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教育综合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整理的教育综合333笔记333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题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教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重难点:教育学的发展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一.教育(名解):(10年首都师范大学名解,2011年华南师大名解广义教育,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狭义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二.教育学(名解):(10年徐州师范大学名解)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但并非所有教育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也能教书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提高教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三.教育规律(名解):就是介于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如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人的个性素质发展,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认识的,品德的素质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教育活动的普遍依据。四.教育学的任务(名解):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五.简述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简答):教育学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是在人类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1)所谓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人们为了有效的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以便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2)所谓教育价值观念 ,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和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3)所谓教育艺术,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经验,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社会上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他们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愿望,当下心态,而且他们的成长还要经过他们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这样,教育活动就可能是而且也应该是充满灵性,情感,自由创造的活动。在这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是门艺术。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有多种选择,可以分别是教育规律或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也可以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一.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简答)◎◎◎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他的产生标志如下有五点: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这方面的标志是①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将教育学从科学分类中划分出来,教育学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也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1632年,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③177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首次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④1779年德国教育学家特普拉就任哈勒大学教育学教授,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1780年他出版了《教育学研究》一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基本形成。⑤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这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他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从使用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和范畴体系。3.从方法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研究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简答)◎◎◎◎简述教育学独立的条件,标志,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简答)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经历四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中国先秦时期的《学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此时的教育学特点是,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总结和概括了不少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散落在政治或哲学著作中。教育学思想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缺乏科学理论分析,不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教育的论述停留在描述经验的层次上,抽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多以论文的形式出现。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是指教育学开始从庞大的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初步成为一门原始形态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和领域。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1632年,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这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他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时教育学的特点是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有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有了教育学专门的研究方法,有了教育学专门的研究著作,有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3.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20世纪是教育学活跃和发展的世纪,这一阶段教育理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出现了众多的教育流派,逐步科学化。如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近十几年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如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他指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再如,布鲁纳的知识结构说,他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出现了很多学派和思想◎◎◎◎名词解释几个元素:时间,国家,创立的人物,代表著作,学说或思想内容。三.实证教育思想(名解)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他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么生活。他把人类生活分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生活,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生活,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则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由此,他强调生理学,卫生学,数学,机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要性,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斯宾塞重视实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四.实验教育学(名解)评述实验教育学的产生,主要观点和评价(论述)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实验教育思想。基本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将教育实验划分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论证三个基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他们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文化教育学的批评。五.实用主义教育学(名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杜威认为,人的经验的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思想。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就是解放儿童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现代转向的重要体现,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六.批判教育学(名解)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西方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和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迪尔等。基本观点: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社会大众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公正丧失了“意识”,将其看做是一种自然的事,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第四.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要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 “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第五.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取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基本评价:第一.批判教育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二.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第三.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力量。七.简述并评价文化教育学(简答)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1888),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1919),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1947)。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第五.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等问题上给人以许多启发,不足之处是思辨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另外,文化教育学过分夸大了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八.请联系实际,评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简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第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 九.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是一个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所以说,对一个教师而言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请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论述)以上观点错误。他们这是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的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意义重大。1.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2.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就。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实习”“温故知新”等,都是孔子总结教育经验而提出来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该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十.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简答)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细致的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的还不够深入。十一.布鲁纳的知识结构说(简答)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个著作。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并且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提出这样的命题“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则不易推行。十二.教育学理论深化阶段苏联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简答)1975年苏联心里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出版。这本书是他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学生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十三.教育学理论深化阶段我国的教育学思想(简答)最近几十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认真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在促进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等许多分支学科。第二.积极主动地深入开展了多种教育实验,促进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推动了教育实验之间的争芳斗艳,互动和发展。第三.在教育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学者型教师,他们有思想,有经验,有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第四.广泛开展了专题研究,博士生群体在这方面尤其活跃,出版了大量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推进现代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流传,运用和创新。第五.上述各方面的研究都关注方法论的探讨,反过来推动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第二章教育的概念重点: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要素和概念,教育的现代发展特点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一.教育(狭义和广义)(名解)(11年华南师大名解)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社会活动,凡是他人和自我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都是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论述)(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的成长。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2)教育的目的性。古今中外的学者,有的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的从人的发展需要角度来探讨教育的含义,有的则着重表述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教育的不同作用,但也有其共同点,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3)教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的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于社会。如果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离开了对人的培养,教育对社会便无所作为。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一.教育者(名解)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但是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的教育离不开教育者,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二.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简答)(1)地位: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或引导他们学习人类生产活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教育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想方设法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朝着一定的方向和水平去发展,才能保障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为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2)作用: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他有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生信念和社会理想。他作为教育者是社会人与教育者的统一。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他的社会立场带进教育活动,但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观念,能够体察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了解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及受教育者对自身成长的希望,热爱教育事业和受教育者,并注重积累和创新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才能自觉地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受教育者(名解)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四.受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简答)(1)地位: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将只是教育者的独舞,不会有好的效果。(2)作用: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教育活动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或加工的素材,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个人需求,兴趣,情感和希望带入教育过程中来,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会有自己的判断,选择,建构和评价。