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49807
大小:57.5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9
《开发区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强化创新创业 加快转型升级奋力打造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沛县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县委研究室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是反映一个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发区建设事关沛县发展大局。推进“三化强县”,加快转型发展,必须把加快开发区转型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举全县之力建设开发区。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全省30强开发区”奋斗目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把握转型升级主线,大力实施“4×5”创新创业创优战略,坚持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特色园区和现代新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高效服务和科学考核四个并举,全面提升核心竞争、产业承载、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四个能力,加快产业体系、综合功能、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四个转型,谋求产业结构的拓展升级、资源配置的集聚升级、创新能力的整合升级、综合功能的提档升级,加快实现由依托资源发展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依靠规模扩张发展向依靠质量发展转变,由注重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益转变,奋力打造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18 开发区是反映一个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沛县经济开发区自2001年成立以来,坚持规划先行,突出招大引强,加强项目建设,推进南北共建,经过近十年开拓奋进、艰苦创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三大历史性任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快速崛起。2004年被批准为市级开发区,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9年通过市高配职级验收,各项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开发区建设在“三化强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十年来,开发区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入区项目日益增多,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全县新型工业的集聚区、城市建设的新城区、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在推进“奋力实现苏北率先、全面建设美好沛县”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区内落户企业达219家,新型铝材产业园跻身“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是首批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18 2006年10月,被评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2008年,在首届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推选活动中,被评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全国十大诚信开发区”;2010年8月,在第六届中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高层论坛上,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特色园区”、“中国新型铝材产业基地”两项称号;2010年11月,被江苏省商务厅批准为省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江苏绿色食品产业园”。今年1-10月份,实现业务总收入22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7.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14万美元,自营出口4691万美元。(一)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实现突破。近年来,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跻身全省30强省级开发区”目标,围绕发展壮大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按照“土地集约、布局集中、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原则,规划建设了江苏新型铝材产业园、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园、盐化工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和现代制造业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全力以赴做强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聚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一是铝加工产业加速集聚。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的铝加工产业园是江苏省唯一的新型铝材产业园。铝加工产业以大屯铝业11万吨电解铝为龙头,集聚总投资100亿元的项目10个,加工精度和深度逐步提高,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初步形成三个板块。大屯煤电板块集聚了18 江苏大屯铝业、上海能源1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等项目,江阴华西板块集聚了华丰铝业10万吨高精铝板带、联通轻合金10万吨再生铝、沃德铝业15万吨高档铝型材等项目,广东佛山板块集聚了华昌铝业8万吨铝型材、恒丰铝业10万吨铝型材等项目。二是煤盐化工产业快速崛起。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煤化工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盐化工产业园是徐州市政府批准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煤盐化工产业集聚总投资150亿元的项目15个,煤化工产业以观茂焦化为龙头集聚了天安化工、天旭化工等项目;盐化工产业以天成氯碱为龙头集聚了中兴化工、隆天硅业等项目。三是农产品加工产业蒸蒸日上。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园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已集聚青岛啤酒、南京雨润、广西桂柳、浙江黄岩等农产品加工企业53家,其中,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形成了生态肉鸭、果品罐头、蔬菜食品等三个产业链。生态肉鸭产业拥有桂柳家禽、福润禽业、海阔农业、科牧禽业、大盈肉禽、雪润农业、远景羽绒、雨佳服饰等企业;果品罐头产业拥有大丰食品、奥特制罐等亿元以上企业;蔬菜食品产业拥有青岛啤酒、美加万福莱、沛公酒业、汉戌堂食品、天泉食品、虹达蔬菜、苏福生物、德利克食品、顺福食品等企业。(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18 按照“打通西出口、对接高速路”的建设思路,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道路管网建设,推进开发区各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绿化亮化水平。2006-2010年5年间,先后建设了汉润路、沛公西路、萧何西路、樊哙西路、汉润桥、樊哙桥等总长26公里的20余条高等级道路及桥涵工程,完成绿化23万平方米、26公里雨污管网工程及千盏路灯工程,建成工业燃气站1座、变电站3座,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三)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探索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扎实推进区划调整、规划修编、职能授权、机构设置、财政保障、人员配备“六个到位”,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区划调整到位。