传染,从而形成社会浮躁心理的蔓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浮躁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种种表现,其解释逻辑已广为人知,即由1978年国家基本发展战略重大调整启动的经济、社会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加速度发展,居住环境变化快、社会变化快、人口流动快,打破了曾经熟悉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旧有的解释世界、适应世界、改变世界的范式再难适用于各领域的快速变化。几乎与此同步,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从此社会交往乃至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技术的进步带

4、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情绪的社会传染更为容易,于是,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焦虑抑郁、社会评价简单化、安全感缺乏等不一而足,整个社会层面上都展示出一定的浮躁,而这种浮躁又引发整个社会的焦虑,陷入一种似乎无解的“浮躁—焦虑”恶性循环。    个体的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浮躁。整个社会的阶段性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浮躁彻底失去约束。对社会浮躁进行冷静分析,并不是要找出替罪羊,而是要分析其机理,使产生社会浮躁的泡沫减少。将浮躁归咎于快速发展,有失妥当,毋宁说,浮躁和恐慌一样,都是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快速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的增加,既有的价值和制度体系可预期性不足,人们的言行在增加的不确定

5、性面前就容易失去坐标,在具体行为和社会比较心理作用下,就会陷入重新定位坐标的过程中,而这个过程必然有社会核心价值波动、规则张弛失度带来的社会浮躁。既然社会浮躁是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那么,化解社会浮躁之道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究确定性,或者说,在社会中发现制约不确定性的规律或“定数”,用“定数”来稳民心。古今中外的治理智慧显示,这个“定数”,就在于一定价值共识基础上的制度建设和责任共担的治理,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制度建设稳定社会浮躁    既然浮躁是一种社会心理,外化为某些行为,那么就需要对这种心理予以稳定,约束相关行为。既然浮躁是对不确定性的社会反应,那么就需要

6、以可确定性和可预期性来对冲不确定性。换言之,既有的社会快速变迁所造就的社会浮躁以一种非政治的方式发生,但却要以政治的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正如《论语·为政》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管是约束行为还是对冲不确定性,从人类历史的实践看,无外乎两个选择:道德和制度,而道德是无形的制度。制度是底线约束,道德是高线倡导,道德高线倡导知易行难,制度底线约束相对来说知行落差较小,因此,要形成一定的道德氛围,首先需要把底线约束建设好。不论是道德还是制度,要落到实处,又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共识,而社会共识则是一个社会得以凝聚的核心价值。当前不少社会问题都

7、归咎于制度的滞后性,实则是制度滞后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反映社会公众需求的社会共识变化。为此,制度建设直接表现是回应社会公众的利益关切和权利要求,更深层次是通过制度安排给社会共识变化设置一个合理的震荡区间。    首先,制度建设需要承载社会的基准共识。这是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尽管当前中国仍然是权力主导型社会,但民智已开,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受教育程度已经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人们对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体的行为预期已经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律靠拢,换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