他们已有的发展水平,倾向和当下的心态,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活动的起点。教育活动就是使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同时又将他们的思想需求与创造才能外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经验不断改造,素质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一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是在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动性的启发,引导和培养,规范,以利于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随着受教育者的学习自觉和知识,能力的增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起的作用更大,他们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自主地吸取知识和加强品德修养。人们说“教是为了不教”。五.教育中介系统(名解)这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的方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他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活动方式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六.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简答)(10年浙江师范简答)教育是由哪几个基本要素构成?(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但是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的教育离不开教育者,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2)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3)教育中介系统。 这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的方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他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活动方式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构成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其中,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者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实现教育目的,所以说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一.教育的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简答)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13年北京师范大学简答,13年湖南师范大学简答,11年福建师范大学论述)我们可以将教育已有的历史发展分为两大时期:一是古代教育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一.古代教育的特点是:(1)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学校自产生以后,便曲折地向前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对象,规模和种类都在逐步扩大和增多。(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因而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到了奴隶社会,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了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在封建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得到进一步强化。(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奴隶社会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的状况,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离。第二.现代教育的特点是:(简答直接参照以下,论述需参照解析P15展开。)(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19世纪中叶以后,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了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这些法律大都具有强制性。(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也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在现代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技术。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教育“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教育经验的积累,使“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 二.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简答)第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是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第四.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重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15年考生注重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了解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又有哪些。人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性,大纲上讲到的这几种人发展的规律性容易考名词解释。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一.人的发展(名解)“人的发展”在教育心理学上,主要讨论的是个体发展问题。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只要指儿童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二.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三.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人的发展特点是未完成性和能动性。并呈现出自身的一些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 二.人的发展特点(简答)人的发展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析,突出强调未完成性和能动性两个特点。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发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2.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以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三.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简答)(一)顺序性(也可以考名解“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也是如此。例如,人的认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人的生理的发展总是按着“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的方向进行。(二)不平衡性(也可以考名解“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要在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此外,人的语言,思维,记忆都有不同的发展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要抓住关键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积极刺进青少年身心迅速健康发展。(三)阶段性(也可以考名解“人的发展的阶段性”) 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更替的,在前一阶段内准备了后一阶段的过渡,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每个阶段心理的发展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如童年时期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情感特征不稳定且形于外,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对情感的体验开始向深和细的方向发展,青年初期,以抽象思维为主,理智在情感中占主要地位。阶段性是相对的,每一阶段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持续发展的关系,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四)个别差异性(也可以考名解“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鱼油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之间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比如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五)整体性(也可以考名解“人的发展的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此外,人的身心发展还有互补性,尤其表现在残疾人身上,当人失去了一种感官,或者身体的一部分,人的其他感官或者身体其他部分会发展的格外好,老弥补缺失的那一部分。四.简述人的身心发展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简答)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2010年南京师大论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人的身心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欲速则不达。(2)依据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发展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4)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是由生物个体的成熟规律造成的。成熟时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学习的关系很大。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某种成熟程度,表面了它在客观上具备了在该方面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可能性。关键期就是成熟与教育的关系而言,抓住关键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积极刺进青少年身心迅速健康发展。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及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简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1)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发展,遗传素质的作用日渐减弱。(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由自然,历史,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他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还可以去创造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即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能动性是决定人的发展的一个因素。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4)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因为知识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获得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总之,这些因素都要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充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一般采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观点,即内外因交互作用。并且,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二.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简答)有人说“一两遗传胜过万吨黄金”,这种说法对吗?说明你的道理 (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论述,此题考查的是关于遗传决定论的问题,回答应该首先说明此句话是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然后分析遗传决定论的具体内容,在阐述遗传决定论的局限性和缺点,最后说明人的发展出了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是也受后天的环境,教育,个人能动性等方面的影响。)遗传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隐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发生变化,着说明人的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为人接受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三.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简答)(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神经系统等。(2)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机体结构不断变化和完善,如幼儿周岁学走路,青少年身高剧增等。(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和器官功能上,还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如有的人从小天资聪颖,在学习和工作中会比别人发展的快些;如果一个人先天双目失明,则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四.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简答)(1)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1、环境是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对于人的发展起主要影响的是社会环境,如出生家庭、科学文化、道德规范等,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程度。(2)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1、环境的给定性是指自然、社会、前人、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儿童来说是先在的、给定的,儿童生来不能选择。2、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就被注定了,相反由于人的能动性,他可以选择环境,能动的 作用于环境。3、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能起到什么性质和多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态度,如是悲欢消沉还是乐观积极。(3)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反而激发了人能动性和创造性。(4)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决定人的发展。这是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选择和认同才起作用。环境决定论把人看做是环境被动、消极的产物,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这种观点是片面和错误的。五.外铄论(名解)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如墨子。由于外铄论强调外部因素对身心发展的作用,一般都强调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心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以及如何有效的学习。六.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其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或者简述环境决定论)(简答)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它提供人发展的所需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了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影响人的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不过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偶然的,导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七.简述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说明教育与人发展的作用。(2013年华南师大简答,首先回答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和核心观点,然后再结合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来回答)环境决定论 的代表人物是法国18世纪的思想家爱尔维修、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和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等,他们认为人的发展的一切差异都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个性特征在人的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论者看到了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却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我国古代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说法都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机械唯物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代表大物是英国犬粪学家高尔顿、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奥地剩心理学家彪勒。这种理论认为食体的遗传素质在后天的发展进程串起决定性的作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的影响只能起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但不能从根本土改变它们。这种理论看到了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后天发展的巨大作用,但是却夸大了这种作用。八.试评“环境决定论”(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简答)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18世纪的思想家爱尔维修、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和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等,他们认为人的发展的一切差异都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个性特征在人的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论者看到了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却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我国古代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说法都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机械唯物论。九.简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对此我们所应采取的教育策略。(简答)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2)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过程表现出人的能动性。