行政区划调整后,原沛县工业园区纳入开发区行政区划管辖,调整后的行政管辖面积扩大为39.4平方公里,行政管辖扩大为17个居委会。二是规划修编到位。规划面积扩大为70平方公里,下辖新型铝材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盐化工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制造业产业园。三是职能授权到位。县委、县政府对开发区充分授权,刻制县政府相关部门“2号章”交由开发区管委会使用,县级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审批、核准事项均可在开发区内办结。四是机构设置到位。不断充实开发区18 内设机构,党政办公室、招商局、规划建设环保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均为正科级建制。同时,县公安、国土、城管执法等部门在开发区分别设立了分支机构。五是财政保障到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授权下,开发区积极建立一级财政体系,设立一级金库,成立了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宜沛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融资平台。六是人员配备到位。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实绩,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原有干部职工进行优化组合,调优配强开发区领导班子,选配一批优秀工作人员,为开发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四)共建园区快速成长,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宜兴--沛县工业园是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和沛县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园区,按照省市关于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的要求,加速推进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共建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10月,实现业务总收入23.9亿元,其中: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3.9亿元,工业增加值4.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650万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额2000万美元,基础设施投入5.9亿元。二是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已汇集上海能源、华丰铝业、丰源铝业、联通再生铝、华昌铝业、大地铝业等项目,总投资近80亿元。三是基础设施再上台阶。园区以“七通一平”为标准,高水平、高标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今年以来,修建道路2.1公里18 ;雨污水管网改造1800余米,解决了中意食品、雨佳服饰、虹达食品等8家企业的雨季排水问题。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促进了共建园区整体形象的快速提升。(五)民生持续改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一是着力改善居民生活。健全农村保障机制,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实施村庄综合整治,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安置房建设,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二是大力加强安保稳控。高度重视社会治安工作,重点打击盗窃、违建、违种、干扰施工等行为,增强企业和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着力打造“平安园区”;加强信访稳控力量,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周密部署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杜绝重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是切实做好环保工作。强化环保前置审批,严格执行环保政策,推行绿色招商,从源头上控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围绕铝、煤、初级农产品三大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建立园区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加强环境监察,推进清洁化生产,实现企业废物排放最小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创建绿色园区。开发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不竭之源。18 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开发区是加速工业化最重要的支撑点,开发区发展快则地区发展快,开发区经济实力强则地区综合实力强。开发区建设事关沛县经济发展大局,推进“三化强县”,加快转型发展,必须把加快开发区转型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举全县之力建设开发区。二、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开发区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最佳结合点,是招商引资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开发区转型升级是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支撑,没有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有全县经济的转型发展。以通过市考核升格为副处级单位为标志,沛县经济开发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时期。“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县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县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发区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新的路径,开发区如何调整角色定位,推进二次创业,继续保持率先发展的势头,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实现更大的跨越和飞跃,是开发区加快转型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从宏观来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依据形势变化对外资、产业、土地、税收、环境、劳工等政策做了重大调整。18 总体来看,国内外主要经济指标表明经济正在平稳回升,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基础还不十分稳固。新型工业化和低碳经济既给开发区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技术和人才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沛县开发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大园区”时代,开发区的功能由单一工业化的经济功能区向多功能城区发展,开发区不再仅仅是新兴的工业园区,而必将逐渐发育成一定规模的新城区。如何充分利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大洗牌,抢抓机遇、抢得先机、抢占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整合优势资源为开发区发展创造条件,形成新的竞争态势,是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难题,开发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二)从微观来看。在经历近年来的快速开发和高速发展之后,县经济开发区已经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发展配套不足。目前,开发区定位偏重工业化,资源利用型企业偏多,产业过于偏“重”二产,服务业的层次总体还较低,服务业不但投资少,增加值比重也不高,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发展不充分,吸引高端产业和高级人才的软硬环境欠佳。同时,与工业企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等高端领域尚未涉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园区产业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收入低和发展后劲乏力,18 迫切需要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二是土地瓶颈制约加重。