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1490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鼻内窥镜下传统性及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临床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鼻内窥镜下传统性及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临床探析【摘要】目的探究和比较鼻内窥镜下传统性和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下鼻甲肥大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78例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鼻内窥镜下传统性和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变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二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均好转,两种手术方法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也近似,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传统性下鼻甲部分切除
2、术耗时长,术后恢复时间短,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鼻腔生理功能较好。结论鼻内窥镜下传统性和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下鼻甲肥大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术后通气功能均较好,但是由于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鼻腔生理功能较好,最好采取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下鼻甲肥大。�【关键词】鼻内窥镜;传统性下鼻甲切除;功能性下鼻甲切除;鼻通气� 7作者单位:473132河南省南阳市油田总医院五官科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慢性肥厚性鼻炎在临床上有药物、封闭、激光、手术等多
3、种治疗方法。患者由于下鼻甲肥厚,鼻通气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1]。为探究更好的针对下鼻甲肥大的手术方法,我们对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接收治疗的78例下鼻甲肥大患者,分别应用鼻内窥镜下传统性和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发现两种手术方法疗效相当,但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鼻腔生理功能较好,更适合临床应用推广。现回顾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所有78例研究对象均为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19~56岁,平均(26.6±2.3)岁,
4、病程1.5~20年。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摄片,部分行CT检查,对有副鼻窦炎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有鼻中隔偏曲达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相应的鼻中隔矫正术,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排除在本组病例之外。鼻腔检查:下鼻甲肥大,堵塞鼻腔大部,暗红色为主,麻黄素收敛差,表面呈结节状或桑椹状,部分患者伴有头痛、记忆力减退,所有患者均有长期的药物治疗史。�1.2分组与用药随机将上述7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实验组行鼻内窥镜下传统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60侧),对照组行鼻内窥镜下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40侧)。实验组
5、男20例,女19例,年龄19~54岁,平均(27.8±3.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0~56岁,平均(25.2±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各方面方面进行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3手术处理患者取平卧位,麻醉。�1.3.1鼻内窥镜下传统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在0°或30°鼻内窥镜引导下用直血管钳于下鼻甲前下方至下鼻甲后端钳夹,用下鼻甲剪于钳夹处由前向后剪除1/2~1/3大小下鼻甲,鼻腔内填人涂有红霉素眼膏的膨胀海绵。�1.3.2鼻内窥镜下功能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在鼻内
6、窥镜引导下用尖刀平行切开鼻甲游离缘黏膜、黏骨膜直达骨质,切口长约3~57mm,用鼻中隔剥离子于切口内探入,沿下鼻甲骨分离下鼻甲黏骨膜,暴露出下鼻甲骨,用鼻甲剪紧贴下鼻甲骨暴露部分,依据鼻腔通气情况剪除部分下鼻甲骨,若黏膜过多再剪除部分肥厚的下鼻甲黏骨膜,将保留的下鼻甲黏骨膜复位,形成一缩小的下鼻甲,鼻腔用膨胀海绵填塞。�术后2~3d内取出鼻腔填塞物,1%呋麻滴鼻液和复方薄荷滴鼻液交替滴鼻致痊愈。�1.4观察记录术后3~6月复查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根据《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好转:鼻塞明显减轻,创面
7、光滑,渗出少,通气有好转;显效:鼻塞消失,通气良好,创面光滑,无渗出、干痂及粘连等;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其他项目也无改善,好转和显效统归为有效。同时记录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鼻腔黏膜粘、腔干燥感等。记录有效的患者例数和用药发生并发症的例数。�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运用卡方检验(χ�2)对结果进行统计,以α=0.05为检验水准。�2结果�2.1有效率比较实验组39例中35例有效,对照组39例中34例有效,有效率分别为89.74%和87.18%,两者对比见表1。�表17两组总体疗效
8、比较�组别有效(有效率)无效合计实验组35(89.74%)439对照组34(87.18%)539合计69978经计算χ�2=0.1250.05,两组的治疗效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和对照组相当。�2.2并发症情况术后两组共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甲组3例,分别是鼻腔黏膜粘连1例,鼻腔干燥感伴干痂形成2例;乙组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