(3)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内在动力。人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4)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人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了,个体也就能够逐步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人能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十.内发论(名解)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如孟子。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他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人的发展基因决定特定的顺序支配,完成了一系列顺序后机体达到成熟,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之前形成某项能力是低效甚至是徒劳的。格赛尔不仅认为人的机体机能的发展程序受到生长规律的制约,而且“所有其他能力,包括道德都受到成长规律支配”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简答)(2014曲阜师范大学论述)(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在教育目的引领下,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的发展中所蕴含的某一种或几种符合教育目的的可能因素在人的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改变人的自然状态下自发的发展过程,以期形成教育目的所规定的理想品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和资源。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含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多方面价值。比如知识的认识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的实践价值。二.论述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所需的条件(简答)(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大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渴望。当受教育者具备了积极的求教动机时,环境和教育的外因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教育的作用就会越大。教育中的“教学相长”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积极性发生共鸣时才会产生。 (2)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能力大小,与教育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3)家庭环境的效应。包括适当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4)社会发展状况,包括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程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总之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产生的,它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教育如能得到社会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它就能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重点章节)重难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本章容易出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主要围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出题。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论述,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简答题)(先阐述一下什么叫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然后再从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教育的影响制约进行详细论述)(有时只考政治或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但是如果考了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对教育的关系,就是论述题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是客观地存在,只有认识它,才能把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规律,教育本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从以下几点体现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态度的规格。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更为迅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要求也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当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把握当代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其次,学校教育结构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第一.要有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只能根据客观物质基础所提供的条件来确定,即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进而决定着对教育事业的需求水平。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任何时代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由于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各个时代使用的生产工具也各不相同,生产力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不同,学校的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教学内容的历史发展证明,学校的课程,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是直接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的。(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沿革。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地获得改善和提高。古代学校的教学形式是个别面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造纸印刷术的发明及大工业对劳动者的需求,班级授课制运应而生。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电视等引入教学领域,从而使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方法向多元化发展,而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加速了人们的认识过程。(二)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来决定的,而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革。就是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如审批,调拨教育经费等办法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还利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通过编写教材,审定教科书,发行各种读物等途径来决定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受教育权是判断和确定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它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以及谁有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权利,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性质 。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去培养人都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培养出的人必须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政治经济制度是教育目的的直接决定力量,并依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制定不同的教育制度。(5)政治经济制度制约部分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下的部分教育内容也不同,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特定社会的教育结构也是由该社会的教育结构,经济结构决定的。教育的管理体制更直接受限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如经济政治上实行分权制国家,教育上也是强调地方自主,经济政治上实行集权制的国家,教育上强调统一集中管理。(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只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社会习俗和规章制度等的复合体。教育学上的文化指狭义的文化。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和持久性。(1)文化知识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的文化知识,反映到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文化知识始终是教育的主要资源。(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文化模式对每个人的塑造的力量很大。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不同文化模式下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差异。(3)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和变革。文化传统越久,对教育传统变革的制约性越大。文化传统影响着学校教育方法,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方法的方式也不同。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校教育便把读书视为获得真知的唯一源泉。二.试分析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简答)(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参照上面。(二)教育对政治有一定的功能(可以考“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简答)主要体现在:(1)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首先,教育通过科学文化思想,提高人的民主观念,使民众具有民主意识。其次,教育不仅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而且推动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它是使政治走向民主化的助推器。再次,教育民主化本身就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教育也能够利用社会上的一切宣传机构和媒体,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造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对社会公民产生影响,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政治习惯与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年轻一代尤为重要,就是确保把他们培养成国家公民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主要是通过教育进行。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第一节和第二节,出“试分析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试分析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试分析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简单)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名解)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到了现代社会,单纯的经济发展并不能带来人类幸福和崇高,人们要求高科技与高人文并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其核心在于人的合理生存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进步越来越要求充分认识和全面发挥教育的多种社会变迁功能。二.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简答)(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劳动者是生产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普通教育传授一般的文化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传授人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在生产中直接运用高科技,并且创新技术,现代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而影响经济。(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要实现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要通过艰巨而复杂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革新实践外,技术成果的推广,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紧密配合。当今,各个国家,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发展。(3)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教育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帮助人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教育也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4)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5)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而且通过科学研究,也能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高等院校是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它们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从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知识经济”“信息社会”都是来源于教育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三.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简答)(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传递着文化,它使新一代能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迅速成长为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的“文化人”。与此同时,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教育也就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交流的双方都有自我超越的过程,都是向自身灌注生命力和新鲜血液的过程。教育作为传播---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最积极最有效的,也就有了丰富文化的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过滤”了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教育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通过创造新的思想和观念,发展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对社会文化进行创造和更新。教育不仅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还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才并把它们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去,使他们直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四.教育的生态功能(参考解析P29)五.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名解)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能。六.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有哪些(简答) 期望改变个人现状,为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境遇乃是人之天性。但为获得个人更好的发展空间,条件和机遇而实现社会流动并非易事,不仅需要个人做长期艰苦而又创造性努力奋斗,而且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自古以来,这些途径主要有:从军建功,从商致富,务工谋生,读书做官。其总体格局延续至今,并没有根本变化。然而,其中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地位和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日益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作用。(1)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因为在今天无论是参军,打工,或是经商,总之,要在社会上生存,生活,流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品质,也就是必须接受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我们必须认识到“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2)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在今天我们农村,年轻一代要成功地进行社会流通,尤其是纵向流通,只有经过教育,甚至只有经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正充分展现其主要的社会流通功能,保证了人口与人才的调整,转换和供应。(3)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若作更深入的探讨,我们将看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社会成员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关乎发展权利和生存方式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是一种关乎自我实现的教育资源的获得和利用的问题。由此也就产生了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践表明,普及义务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权利。在当今世界,如果连优质的普及义务教育也未能得到,是无法生存的,更不要说参与平等竞争和实现人生价值了。七.谈谈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简答)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功能,二者有严格的区别。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社会变迁功能就是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主要是作为社会的工具来审视,设计,培养和训练,以期切实地为社会的变迁服务,为民族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改善而努力奋斗。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位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改善。在社会流通过程中,人主要作为目的,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和自我实现方式做出自由选择,即有意识地使环境变化与社会改革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理想服务。