土地作为一种稀缺不可再生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资源,对于以有限的土地空间为基本载体进行建设的开发区来说,土地就是开发区的命根子,而由于国家对土地调控政策的收紧,开发区可支配的土地指标愈来愈紧缺,项目落地难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开发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融资能力急需加强。开发区在融资方面存在短腿现象,公司化运作受金融政策的影响,具体运作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开发区缺乏优质抵押物,项目包装策划能力较弱。公司化运作缺乏专业融资人才,业务工作亟待加强。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招商引资企业所欠土地资金较多,这些资金迟迟不能到位,给开发区造成较大的负担。开发区事权大、财力小,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与财政保障到位的基本要求不对称。四是人才队伍亟待加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尽管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些引进人才的政策文件,但由于区位条件及创新硬件设施不足、软环境不优、企业承载能力有限、机制不灵活等原因,开发区当前不仅在融资、招商、服务、规划等高层次人才方面普遍短缺,18 而且随着宝亿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入住,熟练技术工人也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同时,由于开发区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相关配套、生活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人才引进难和易流失现象比较突出。五是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开发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但与进一步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主观上思路不宽、创新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强,工作被动应付多、主动创新少,存在求稳守旧、固步自封现象,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不够大。如何实现管理机制的市场化与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对接,满足企业发展的精细化需求与服务质量的持续升级需求,是开发区提升管理水平不可回避的问题。六是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技术创新的规模和强度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合作的层次不高,已有的合作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甚至私下协议,而共建研发机构、共建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还比较少。主要表现在普遍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企业在技术创新各项指标中的比例偏低。三、开发区加快转型发展必须勇于创业、善于创新、敢于创优18 全省开发区建设已进入“二次创业”时期,在“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谋求开发区转型发展,必须勇于创业、善于创新、敢于创优。沛县经济开发区加快转型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全省30强开发区”奋斗目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转型升级主线,大力实施“4×5”创新创业创优战略,坚持四个并举,提升四个能力,加快四个转型,谋求四个升级,实现四个转变,即坚持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特色园区和现代新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高效服务和科学考核四个并举,全面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承载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产业体系、综合功能、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四个转型,谋求产业结构的拓展升级、资源配置的集聚升级、创新能力的整合升级、综合功能的提档升级,加快实现由依托资源发展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依靠规模扩张发展向依靠质量发展转变,由注重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益转变,着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城市发展的先导区、体制创新的破冰船、社会和谐的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力争把沛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生态新区,建设成为徐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第一,坚持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并举,加快产业体系转型,提高核心竞争能力。18 坚持“依托资源起步、甩开资源发展”理念,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着力实施骨干企业倍增、支柱产业培育、特色园区成长、创新型经济突破“四大推进计划”,通过做大企业、做强产业、做特园区,加快从注重发展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型,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拓展升级。一是做强主导产业。按照“3个50%转化”要求,一手抓招大引强,一手抓培大育强,加快培育铝产业上海能源、广东佛山、江阴华西三大百亿元板块,煤盐化工无锡益多、天裕化工、盈德气体三大百亿元企业,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分别培育成500亿元产业,实现沛县及周边地区200万吨铝锭50%以上在沛县加工,年产1200万吨原煤50%以上在县内转化,高效设施农业的初级农产品50%以上在县内加工,打造长三角最大的铝加工产业集聚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煤盐化工产业集聚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二是提升传统产业。对冶金、纺织、服装、塑编等传统产业,结合限电、节能要求关停一批,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提升一批,切实通过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档次,推进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努力把冶金铸造、纺织塑编、生态肉鸭三个产业分别培育成100亿元产业。三是突破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突破,以中强光伏、中宇光伏、科洋光电为龙头,以科技创业园和高新技术孵化器为载体,18 围绕节点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制造业基础,在铝加工与新兴产业结合上做文章,重点突破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服务业,增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配套优势。力争新兴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经过3-5年的努力,把光伏光电、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三个产业分别培育成100亿元产业。四是提速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和区位优势,加快物流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汉源农产品交易市场、金凤凰装饰城、温州商贸城、汽车交易城4个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引进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品牌特色,力争5年内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加快规划建设铁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特色现代服务业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集聚、支撑城市崛起,形成开发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互动的良好局面。