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文化認同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

ID:1078960

大小:434.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11-07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_第1页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_第2页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_第3页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_第4页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球化與文化認同經濟全球化並非意味從此無國界,也不是一個理想狀態(idealtype),最多是一個非完全化的整體(untolalizabletotality),以整體理念來強化各國之間的關係,但各國仍具有明顯的國家認同(nationalidentities)。[1]經濟全球化必定帶動文化涵化的加速,它是一種新的文化重組。在重組的進程中對新文化的採借與抗拒,對舊文化的保存持與拋棄,是經由不斷的協調與整合。此與十八、九世紀隨同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迥然不同。文化涵化一般是經過播化、衝突、融和及更新的進程,在現代科技運用下,其所需的時程大大縮短。文化涵化

2、可擴大文化的普同性(universal),亦會因各種不同環境的限制而形成另一種特異性(particular)。普同性擴大,也兼顧及其特異性的重要,兩者同時存在。這也就是為何各國在宗教、社會階層及次級文化依然保存著不同形式和內涵。就各國發展情勢而言,如果全球化意味著一無隙縫世界的結合體,每個人可平等參與經濟,顯然全球化並未產生。我們並非生活在同一個整合的經濟體,在可見的未來也不可能。如果全球化僅意味著各個部分世界的結合,那所謂的全球化也不是一新玩意。在經濟全球化下,冷戰結束代表自由經濟勝利,但並非意味大同世界、烏托邦或世界主義的理想得以實現。甚至

3、可能是赫胥黎(A.L.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NewWorld)的重現。在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為自身的利益及強化其競爭力,而走上區域整合,一種冀期跳脫國家的界限,又維持的國家尊嚴而形成新的組合,猶如盧梭(J.J.Rousseau)所言,這組合是以全體的力量來維護保障其成員個人與財務,個人與全體的結合,又服從他自己且與先前一樣自由,並置於全意志(generalwill)的最高指導原則之下。在全球化之聲高漲之際,有學者提出「地方全球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此一名詞是由全球性(globality)及地方性(localit

4、y)二字結合而來,企圖在一個全球的水平上達到政治的協調一致,促進本土民族法定政權和文化的認同感。全球文化的傳播是全球化經濟和市場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有另一股相反的力量導致文化的分裂與解體。與之相關則是愈演愈烈的民族、種族與社區和宗教的衝突。區域整合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歐盟,ASEAN,NAFTA就是如此。中國為一歷史大國,中國的文化亦是藉由不斷涵化以適應新的環境。中國歷史上曾形成不同的區域文化,尤其是當處於分裂之際,政治現況的更易使文化衝突更加激烈,但就整體演進而言,每次衝突都成為文化融合與更新的先驅,也隨之擴充了中國的領域。以清初而言,藉宗

5、教將蒙藏納入中國領域,成為史上僅次於元朝第二大領域,內有五十六個民族。中國近代西方文化隨著列強勢力而東漸,掀起另一波文化涵化,至今才進入融合與更新的進程。期間歷經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全盤西化」等文化大論戰。國共內戰使中國再度分裂,形成不同文化發展模式。國府撤至台灣,正為台灣提供文化涵化的新境界,在中共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期間,台灣卻由大量的政治移民將中國各地的文化及沿海都市形成的新文化移入台灣,與台灣在日殖民統治之下,所形成的文化特異性相互融合,更藉與西方合作與經濟發展,使文化產生更進一步的更新,成了西方眼中中國儒家文明的典型代表,與同期

6、的中國大陸成明顯對比,也為國府的法統提供合理化的論基。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經濟與國際地位提升,及文化大革命後的文化重建,使台灣對抗中國大陸立基動搖,台灣遂藉民主化與本土化以形成與大陸對抗的新理論。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政權,無不藉本土化,以鞏固其殘存勢力,吳蜀如此,東晉如此,南宋亦如此,當然有其合理性,沒有一個政權的統治者願為「獻帝」、「廢帝」、「末帝」、「後主」或被封為「安樂公」、或自降格為「瀛國公」,分裂政權雖偏據一方,但卻帶動了文化融合與更新。台灣發展出中國史上所無的文化多樣性,帶動了華人的希望,今欲藉去中國化的本土化,與中國大陸走向杭廷頓(S

7、amuelP.Huntington)所謂文明衝突(theClashofcivilization),是否得當,值得檢討。一.中國文化的涵化與國力國際性的區域整合對近代中國而言,是一個嶄新的名詞。就中國歷史而言,中國所面臨的是自身的區域整合與區域自立,以及其在東亞的影響力,在史上只有中國可稱「帝」,周邊國家只能稱「王」。一八四二年南京條約訂立,中國正式進入國際社會,地位受到西方挑戰,以制衡來維持自身的地位,曾參與清季外交的馬建忠使於歐期間的觀察,主張中國先求與西方國家的制衡,獲取最大的利益,「先定走向,所向既立,而後心無旁營,無旁貸。所謀則濟,所舉

8、則成。如加孚爾(CamilloCavour)以統一為心,壁斯瑪(俾斯麥)以雄長為志,加且高佛(AlexanderGorchakoff)以廓闢為懷,終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