但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二者的互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利益增强的能动作用。八.什么是教育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说说认识教育独立性的意义。(简答或论述)(2010年华中师大,简答)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功能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培育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培养人来适应并推进社会向前发展是教育特有的重要社会功能。这一社会功能将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递增而迅速增强。我们必须坚持和弘扬教育的这一特性,以便有效地推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和原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人具有天赋的能动性,可塑性和创造潜能等特点,具有特殊的身心发展和成熟的规律。教育,教学及其相关活动,不仅必需认识,遵循和创造性的运用这些基本特点和规律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而且应当重视和遵循前人在这一方面总结的宝贵经验,形成科学原理,诸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尊师爱生等,才能便捷地达到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由于教育有自身的特点,规律与特有的社会功能,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包括形成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组成的特定教育结构;形成由一定教育理念,师生关系,文化内容与方法组合的活动模式;逐步建立形式化,班级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教育组织形式;逐步构建不断分化与综合的学科课程,以及按专业,系,院,校运行的学科规则与专业规范等方面整合的教育系统。这是教育发展积累的珍贵智慧,资源和财富,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惯性。我们无论是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或进行教育改革,都要重视与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都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稳步前进,切不可轻率地否定教育的连续性而企图另搞一套。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当然,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我们既反对抹煞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夸大化的历史唯心主义。(1)教育必需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教育就是教育,不能混同于其他社会活动,要坚持,坚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培养人,教育适应社会不等于盲目顺应社会,教育不能依附于政治或经济。(2)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社会是复杂的,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偏差,错误乃至倒退,这就要求教育要对社会有敏锐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批判性,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的引导,教化作用。(3)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教育是要服务社会的,但由于社会构成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以及社会阶层的多样性,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和多变的,其中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正确和错误的,短期和长远的,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这要求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自主地选择适应合理的和正确的社会需要,要综合满足各种合理的社会需要并发挥教育的综合功能,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全面,持久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一.科教兴国(名解)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二.国兴科教(名解)国家在科教上大量地投入,每年至少要从GDP中拿出4%投在教育上(在90年代中,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平均占GDP的4.9%-5.2%),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并对付来自各方的竞争。只有先通过“国兴科教”,方能实现“科教兴国”。三.教育先行模式(名解)指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提前发展。在政府行为上,先行模式体现在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里,世界上有三个发展最快的国家:德,美,日。导致三国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三国在这一个世纪前就极富远见地把发展教育,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其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必须注意的是教育优先发展并不代表教育的盲目发展,优先发展必须适度。四.试分析论述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2010年曲阜师范大学论述题)(1)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教育先行论,即首先 发展教育而后再发展经济,在教育投资上应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二是教育与经 济同步论,使教育事业发展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经济建设近期和远期需要。三是教育滞后 论,即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比例。无论哪种理论,如果不讲在一定的条件下, 或在特定意义上,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符合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和相互制约辩证关系的,也是违背经济与教育之间辩证发展客观规律的。 (2)教育与经济发展虽然具有间接关系和直接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除表现为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之外,还表现为相互制约的关系。因为,经济发展只能提供它的物质资料的一 部分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在使用这些经济条件时,需要同其他部门的物质资料和经济条 件相互协调和平衡。同时,教育对经济发展作用具有周期性长、发展作用迟缓的特点,也就 是说在短期内教育不仅不能立刻满足经济上的需要,而且还要占用一部分强壮劳动力,延缓 一部分劳动力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在处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期,既要考虑经 济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地追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又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 忽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性、迟效性作用的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 (3)教育是否能抓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各国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竞 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社会的进步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力量,科技进 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的获得有许多途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源源不 断的科技人才,进行发明、创造、运用。教育跟不上,科技人才就没有保障,即使引进再先 进的技术工艺,都无法使用,更谈不上与他国在综合经济实力上的竞争了。因此我们提出了 教育先行的国策。 (4)我国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82年中共十二大 报告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百年 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 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 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到加强。 但是,提出教育先行只是为了突出教育在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忽 视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在重视教育发展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经济的发展战略性作用,从而为 教育提供物质保障。五.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发展应当先于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进行分析。(2014年华南师大论述,可参考真题答案)六.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论述)现代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具有经济功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具有人口功能,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此外,现代教育还具有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正式通过这些重要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质量的提高等。这些社会及本体功能也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要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口质量是现代社会质量的一个很总要指标,有高质量的人口才会有高质量的社会,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正式教育。(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还可以传播科技,发展科技,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高效率,给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实施和普及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必需依靠教育的灌输和培养。综上所述,教育必须也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七.当今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列举,并就其中几例说明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2012年山东师范大学论述)一.教育公共投入不足二.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致力于发展面向工农大众和保障老少边穷地区人民子女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一方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实现免费教育,并在高等教育中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辅以“奖助补减免”的资助体系。这些举措使我国在教育公平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新时期,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1)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明显。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没有变革,导致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而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经济上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上的不平衡。如2001年农村小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是城市小学生的29%,农村中学是城市中学的31%。因此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2)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一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将自己的小孩留给爷爷奶奶或亲戚代管。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监护,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和品德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二是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部分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但因为受户口和收费的限制,导致不能及时和正常入学,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对待。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增设农村寄宿学校和城市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3)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一方面是受社会、经济、传统等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两者的矛盾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转校生、转户生和移民生等。因此尽快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成为一个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五章教育目的(重点章节)重点:教育目的的理论和基础,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难点: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理论价值是本章的重中之重,也是出题的高分区。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一.教育目的(名解)◎◎◎◎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国家的教育总目的,以及各种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名解)◎◎◎◎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体系,它们由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一般来说,这一目标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四是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三.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名解)◎◎◎◎指教育目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简答)一般来说,教育目的总是由人提出来的,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却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在人们意识中得以反映,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这里也可以考名解)(1)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因而在任何社会形态里,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都大体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社会在培养人才时注重能力与智力的开发,注重个性,开拓性和创造性成了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政治经济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的确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程度和特点,使学生得到更完全的发展,也要符合教育对象的不同阶段的身心需要。不考虑这些因素,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的要求。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名解)◎◎◎◎◎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题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应注重满足个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还是应该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由此,构成了教育目的选择上的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三.什么是社会本位论(简答)◎◎◎◎◎社会本位论也称国家本位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凯兴斯坦纳,涂尔干,赫尔巴特,孔德等。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主要观点:第一.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第二.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人的发展只为服从社会需要。第三.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和社会生活素质。第四.人的本性是社会性,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相对于个体而言,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优先的价值实体。评价:积极方面:社会本位论将对教育目的的考察角度从宗教神学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种视角的转换在近代有助于教育与教会的分离,在当代有助于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不足之处 :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否认了个体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完全将受教育者当成是等待被加工的“原料”,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四.什么是个人本位论(简答)◎◎◎◎◎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观点(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简答)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康德,萨特等。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依据个人的需要。主要观点:第一.教育目的应当从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第二.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第三.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第四.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评价:积极方面:个人本位论在教育上和社会上都有一种革命的作用,有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伸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政治层面上的权利,倡导人的自由与个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地位,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解放作用。不足之处: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了起来。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最终毁坏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五.