第二,坚持特色园区和现代新城并举,加快功能转型,提高产业承载能力。以提升承载能力、提高产业集聚为目标,强化特色强区、错位竞争理念,加快功能配套步伐,促进各种要素集聚,着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拼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增长向节约集约增长转型,努力实现资源配置的集聚升级。一是加快特色园区建设。18 按照“一区多园”思路和“布局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用地集约”原则,重点打造新型铝材、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煤盐化工、高新技术四个特色园区,推动土地等资源从低效开发向集约高效利用转变,提高特色产业集约发展水平。二是加快功能配套建设。围绕产业新区、商贸新区、生态新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功能布局,统筹考虑开发用地、产业集聚、商贸服务、社区建设、生态环保等功能配套,加快道路、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商务、公交、邻里中心、人才公寓等功能性项目,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开发区集聚,实现服务环境与发展环境的融合,满足人才生活、工作与休闲的三融合。三是加快破解要素制约。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旧村址开发复垦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积极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土地“点供”;搞好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调查,依法处置闲置低效土地,加强对土地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加大已出让未开工企业的清理力度,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建设土地;科学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确保开发区行政区划范围内不存在一般农用地和基本农田,为开发区跨越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适当增加开发区用地指标,切实保障开发区发展用地需求。18 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加强与各金融部门的沟通交流,加快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宜沛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融资步伐;积极争取国家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政策性支持资金。通过滚动开发等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力争3年要实现融资10亿元以上。第三,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并举,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加快创新创业体系和载体建设入手,通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政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机制,加快从偏重引资向引资、引智、引技的融合发展转型,加快从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从追求引资数量向追求项目质量转变,从招商招钱向招人招智转变,努力实现创新能力的整合升级。一是大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提升和使用工程,以科技创新人才为第一要素,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创业环境,突出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以高端人才兴区、高层人才强区。3年内,争取引进领军人才5人以上,创业团队10个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企业创新人才100名以上。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针对我县主导产业、用工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为开发区储备充足的职业技能人才。二是大力度建设科技创新载体。18 立足区内资源和产业优势,开放式吸引和配置科技资源,推进校企联盟与“政产学研”合作,集聚国内外各类创新要素,借外力、靠合作,参与更大范围分工,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沛县科技创业园、圣罗兰科技孵化园、光电产业园建设,积极利用各级优惠政策,促进投入多元化,力争2年内开发区科技孵化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大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重点支持中强光伏、金牌药业、大屯铝业等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跟踪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创新型骨干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一批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力争每年增加3-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年均提高3-5个百分点。第四,坚持高效服务和科学考核并举,加快管理方式转型,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管理方式转型是开发区转型的重要保障。按照“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要求,认真落实自学、讲学、点学、述学、考学“五学”机制,完善科学用人、科学管理、科学落实、科学考核四项机制,实施提质、提速、提效工程,强化开发区干部队伍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增强各级干部的压力、动力、活力,加快从依靠政策驱动向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转型,努力实现综合功能的提档升级。一是完善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坚持大气谋事、精细做事、务实干事,18 全面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创新能力和工作实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在干部任用、业绩考核、收入分配等方面打破学历与资历界限,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小环境,锻造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干部队伍。二是完善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坚持走“小政府、大社会”、“小管理、大服务”的路子,采取“充实块块、精干条条”、“几块牌子、一套人马”等做法,将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经济运行、土地征用、财政收支等职能落实到位,将人员调整充实到位,提高自主决策能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三是完善权责清晰的落实机制。将挂钩督促机制从委领导扩展到部门负责人,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监督机制,倒逼干部深入项目招引、园区建设、税源培育等一线,着力形成权责层层明晰、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四是完善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完善机关、直属单位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推行岗位科学分类公开承诺、干部分类管理和个性考核等管理办法,突出对财税收入、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资源集约、民生改善等重点,做到事前明确指标、事中检查督促、事后考评奖惩,凝聚共谋发展、共促转型、共创和谐的强大合力,推动开发区发展方式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调研组成员:吕丕江 石怀涛 郭成富 耿 昊 肖 迪 刘天堂 岳 岩)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