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提炼主题的第二种途径-穿珠红线在何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炼主题的第二种途径-穿珠红线在何处提炼主题的第二种途径:穿珠红线在何处 我们可以把提炼主题的第二种途径比喻为:穿珠红线在何处。 这种提炼主题方法的要点是:把一个一个的素材当做珍珠,要研究这些珍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联系不是枝节性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固有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红线”――适合穿珍珠的线。 珍珠是好东西,是闪闪发光的东西,但是如果它是散乱的,并不成为艺术品。只有用红线把它们穿起来,它们才是可以欣赏的艺术品了。 这种提炼主题的方法着重是在现有的素材上下功夫。素材在这里是第一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主题是第二性的东西,是从客观存在
2、的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东西。但主题一旦提炼出来它又成了统帅的东西。 这种提炼主题的方法主要是在采访过程特别是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提炼,而不是在采访之前就已经开始提炼主题了。 在使用这种提炼的方法时,人们常犯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首先就没有把“珍珠”挑选出来。记者被一大堆材料埋将起来,如坠烟海。连珍珠都没有挑选出来,还谈得上什么穿珠红线呢? 犯这种毛病,主要是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只是搜集材料,没有很好地动脑筋思考,不知道要边搜集、边加工。在进入提炼主题的时候,又不知道要先有一个对材料进行分析的工作。 这是勤奋的但是没有经验的记者容易犯的毛病。 一种情况是
3、:记者提炼主题完全是靠自己的头脑,而不去研究采访中获得的材料。他们以为,所谓的提炼主题,就是提炼出一些结论性的话来。有了这样的一些话,主题就立住了。所以这类稿件,往往是空话多,事实少;结论和事实没有彼此对应的联系,给人以“观点加例子”的感觉。缺少珍珠,或珍珠残缺不全,那么你的红线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那些懒惰的记者、在匆忙之下急于成篇的记者容易犯的毛病。 还有一种情况是:稿件中也有材料,记者也有自己的穿珠红线,但是两者互相结合不好,珍珠是珍珠,红线是红线。你说它没有材料吗?有。你说它材料不完整吗?完整。你说它没有主题思想吗?也有。但就是两者不搭界。 与这种情况类似的还有
4、一种,那就是主题这个红线没有贯彻始终。这一条红线只穿了前一半的珠子,却没有把后一半的珠子穿起来。读这样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开始的时候感觉还不错,但读到后来就觉得跑题了。 思维能力比较差的记者、不愿意在思维上下苦功的记者容易犯这种毛病。 知道了上述各种毛病之后,还要研究具体的寻找穿珠红线的办法。办法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但是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法。 一种办法是“抓住线头”。主题思想这个红线是客观存在的,但又不是单摆浮搁的。它潜藏在事实之中却又在某一处或某一点显现出来,我们记者要找到这一条红线,就要善于发现线头。 这种抓住线头的工作,有的
5、当然要到写作的时候去做,但更多的时候,是应该从采访的时候就开始了,而且从采访时开始有它的方便之处。记者是第一次接触新闻事实,有一种新鲜感,头脑往往是敏感的,容易捕捉到真正新鲜的东西。 有一位记者到山区某地区采访该地植树造林经验。 一天晚上,他和几位老农民座谈。谈话之中,有一位农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们村有不少人埋怨我们的老辈人,说他们没有给我们留下树。”说话的人不过是随便一说而已,但是记者感到这里面“有货”,很可能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线头”。于是在这位老农的话语刚一停顿的时候,就插进去说:“等一等,刚才这位老大爷说了一句话,说咱们村有的人埋怨老辈人没给我们留下树,不知道
6、大家对这句话怎么看,村里人怎么看?” 记者的话一落,不少人就抢着发言。有的说,“我看这种说法不对,在旧社会,我们的老辈人进山是求活命的,谁还有心思去植树,能够弄口饭吃就不错了。”有的说,“就是么,山场都是地主的,你种了树归人家,谁还管他那个事!我爷爷告诉我,原来我们家的房子前面有一棵桃树,一到结桃的时候,地主早就看过了,把上面有几个桃子都数得一清二楚,少一个就找来算账。你说谁还有心思去种树呢?”另有的人不同意他们的说法:“解放都这么多年了,地主老财早就被打倒了,咱们村的树为什么还没有造起来?我看主要是政策不对造成的。谁种的树也不归谁所有,种树又那么费劲,你说谁去种它?你们
7、记得吧,1958年造林,上级给了我们许多的核桃种子,结果大家不好好造林,把核桃都给砸着吃了。”说到这儿,又有人不同意了:“现在上级不是都说了吗,谁种的就归谁,为什么还不造林呢?”于是大家又做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民对党的造林政策的稳定性还不够相信,对发展林业的认识还不够等等。 你看,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只抓住了一句关键性的话,只是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把整个的采访带动起来了,很顺利地了解了需要的情况,而且主题实际上也就提炼出来了,或者说再提炼主题也就很容易了。 一位记者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记者在接触事物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