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论述)重点◎◎◎◎◎(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中,劳动者智力与体力相分离的片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将是体力与智力劳动相结合,在体力与智力上得到协调发展的人。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先天和后天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领域的发展是“真正自由的王国”,个人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不断扩大,人的个性因此得到发展。(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或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①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人的发展不是由人的意志和愿望来决定的,也不是人性的自我发展,人的发展是被社会的整个发展所决定的。②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史直接针对人的片面发展的事实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了个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 劳动的分工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社会进步现象,它对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人的片面发展程度也愈来愈深,由于劳动成了一种毫无内容的机械运动,加之工人又被长期固定在某一操作上,因而这种劳动不仅造成了工人智力的荒废,同时也造成了工人身体的畸形。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里指出过;“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了职业的痴呆”。③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现代大工业生产不仅提出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性,而且也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大工业生产依靠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劳动者通过学习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整个生产系统成为可能。其次,大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为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使劳动者有学技术,学文化,发展自己兴趣和特长成为可能。④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可以看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呢,唯一的办法是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不是机械地教育和劳动的相加,它内涵很丰富,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结合等。六.试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育学上的重要意义(简答)(1)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全面发展学说把人的发展历史归结为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确定了“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论的指导。(2)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全面发展学说揭示了人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建立在生产发展普遍规律基础之上的自然历史过程。这种发展方向不仅符合人类的利益,而且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合理性是与它的必然性相一致的。(3)为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般只出简答题)(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一.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简答,2011年华中师大简答)非常重要 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包含的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总体来看,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即教育所造就出来的人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自立、自强的手段,也是个人为人民作贡献的形式,只有诚实地创造性地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坚持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分类和分层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如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如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办与外界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或全面发展。 目前,我们的教育学理论对教育目的的研究,主要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如在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上讨论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这是必要的,但又显得空泛和抽象,不利于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贯彻和操作。我们还应该深人分析各个方面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组合规律和最佳结构,这样才能真正指导教育实践,保障教育目的的实现。(三)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性”一般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但心理学上的“个性”更多地从个人人格特征上考虑问题,因此,简单地套用心理学中“个性”的概念来理解这里所讲的人的个性发展,我们认为是不适合的。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做驯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把受教育者只是当做工具,而不是主要当做目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唯书唯上、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平庸度日的心态;他们的头脑长在别人的肩上,他们的理想挂在别人的嘴卜;他们号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但缺乏主人意识,对社会事务呈现出冷漠、厌倦甚至抵触情绪。这是我们教育的弊端,直至今日,仍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受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与经验和不同的智慧品质,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等方面也不完全一致,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必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二.说明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的关系(简答)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两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说的是德智体美等要素在受教育者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以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受教育者是社会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不同的智慧品质,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等方面也不完全一致,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必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个人的个性形成的过程。三.普通中小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简答)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四.试论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并阐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论述)(1)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等部分组成。德育: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等几方面的教育。智育:是传授学生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的教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同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培养人的经验的抽象和概括。(1)全面发展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每一育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体发展的价值是不同的。(2)他们又是互相联系,互为目的的手段,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证动力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机体保证;美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要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也就是说,随时都要主义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诸方面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五.简述教学与智育的关系(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简答题)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却不是惟一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智育却不是教学的惟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如图所示)。将教学等同于智育,容易导致对智育的途径和教学的功能产生狭隘化甚至惟一化的片面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第六章教育制度本章内容较少,在整个教育学中所占比重也很小。重点:学制的类型,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作为论述题准备)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概述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制度(名解)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以及这些教育机构已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制度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一.学制(名解)◎◎◎◎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当代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实现并轨的一个好办法。二.什么是学制,学制的类型有哪些?(简答)◎◎◎◎◎(1)学制的概念(参考名解)(2)学制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双轨学制是在18-19世纪的西欧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才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是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职业学校。这是两个平行的系列,第一轨为资产阶级准备,第二轨为劳动人民子女准备,这是一种维护不平等的教育权利的学制。单轨学制是美国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群众性中学和大学的形式,不管贫富,所有国民子女上同样的小学,中学,大学,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如六三三制 。单轨制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分支型学制在中国和苏联,既有单轨制特点,又有双轨制的某些因素。他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学习。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目前世界学制变革的趋势是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只和单轨制方向发展。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三.论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论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形成后的几百年以来,不论是从学校系统还是学校阶段来分析,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型学制方向发展。从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第二.综合中学的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幼儿园教育阶段:在当代,很多国家都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与此相关,幼儿教育机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有提前的趋势;二是加强小学和幼儿教育的连接。(2)小学教育阶段:第一.小学已无初高级之分;第二.小学入学年龄提前到六岁甚至五岁;第三.小学年限缩短到5年(法国),4年(德国),甚至3年(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第四.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取消了升入初中的入学考试。(3)初中教育阶段:一是初中学制延长;二是把初中阶段看做是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中间学校即由此而得来;三是不把它看做是中学的初级阶段,而是把它和小学连接起来,统一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4)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学制的多种类型,即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乃是现代学制的一个重要特点。(5)职业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高中和大学阶段进行的。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在当代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对文化科学技术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职业教育的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6)高等教育阶段:一是多层次,过去主要是本科一个层次,而现在则有多个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二是多类型,现代高等学校的院校,科系,专业类型繁多,有的注重学术性,有的侧重专业性,有的偏重职业性。高等学校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一.介绍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内容,对现代教育有什么启示(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论述,2011年福建师范大学论述)(非常重要,结合中国教育史)(思路,首先介绍1922年新学制颁布的背景条件,及学制的具体内容,并能灵活比较该学制与之前的学制相比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再写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战后民族资产阶级不仅要求在政治经济方面给予创造继续发展的条件,也要求在教育方面能提供具有文化知识的劳动力和科学技术。1921年10月,在第七届年会上,确定以“学制系统案”作为大会的中心议题,最后通过了《学制系统草案》。会后,联合会将讨论通过的草案全文公开发表,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从而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学制改革讨论。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22年9月召开了专门的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的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与1922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上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随后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实施。这个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有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个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为“六三三学制”。(1)主要内容有: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新学制不订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新学制的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弘扬平民教育精神;某个性之发展;主义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1922年的新学制比以往学制,在指导思想,整体结构和具体条款上都有独特的长处和显著的进步。新学制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采用“六三三”分段标准,将学制划分为三段。纵向看,小学6年,其中初级小学4年(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2年,中学分为初,高中各3年,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横向看,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学制还有《四项附则》规定:注重天才教育,的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对于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当以相当之特种教育;为青年个性发展,采用学科制;对年长失学者,给予不补习教育。(2)学制的特点:第一.第一次依据我国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学制采用美国学制的“六三三学制”,基本上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第二.初等教育缩短小学年限,更加务实合理,利于普及。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第三.中等教育是改制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1)延长中学年限,初中和高中各三年,提高中等教育程度,克服就学制中中学只有4年而造成的基础教育浅的缺点,改善中学和大学的衔接关系。(2)中学分为初,高中,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收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余地。(3)中学实行分科制和选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的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第四 .高等教育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门教育和科学研究。第五.增强职业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兼顾升学和就业。小学高级阶段,就要求根据各地情形,增置职业教育准备;在中学开设各种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也能准备就业。第六.师范教育方面(6年),程度提高设置灵活,设师范大学,并在大学设教育科。(3)评价:学制的优点:体现在学制的特点中。学制的缺点:在移植美国综合中学学制上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际,因而实行中困难重重,收效甚微。奔欲加强的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反而被削弱。