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环审〔2017〕127号

厦环审〔2017〕127号

ID:10813355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厦环审〔2017〕127号_第1页
厦环审〔2017〕127号_第2页
厦环审〔2017〕127号_第3页
厦环审〔2017〕127号_第4页
厦环审〔2017〕127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厦环审〔2017〕127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环审〔2017〕127号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你司关于《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报批申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是6号线林埭西站至西柯站段和9号线同安新城站至新店仔站段的组合线路,工程起于海沧马銮湾片区西边缘林埭西站,终点位于新店仔站。工程正线全长46.17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33座(含换乘站5座,其中2座主体工程由2号线同步先行建设);全线设1段2场,分别为磁窑车

2、辆段和林埭停车场、宋宅停车场;全线设4座110/35kV主变电所,其中马銮中心主变电所和新民主变电所为本工程新建,董任主变电所和官浔主变电所分别依托1号线和4号线工程同步建设。控制中心与1号线园博苑控制中心共用。-9-根据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3611号)对该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我局同意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以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与控制要求(一)根据《

3、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第三次修订,2011年),工程跨越西溪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工程涉及的后溪、官浔溪、埭头溪、东西溪及其支流(浦声溪、石浔溪)和东溪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本工程涉及的马銮湾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标准。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污水应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就近排入周边道路已建的市政管网执行《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2-2011)三级标准或回用于施工作业,禁止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

4、营运期沿线各车站、车辆段及停车场产生的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车辆检修含油废水、洗车污水经沉淀、隔油等处理,达到《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2-2011)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正常运转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沿线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9-(二)根据《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第三次修订,2011年),该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项目施工期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

5、3-2011)表1规定的限值;沥青烟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风亭粉尘等废气执行《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1)表1规定的限值要求,其中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职工食堂应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餐饮油烟经净化处理后油烟最大允许排放浓度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油烟排放口的位置应符合《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

6、0)的要求,废气排放口高度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排放口位置应避开周边环境敏感目标。(三)根据《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第三次修订,2011年),工程分别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标准。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9-(四)参照工程沿线声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沿线各敏感建筑分别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相应标准。室内二次辐射噪声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五)电磁环境

7、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标准要求。三、必须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严格控制噪声和振动环境影响,强化轨道减振措施。确保沿线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运营期环境振动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加强运营期沿线敏感目标噪声和振动监测,预留相关工程措施资金,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和完善防治措施。优先采用低噪声、声学性能优良的风机和超低噪声冷却塔,切实优化风亭消声器的设计,风亭主排风口应背向敏感点位置;距离声环境影响敏感点小于15m的各风亭,应当采取加长消声器,或对敏感点征迁等措施

8、,确保沿线各环境敏感点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二)落实报告书预测振动可能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工程措施减振,特等减振措施600延米,高等减振措施7100延米,中等减振措施8340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