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摘要]目的探求非语言沟通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科学地、合理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灵活地运用其突出语言行为所表达的含义,以达到护患间的思想、感情、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沟通。结果非语言沟通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在护患交流中,如果能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语言沟通,可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结论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关键词]非语言沟通;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5-0040-02护
2、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庭、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沟通可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交换。�1非语言沟通的概念及特点�1.1非语言沟通概念7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而护患之间则是通过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触摸、保持适当距离等方式来作为增强语言交流的表现力、吸收力和效果,以达到护患间的思想、感情、信息的传递和沟通[1]�。�1.2非语言沟通的特点Gazda等[2]�于1991分析总结了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包括多渠道、多
3、功能、无意识的行为,情绪表现,真实性,多种涵义及文化差异性。体现了非语言行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是人真实感情更准确的流露和表达。�1.2.1多功能性和丰富性非语言沟通时常借助非语言符号,主要包括:(1)动姿:面部表情、目光、姿势、手势等;(2)静姿:站姿、坐姿、沟通双方的空间距离;(3)辅助语言:音量、音调、节奏、停顿及沉默等;(4)类语言:呻吟、叹息等。在护患沟通中,这些非语言行为为双方提供了多功能的、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1.2.2多渠道性和多感受器性非语言交流的信息,可同时刺激患者的视、听、触觉,对患者产生更强的正面或负面影响。�1.2.3真实性大多数情况下,非语言行为是无意识的,带
4、有个人习惯性,是个人真实感情的准确流露和表达。�1.2.4连续性7非语言沟通的信息会不间断地、持续地将护士的情感、态度、技术水平等传递给患者,使患者产生不同的感受。�2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人的非语言行为是一种符号,能传递一定的信息,能为处于特定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非语言沟通可跨越语言不同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非语言信号所表达的信息往往不是很确定的,但却常常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更趋向于发自内心,并难以掩饰。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和规定性作用,非语言才能准确反映出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约有60%~70%
5、是非语言沟通方式,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2]�。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咽喉患者、神经外科患者等不能用语言向医护人员、家属表达他的要求,只能依靠表情姿势或手势来反映他的感受。3主要形式及应用�护患沟通中,非语言性沟通或肢体语言沟通很重要,非语言性沟通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语气、语调、目光接触、身体姿势和运动、仪态服饰以及必要的触摸(对儿童、重危病人)等。�3.1温和的面部表情[3]�7面部表情是沟通中最丰富多彩的源泉,它是一种共同语言。精神学家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们的面部所表达的感受和态度是相似的。据研究表明,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比
6、例为7%的语言、38%的声音和55%的面部表情。其中面部表情的核心价值部分是微笑,护士面带微笑,对病人情绪富有感染力,能将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传递给病人,可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护士的微笑是爱心的体现,护士真诚的微笑可以感染每一位患者。�3.2恰当的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皮肤接触可以传递关心、体贴、理解和安慰等情感。皮肤接触是一种表达非常个体化的行为,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涵义,它虽然受性别、年龄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在专业范围内,审慎地、有选择地使用,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如用手触摸高热病人的前额;经常为卧床病人翻身、按摩,可以使病人感到舒适、安全。当病人痛苦时,
7、轻轻地拍拍病人的肩,可表达同情、关爱之情。护士在护理视觉或听觉方面有障碍的病人时,触摸可传递关怀之情。护理垂危、濒死病人时,轻轻握住病人的手,可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在为病人静脉注射完毕时,帮病人把捋起的衣袖拉下,在寒冷的冬天帮病人整一下被角等,一个细微的动作体现出亲人般的关怀。�3.3适当的手语7以手语配合口语,更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当患者在病房内大声喧哗时,护士做食指压唇的手势凝视对方,要比口语批评喧闹者更为奏效。在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