比起前两部学制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整体结构都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在:第一.指导思想:注重教育和社会的联系,强调发展儿童个性,有民主气息和科学精神。第二.整体结构:小学缩短,中学延长分成两段,立于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各个层次上的职业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第三.注重学制的弹性和多样性,以适应国情需要。1922年“新学制”在学年分段形式,各阶段年限,中等教育模式等方面采用了美国当时处于探索试验中的“六三三学制”,是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由日本向美国寻求借鉴的标志。虽然说还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模仿痕迹,但从制定过程来看,确实经过了长期酝酿和广泛讨论要求,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正是这一学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教育规律,从而成为我国近代以来最主要也是最稳定的学制模式。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二.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演变(论述)(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简答)(可以从建国前到建国后以及到现在,阐述我国的学制变革,识记各个改革年份纲领和内容)(一)建国前:我国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了现代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一战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又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统称为“六三三制”。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发展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氛围三段五级:初等教育段为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2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2级;高等教育段分为4年和6年,不分级。这个学制虽然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影响深远。 (二)建国后:(1)1951年的学制:1951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示废除旧学制,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第一.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保证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第二.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等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服务建设的方针。第三.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评价:1951年学制符合了我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是解放后我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学校教育制度,从单轨制逐渐转向分支型学制。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958年的学制改革在所有学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各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实验”。①提早入学年龄,进行六岁入学的实验,缩短学制,进行中小学十年一贯制。②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这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一且积极因素,在国家办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厂矿企业,社会力量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办学的积极性)和三个结合,留个并举的具体原则。“三个结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个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实验,但由于“左”的影响,在急躁冒进中,不仅使学制改革的实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于维持。(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重点)(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①明确学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②加强基础教育,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③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④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⑤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明确了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2)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内容:①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②调整教育的结构。《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四中类型。另外,还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③改革办学体制。在办学体制上,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基础教育应该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④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并逐步实行收费制度;包括“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压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⑤改革和完善投资体系。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要努力实现“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的逐年有所增长”。(3)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方面。②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③调整现有教育体制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④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教育和学习深造的机会;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利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⑤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题,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⑥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⑦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⑧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4)200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内容:①“两基”仍然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范围②发展和重视学前教育③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坚决抵制乱收费,实行“一费制”收费制度,完善中小学助学金制度,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布局,规范义务教育学制:“十五”期间,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现实行“五三学制”的地区,2005年基本完成向“六三” 学制的过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⑤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应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推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⑥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⑦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的健康发展。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制,这个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了确认,它包括一下几个层次的教育:(1)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学校,修业年限适当延长。(4)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为4-5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条件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关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招收或学士学位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获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这也可获相应学位。四.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的主要趋势(简答)主要表现在:(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也可以考名解“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与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以立法形式推行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当代,许多国家纷纷走职教和普教相结合的路子。重视职教和普教的相互渗透,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性课程,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做就业准备。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增加普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种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使两者正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进而走向普及阶段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由精英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多形式办学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到大众化转变的重要途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4)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期。不仅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既是一个贯穿于一切教育的理念,更是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一种制度实践。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其含义是人的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自学本领,以便能够走出校门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不同新的工作要求。五.终身教育(名解)非常重要终身教育思想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上流行于60年代,特别是《终身教育引论》(保罗.郎格郎)和《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行,另一本是《教育-财富蕴含其中》)出版后,成为指导未来教育的时代理念。此后所出现的“学习化社会”“回归教育”思潮与实践,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上产生的。终身教育的含义是人在一身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非正规教育,也有正规教育。六.论述一下你对终身教育思想的理解(论述)非常重要(1)终身教育的含义。终身教育思想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上流行于60年代,特别是《终身教育引论》(保罗.郎格郎)和《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行,另一本是《教育-财富蕴含其中》)出版后,成为指导未来教育的时代理念。此后所出现的“学习化社会”“回归教育”思潮与实践,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上产生的。所谓终身教育就是主张,就是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期。终身教育既是一个贯穿于一切教育的理念,更是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一种制度实践。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其含义就是人的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自学本领,以便能够走出校门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不同新的工作要求。终身教育具有终身型,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2)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终身教育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概念。第二 .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第三.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代之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关系。第四.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道路。第五.终身教育的发展必将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3)终身教育的实践:法国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的法案,其他国家也竞相模仿,制定教育终身的法令,着手建立终身教育制度,与终身教育相联系的,还提出了“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的构想,并正在实施。瑞典的一些著名大学不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而招收那些中学毕业工作过一两年的青年,还可以在进了大学之后,休学一个学期去参加社会活动,然后再回来上大学。美国每年有12-15%的工程师接受继续教育。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多种形式的业余大学以及利用无线电,电视,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远距离教学,都是实施终身教育,回归教育的有效形式。我国也在积极建立学习型社会,在实践终身教育思想,我们作为一个国民,也要有极强的终身学习理念,他是我们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方式。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不管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社会而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七章课程这章的出题率很高。不仅要理解和记忆,还要参考和阅读一些近期新课程改革的文章,能够更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情况。15年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课程理论,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并且以简答题或分析论述题的方式来备考。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什么是课程,谈谈自己的理解(简答)由于现在学界里对课程没有统一的说法,教育家们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观点有四个。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总的来讲,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存在。从育人目标讲,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讲,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途径。可见,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全部内容。二.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与课程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课程中各起着什么作用?与当前的课程改革有何关系?◎◎◎◎◎(1)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有的育人资源和蓝图的作用,以及对育人活动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国家需要编制好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文本,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这三者是课程的实施文本,没有它们,课程就没有办法叙述道纸上,那么也就没有相关的文件来指导课程实施。(2)课程方案(也可以考名解“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是课程实施最具有统领性的文件。课程标准(原来的教学大纲可考名解“课程标准”,2014年西南大学名解)是依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他规定某门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当前的课程改革,就是从改革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做起的,主要是对各科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并且实行一纲多本,即各个出版社可以编订教材,教材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三.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什么(简答)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1)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需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里顺序。(5)各年级教材的衔接性。四.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简答)◎◎◎◎◎课程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人们对课程有了越来越深刻和广泛的认识。我们主要了解一下几位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课程理论,以此说明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1)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第一个进入人的视野的真正课程问题,是由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说他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2)杜威的经验课程:杜威主张“抛弃把教材当做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做在儿童的经验之外的见解,不再把儿童的经验当做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当做某些变化的,在形成中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级。