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

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

ID:11028750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_第1页
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_第2页
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_第3页
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_第4页
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与路径  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场景中,各种类型的民间公共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民间公共组织的演进逻辑包括三层涵义:(1)民间公共组织的产生原因,即民间公共组织的生成机制;(2)民间公共组织的继续发展动力,即民间公共组织演进的动力机制;(3)民间公共组织的发展事实,即民间公共组织的演进路径.简而言之,组织产生、组织发展动力、组织发展事实构成了民间公共组织演进逻辑的三个重要方面。  一、民间公共组织的生成机制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经验事实,民间公共组织的生成机制主要有三种典型途径:自上而下的体制内途径,主要依靠政府

2、力量来推动体制内公共组织实现民间化,亦即供给主导型;自下而上的体制外途径,主要依靠民间力量来促进市场环境条件下的民间公共组织生成,亦即需求诱致型;体制内途径和体制外途径的融合,即在政府力量的诱导和扶持下,调动民间力量,组建符合政府意志的民间公共组织,这种组织具有典型的半官方色彩。  (一)体制内途径:自上而下  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是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变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着一种可能性:全盘否定原来的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重新构建新的组织体系和社会结构。然而,如果组织采取这种选择,获得成功的几率将极小。组织沿用过去的运作系统的趋势是很

3、强的.〔1〕自1992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经验表明,如果体制内组织发生断裂,中国社会将可能面临更多的社会矛盾和更严重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局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将面临更大的改革成本。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渐进改革模式正是重视体制内组织资源的结果,它没有贸然终止现有体制内组织的寿命,而是改造现有体制内组织,使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在尽可能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推进。具体而言,民间公共组织的体制内生成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  1.体制内组织的功能调整    (1)政策层面。1982年国务院提出,工业调整要从行业搞起,按行业组织、按行业管理、按行业规

4、划,从而使得中国社会的经济管理方式由部门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1993年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提出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2002年经贸委发布文件《关于加快行业协会规范管理和培育发展工作的通知》,强调加强行业协会的规范管理。  (2)机构设置层面。1984年国务院确定机械工业部和电子工业部的行业管理体制试点,构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一批工业行业协会;1986年国务院撤销一批省市级行政公司,改建为地区性行业协会;198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撤销各部委的产

5、业司局,构建一批全国性行业协会;2001年2月,国家经贸委所属的国家内贸局、冶金局、建材局、纺织局、轻工局、机械局、石化局、有色局、煤炭局等9个部门机构被撤销,相应成立机械工业协会、钢铁工业协会等10大行业协会。  〔2〕2.体制内组织的正常功能恢复为排除计划经济时期对组织功能的误解和错误引导,中央政府推动体制内组织的正常功能恢复,其中包括具有公共属性的社会组织。例如:针对中国工会发展问题,中央政府不断反思工会应该具有的现实功能,将其活动由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调整到经济领域的利益协调.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则强调,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为职工说话办事

6、,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需要强调的是,体制内途径体现着强烈的政府意志。由于过度强调政府部门的权威和主导力量,这种自上而下途径生成的民间公共组织不容易适应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环境,难以充分满足市场经济主体的各种需求。  (二)体制外途径:自下而上  体制外途径是民间公共组织产生的自然方式。在传统理论描绘的社会经济场景中,社会体系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市场和政府。它们分别代表着利益目标的两个极端:市场企业的行为目标是自身个体利益,政府则承载着所有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本文认为,在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应该存在着一个中间状态:集体利益。  换言之,

7、在单个社会经济主体与所有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某些具有一定同质性的社会成员,他们将会以集体行动来结成共同体.集体行动的目标指向是集体利益,集体行动的组织载体是各种类型的集体组织,亦即公共组织.循着这种自然方式形成的民间公共组织,需要具备两项前提条件:  1.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意志毫无疑问,只有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场景中,单个经济主体才具有自由选择意志,亦即表达自己意愿的主观愿望和采取独立行动的客观能力;进而言之,只有具有自由选择意志,单个经济主体才可能在单独行动和集体行动之间进行合理选择,从而在特定权利界限内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事实上,中

8、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1)从空间特征来看,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温州地区正是民间公共组织活动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