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ID:10950033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_第1页
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_第2页
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化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摘要: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阐述高中化学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学学情为基点,以课堂实验为主线,以教学问题为杠杆的四大教学策略来优化化学教学设计,进而提高化学课堂效益,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中国9/vie  关键词:高中化学;优化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效益  :1008-0546(2017)03-0048-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16  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

2、量和教学效率的核心要素。要提高化学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师备课要以课程标准为教学导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以学情为基点,辅之以课堂实验为主线,以课堂教学问题为杠杆,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引领问题探究,交流问题研讨,让学生在预设与生成的冲突中掌握最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最有价值的科学方法,形成最重要的观念和态度。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论述:  一、以课标为导向,准确定位,活化教材,构建知识网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编写教科书时,要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为教学提供示范和启示;同时应留给教

3、师较大空间,使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的新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的知识载体形式,教师对新教材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要求在各个阶段做出准确定位,教师使用新教材都能根据教学实际科学地构建适应自己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翻阅鲁科版教材《化学1》,教材编排从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探索空间开始,再到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作为主要知识内容结构的编排方式,再到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探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呈现方式,同时也给学生以从自然界―实验室―人类生�a、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其次

4、,教师需要准确理解各个知识的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下能恰当地领会编者的教材编写意图,结合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以充分发挥教材中各栏目本身的功能,真正从实处促进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鲁科版教材设置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等十个栏目,这些丰富多彩的教材栏目能为学生设置有关课堂学习的相关情境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引领观察思考,激发讨论探究等,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思路,建立新的知识能力体系。  例如,在鲁科版《化学1》“气体摩尔体积”学习中,教材以表格数据的形式先给出1mol不同物质的体

5、积,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研讨”,寻求规律,当学生感到迷惑时,及时给出“知识点击”帮助学生明确“物质的体积取决于微粒的直径、数目和平均距离等”。然而,对于多数气体而言,无法用微粒的直径、数目、平均距离等判断,因为微粒间的平均距离往往比其微粒直径大很多,此外其平均距离又与温度、压强有关,所以教材逐渐引出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并且规定“气体摩尔体积”是其定律中的一种特例。这一概念建立过程只要教师引领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相关栏目,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学习掌握,并通过“迁移应用”、“概括整合”、“资料在线”等栏目引导学生以高观

6、点、大视野、多方面地认识化学这一门学科,从而系统地建立化学知识网络。  第三,要求教师具备一定批判意识,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材知识结构内容进行重组反思,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相关课程资源,以实现对教材文本的“二次开发”目的。例如,整合各种教材内容:苏教版、鲁科版、人教版教材在某一块或某一方面各有千秋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选其精华部分。苏教版元素化合物知识呈现方式,是按结构―性质―用途―环境来调整,而鲁科版教材则按自然界―实验室―人类生产、生活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选择调整。调整教学顺序,大胆取舍:在选修教材中,物质结构知识点较

7、少,与周期律、周期表联系较为紧密,可在学习完元素周期律之后直接选修物质结构,必修内容中的有机化学学习完就直接选修有机化学,可使学习内容系统性更强,学生更一步强化学习方式。  二、以学情为基点,搭建桥梁,因材施教,激活发展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高中各个年级存在学习的差异性,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学情,不同的学情奠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设计等。教学设计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发挥已有经验的“中介”作用,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和支持条件,搭建好知识能力衔接的桥梁,将重点从“相关”、“相似”迅速转移到新学知识的特征上,即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设计的落点同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