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从儿童现在的经验进展到以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为代表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杜威用动态的知识来阐释儿童现有的经验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儿童经验改组的过程的观点值得肯定,但他并未明确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的要求,也未阐明课程与教学的联系和区别,致使课程及教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给教材的选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并严重地削弱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3)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可以被看成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他认为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教育目标。为此,他对成人的社会生活的活动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将社会生活活动分为10大类,这10大类的活动便构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这种方法叫“活动分析法”,为后来盛行的课程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博比特的方法论注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于繁琐,具体,既忽视与排斥了社会教育总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的,也未突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需求。(4)泰勒的目标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认为课程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组成和运作的: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所提的四个问题,实际上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也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他的课程原理系统,完整而重点突出,其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泰勒的课程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对课程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至今仍在西方课程领域占有主要的地位。五.学科课程(名解)◎◎◎◎◎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合适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的课程。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一定的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学科课程是一种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型等特点,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学科课程的缺点是不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想脱离,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六.活动课程(名解)◎◎◎◎◎开展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活动课程是主张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型,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是居于课程中心地位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校内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活动课程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活动课程种类繁多,灵活多样。但是活动课程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导致教育质量低下。七.如何处理课程的一元化和多元化的问题(简答)课程的一元化主要是指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他有助于各民族的融合,各国人民的凝聚,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的统一,盛强与进步。课程的多样化主要是指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层,阶级,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和需求。它有助于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地区,群体与个人的差异,特色及其对教育与课程的追求,有助于肯定各方面的独特价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进社会的民主,公平,促使社会与个人都能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波地得到发展。但是,我们今天也不能一味地只讲课程的一元化,而否定或排斥课程的多样化,要认识课程的多样化也至关重要。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样化,一味照顾各方面的局部利益,那样不仅会造成课程的繁杂,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削弱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在我国,坚持基础教育课程的一元化方向,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贯彻教育目的与方针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此外,非常注重课程的多样化发展,要求一纲多本,增加选修课程,民族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此来确保课程的多样化。八.论述当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综合课程,还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非常重要。(论述)(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论述,介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的几个优缺点,现在那些课程在学校中的设置情况)思路:分别对这三种课程的定义做简单介绍,再回答三个的优缺点,然后联系现实的情况来论述课程的设置情况。(1)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 。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秩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过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教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各学科课程各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自自成一体。二.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三是重视学习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其指导思想是把教育看做是生活的准备,课程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服务的。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的特点。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也便于设计和管理。其弱点也是明确的。一是由于分科课程的“分科”是人为的,因而缺乏内在的整合性,忽视知识的联系性,从而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忽视学生的动机和已有经验,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第一.这种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知识来组织,以学科作为教学活动的单位,这给教材编订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顺序就是学科知识的选择,结构,顺序,一切从学科知识体系来考虑。课程目标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教材的编写与审定也相应的分科进行。第二.从教学看,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的学科课程便于教。一个学科教师,只要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便可胜任教学。第三.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科课程便于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内容,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相对简单的过程。此外,学科课程还便于管理,便于评价等长处。正式学科课程的这些长处,使这种传统的课程设计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学科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学科各自独立,割断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课程只重视系统学科和学科知识,不注意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人的发展职能;学科课程注重于学科知识,而置能力培养于不顾,将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想脱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发展的今天,其危害日益突出,人们深感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的区别,轻学科的联系,难以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2)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其特点有:一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动机,个性和需要出发设计课程,课程的组织不是多学科的分科并进,而是综合性的单一课程。课程顺序不考虑逻辑结构,只强调心理结构;课程进度无严格的规定,以学生的兴趣,态度的发展变化随意删定。活动课程论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局限: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活动课程的局限主要表现在过分地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即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容易导致“功利主义” ,忽视儿童思维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往往把儿童日常生活中个别经验的作用绝对化而不顾及这些经验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另外,对于习惯了学科课程的讲授方式的教师而言,活动课程的组织较困难。(3)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统和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特点。综合课程优点是:1.综合课程坚持课程统一性的观点,通过学习综合课程,帮助学生把一个领域里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强化。2.综合课程还可以弥合知识间的割裂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4.这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5.此外,综合课程还贴近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通过把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课程,如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这些课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生物等学科,这是学科课程无法拥有的优势。缺点表现为:1.忽视每门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2.开发困难:编写综合课程教材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即便开发出这样的课程,有没有很好的综合课的教师能够驾驭综合课程,于是综合课程师资也是一大困难。目前的解决对策是协同教学方式(即几个老师共同承担一门综合课程的讲课任务),或者开设综合课程专业来培养综合课的教师。目前对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二.对立说。认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补充”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活动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延伸,根本上违背了活动课程的本意,不足取。三.发展说。两者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活动课程实质上包含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作为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发展,知识信息的激增,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具有整体把握世界的能力,传统的分科课程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在今天出现很多局限性。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队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以及课程观的整合。(1)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便于文化整合在课程中的集中体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体现在综合性,生活型,现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建构性的特点,使中小学生学会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2)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的整合。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每个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是有多不同的,新课程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新课程在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上给与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3)课程观的整合。 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的课程观,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这三种课程观是可以互相统一的。在新课程中,三种课程观都在不同程度,不同阶段被运用这。第二节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一.课程设计(名解)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二.简述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简答)◎◎◎◎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课程目标是指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或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时候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一节课,一个学期,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学校教育目标体系是由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层次构成的,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的的逐级具体化的目标。他们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简答)◎◎◎◎◎(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抽象化问题。课程目标的设计过于具体,目标行为表述太细致,往往会限制过死,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研制;而课程目标过于抽象和概括,有不利于课程知识的选择,不利于课程评价。因此,应当使这两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2)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课程目标的设计需要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终极目标和过程目标等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才能对课程实施起导向,调控和评价的作用。课程目标应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即课程目标是由逻辑联系的项目组成。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等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学研究强调,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方面来设计目标。四.简述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简答)◎◎◎◎◎一般来说,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因此,目标的陈述也有相应的三种基本方式。(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在设计时做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指向结果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2)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及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指向体验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各种“过程”领域。(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指向表现性的课程目标,主要适用于各种“制作”领域。五.简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简答)◎◎◎◎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于20世纪50,60年代建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也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是有层次性结构的。每一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分为若干层次,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同时,以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对象,因为只有外显行为是可以观察的,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是一种教育评价工具,这种分类不受学科内容和学生年龄局限,该教学目标分类的体系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在这方面,布鲁姆等人曾经成公地做了一系列尝试,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分类框架,制定了中学十几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框架如下:(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6个层次: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后5个层次属于理智能力和理智技能。(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5个具体类别: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念,价值体系性格化。(3)动作技能的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7个层次:知觉,定势,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布鲁姆分类目标学的特点是操作性强,重视外显行为,可测量,不受学科和学生年龄限制。缺点是机械性强,老师和学生都是被动地在运用这一理论。六.如何选择课程内容(简答)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学选择出来的,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并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重选择两方面的知识,即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1)间接经验的选择: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它是人类认识的基本结果,间接经验具体包含在各种形式的科学中。