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改良胸腔引流法在食管癌手术中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胸腔引流法在食管癌手术中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改良胸腔引流法的价值。方法:改良组:在食管癌剖胸侧放置单根多侧孔胸腔引流管,同时在该侧经纵隔置入对侧胸腔引流管。对照组:常规放置单根胸腔引流管。结果:改良组的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胸腔局灶积液发生率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改良胸腔引流法与传统胸腔引流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有待于更多的临床实践及研究。�[关键词]胸腔引流;食管癌;手术�[中图分类号]R735.1;R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
2、71-7562(2010)01-0066-02�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0.01.019食管癌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并常伴有肺大疱、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肺部基础疾病,但由于手术游离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广,术后创面及淋巴管渗液量多,故易并发胸腔积液积气,而食管切除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可以有效地防治胸腔积液积气[1]。2009年1月至9月,我们对胸腔引流法进行改良,经过对9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资料�5入组条件均为经左剖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患
3、者,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外侵明显,对侧胸膜破开者。改良组93例,年龄44~79岁,平均63岁;男性78例,女性15例。对照组103例,年龄47~75岁,平均65岁;男性82例,女性21例。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硅胶胸腔引流管均为台湾太平洋公司生产。�1.2分组情况�改良组:关胸时术侧置入单根多侧孔胸腔引流管,具体操作为取长约60cm硅胶胸腔引流管(32F),将第1个侧孔放置在约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然后在心膈角无血管区缝1针固定引流管,再在肋膈角处剪1、2个侧孔,最后引出胸腔外,妥善固定后接引流瓶(图1);同时置
4、入对侧胸腔引流管,具体操作为经纵隔于右侧胸膜破开处置入硅胶胸腔引流管(24F),顶端位于右侧肋膈角附近,引流管经左侧胸壁引出,妥善固定后接引流瓶(图1)。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常规拔管。对照组:关胸时常规放置单根硅胶胸腔引流管(32F),常规拔管。术后观察胸腔引流量、胸腔局灶积液、平均拔管时间,胸部X线透视观察肺复张等情况。A.单根多侧孔胸腔引流管;B.经纵隔置入对侧胸腔引流管�图1改良胸腔引流法胸部X线表现1.3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以±s表示,统计方法使用t检
5、验,检验水准为α=0.05。�
52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详见表1。�3讨论�胸腔引流管可以引出由于胸外伤、胸腔疾病以及外科手术所造成的胸膜腔积气、积液或纤维素样物质[2]。但临床研究发现,胸部手术后患侧胸膜在术后1、2d有大量的渗出,此外局部创面也有一定的渗出,这些渗出物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凝固后呈胶冻样,其作用一方面限制炎症的扩散,另一方面也可将胸腔分隔,致使胸液及气体无法从胸管排出[3]。在本研究中改良组胸腔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采用单根多侧孔胸腔引流管可有效
6、阻止分隔的形成,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本研究中术侧胸腔局灶性积液的发生率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也提示了单根多侧孔胸腔引流管引流的优势。�在食管癌手术中经常遇到肿瘤外侵达对侧胸膜的情况,此时打开对侧胸膜后应及时用纱布填塞,以防空气及血液大量流入对侧[4]。手术结束时应将5胸胃向前牵开,吸除对侧胸腔的积液积气,必要时留置两侧胸腔引流管[5]。但是留置两侧胸腔引流管不利于术后病人的床上活动,有可能会导致肺不张甚至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后果,而本研究中改良组在术侧经纵隔置入对侧胸腔引流管,不影响患者活
7、动。本研究对照组中,虽采用在关胸前使用吸引器吸引的常规方法吸除进入对侧胸腔的积液积气,但对侧胸腔局灶积液发生率与改良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也提示了在术中经纵隔置入对侧胸腔引流管的必要性。�近年食管癌手术高龄患者比例较前明显增加,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几率亦随之增加,而老年患者肺组织弹性较差,肺组织过度膨胀容易受损且受损后由于肺顺应性降低,自愈能力较差,故使用呼吸机时如送气压力稍大就有发生气胸的可能。英国胸科协会指出,气胸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必需放置胸腔引流管[6]。本研究中改良组置入单根多侧孔胸腔引
8、流管,可以起到与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积气相同的作用。术侧肺不张发生率改良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提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食管癌术后应用改良胸腔引流法也应注意到,在准备拔除多侧孔长胸管前应训练患者深吸气以有足够的屏气时间,同时拔除胸管的动作应迅速,避免气胸的产生。本研究改良组未有医源性气胸发生。�放置胸腔引流管是开胸术后的必要措施[7],而改良胸腔引流法与传统胸腔引流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有待于更多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