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64244
大小:11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教学实习指导书(051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物理学专业《教学实习指导书》(应物051班)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2007年10月应用物理学专业《教学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修完一定量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学生应参加教学实习。学生在参与实习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综合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悉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方法和程序,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教学实习,学生还应培养自己作为一名科学技术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诚实笃信,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各种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2、,爱护公物以及严谨细致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风尚等。二、实习要求1、由应用物理系负责教学实习内容的总体安排,合理安排好实习内容和实习的准备工作。2、切实作好教学实习的动员和内容安排工作。3、成立实习队,实习队由指导教师安排进行实习,由班长协助管理和领导实习队的实习工作。4、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课程及理论知识,利用各种手段自行查阅资料,作好教学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5、实习期间,学生应听从指导教师及班长的安排,指导教师及班长应该对教学实习工作尽职尽责。师生共同认真规范完成教学实习工作。三、实习内容1、查阅资料,确定研
3、究内容并对资料整理总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个人研究兴趣、结合个人参与过,或计划参与的大学生科技活动课题,针对物理学某个领域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概况,并对某一内容作较深入研究。2、撰写实习报告撰写实习报告,要求统一用16K纸张打印。包含:统一样式封面,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见教学实习格式说明)。报告正文不少于5000字。3、准备答辩PPT讲稿准备15分钟PPT幻灯片、参加公开答辩,回答答辩问题。要求学会熟练使用PPT软件。4、实习内容答辩在限制时间内讲述实习的总结内容,并回答指导教师的问题。四、教学实习成绩考核1.考核
4、的依据l)实习中的工作态度及出勤情况;2)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遵守规范及实习的认真态度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4)PPT讲稿的制作水平;5)答辩叙述的准确性及回答问题的正确性;6)实习报告的撰写水平等.2.考核的方式:1)日常指导中的常规检查情况;2)抽查某项实习内容的分析理解情况;3)针对实习内容的口试质疑;4)全面审阅实习报告。3.考核成绩评定:拟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五级分制。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以不及格论:l)缺勤天数超过实习总天数的1/4者;2)因玩忽职守,嬉戏打闹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
5、器设备重大损失者;3)伪造或抄袭他人实习报告者;4)不上交实习资料和实习报告或敷衍塞责者;5)违反实习纪律打架斗殴者;6)故意损坏公物或与相关单位,个人发生纠纷,情节恶劣者。——应用物理系2007年10月修订附件:教学实习报告格式西安理工大学教学实习报告题目专业应用物理学班级应物051学号学生指导教师纪卫莉2007年正文:题目(宋体,三号,居中,加粗)一.段落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综述部分应力求准确、完整、清晰、通顺、实事求是、简短精炼。大体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背景及意义。2.清楚、严谨地论述国内外关于本研究领域的发
6、展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3.简明扼要的阐述本次教学实习涉及问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方法等。4.预期的研究结果等。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不加粗)1.段落中可以使用小标题2.小标题可用1.,2.,3.标注。二.文中图表要清晰1.文中图表要有图号,图名,例如:图1所示。图标题用5号宋体。2.页面设置按照图1中规格要求;3.纸张设置为16K,并统一用16K大小的纸张打印。图1页面设置格式要统一参考文献[1]申晋,朱维申等.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裂隙分布的分形研究.岩土力学学报,20(5),1998[2]毛昶熙,周名德等.闸坝工程
7、水力学与设计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3]Tanzi,Vito.Theoryandpolicy:AcommentonDixieandoncurrenttaxtheory.InternationalMonetaryandFundStaffPaper(IMF),39(4),1992著作[4]RudigerDorbusch.PolicymakingintheOpenEconomy.OxfordUniversityPressInc.,1993[5]AlaoMartina.SomeEconomicModelofFerti
8、lityinDevelopingCountriesandChina’sRecentComparativeDemographicExperienc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opul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Beijing,Ch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