间接经验选择的依据是科学理论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2)直接经验的选择:直接经验是指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关的个人知识,技能和体验的总和。如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处理与自然事物关系的知识和经验与技能技巧等等。直接经验选择的依据是学生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七.组织课程内容时应处理好什么关系(简答)◎◎◎课程内容采取何种逻辑形式编排和组织,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结构的性质和形式,制约着课程实施中的学习活动方式。组织好课程内容我们应着手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相连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直线式和螺旋式各有利弊,分别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螺旋式较适合。对一些理论性相对较低的学科知识,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则直线式较适合。其实,即使在统一课程的内容体系中,直线式和螺旋式都是必不可少的。(2)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比较地看,纵向组织注重课程内容的独立性和知识的深度,而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这也许是两种适合于不同性质知识经验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通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一样,都是不可偏废的。(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人们一致认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结合起来。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统一,实质上是课程观上把学生与课程统一起来,在学生观方面,体现为把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统一起来。第三节课程改革(三)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简答)◎◎◎◎(1)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当前各国在课程改革中普遍倾向于培养学生公民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并注重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2)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选择性。面对全球化,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等新的世界背景,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强调把握课程改革内容的时代性,一方面反映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关注时代发展对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必备素质的新要求,注重处理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大量开设选修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此,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务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引导学生分享并具有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3)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信息化社会,知识社会,学习化社会引起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课程改革,创设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创造以“学” 为中心的教学,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和事物的对话,和他人的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从而超越单一的知识接受性教学,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选择。此外,课程管理体制也呈现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表明,课程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公共的教育议题。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论述)参考解析P58-P61.包含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目标,内容,改革的课程设置于结构。教育改革是个热门话题,要结合研究论文,拓展思维,这个是和重点。(结合高中和大学的经历,谈谈现实中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和你对于课程的构想,2013年湖北大学论述)(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论述)(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则,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论述)第八章教学(上)重点(和第九章是每年考试必然会出题的,所占分值很高)重点: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教学原则难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概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一.教学(名解)广义上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以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二.教学的意义和任务(参考解析P64,可以略复习,因为不是重点)第二节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一.教学过程(名解)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教学过程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二.怎样理解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010年广西师范大学简答题)人类社会要不断发展,就必需由年长一代不断将在劳动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以保障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教学正式年长一代为了有目的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以经验,知识促进他们成长而专门组织起来的活动。所以,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基本而特有的活动;教学中的交往活动是围绕认识活动而进行的;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使其符合社会价值标准与目标的活动,是在相关的认识与交往活动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无论是由教师向学生做知识的传授,或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均离不开有目的地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和传承,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认识与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与人类认识的显著特征:(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需要再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三.简述教学过程的性质(简答)(2014年曲阜师范大学论述)(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为教学过程是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在相关的认识与交往活动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其特殊在于间接性,即学生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引导性,需要再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必须以交往为背景,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情趣的坦诚沟通,以便激起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上的共鸣,智慧与志趣的共享,从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商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应有积极的价值追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深受启示,熏陶和教益。四.简谈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2010年中山大学论述和2010年广西师范大学简答)自古以来,中外教育都注重教学过程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学生掌握知识阶段的学说,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师生授受知识为特征的传授(接受教学);另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主动探取知识为特征的问题(探究教学)。(1)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亦称接受学习。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是: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2)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和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称为探究学习,发现学习。五.结合实际,谈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论述题)◎◎◎◎◎这一对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可以减少认识过程的盲目性,节省时间和精力,有效地避免人类历史上的偶然性和曲折,从而大大提高认识效率;使学生尽快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广泛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有利的条件。(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学生没有亲身实践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个人的直接经验参与和帮助,是很难对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接受,理解,消化和巩固的,直接经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所以,教学必需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传统教学中我们只重视书本知识,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我们又只偏向于学生的个人经验,这都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六.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关系(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论述)◎◎◎◎◎(可以按照四种关系来回答,此部分容易出简答题,也可能是案例分析相结合,以论述题的方式来考察)1.掌握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这一对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可以减少认识过程的盲目性,节省时间和精力,有效地避免人类历史上的偶然性和曲折,从而大大提高认识效率;使学生尽快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广泛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有利的条件。(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学生没有亲身实践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个人的直接经验参与和帮助,是很难对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接受,理解,消化和巩固的,直接经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所以,教学必需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传统教学中我们只重视书本知识,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我们又只偏向于学生的个人经验,这都是违反教学规律的。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1)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人们常说的“无知必无能”,是很有道理的。不爱学习,知识和经验都很贫乏的人,他的智力不可能发展地很好。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经验长期积累的整理的成果,又是人类智力和智慧的结晶,它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类认识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智力运用的过程。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认知方法,并把这些知识和认识方法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和实际生活中去,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智力,形成自己的创造才能。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它们的智力发展。因为人们的智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智力发展好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才强,学习效率才高;而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则有较多的困难。可见,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教学内容迅速增多,程度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尤其需要再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2)生动活波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通过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知识不等于智力,传授了知识不等于训练了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发展的高低。如果只是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只知机械记取和板搬用知识,即使他们头脑里被填满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思考力,而且往往会使他们变得呆头呆脑,造成了一些“高分低能” 的学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可见,不是任何一种知识教学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因为学生的智力不仅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性质,难度,分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透彻度,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与活动的状况以及运用知识的自觉能动性有关。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活波的主动学习活动透彻地理解知识原理,掌握学科结构,特别是要启发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获得高水平的发展。(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智力的发展的片面性。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教学中应当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前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后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以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显然,两者的主张都是片面的,都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也常有类似的状况发生。有的强调“双基”教学,认为“双基”教学抓好了,学生的智力自然就发展好了,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反思和有意识地锻炼与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有的过于强调教学的活动性质和创造性,把探究与发展智力放在首位,却不重视系统知识和原理的精确掌握和优化。这两者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智力因素主要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动机,需要,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二者是密切联系的。(1)智力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基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因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学生的兴趣,动机的等非智力因素是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离开掌握知识的智力活动,非智力活动很难发展。反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习动机的强弱,意志品质的持久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智力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原因就在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本身,使教学内容和过程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以便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其能自觉地按教学要求调节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积极进行智力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3)防止忽视智力因素或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偏向。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关系。(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主导,教学的高效性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认识主体的作用,使主体性不断提高,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只有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应由的功能。(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或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 是这两种偏向的典型特征。目前失衡关系依然是教学过程中难以处理好的问题,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可谓是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规律性联系,是各种各样师生关系的理论的抽象和概括,任何强调一方或者忽视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应予以纠正。第三节教学原则◎◎◎◎◎(三)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一.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分别有哪些(论述)◎◎◎◎◎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基本要求:(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维性,主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主义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引导学生运用知识。(3)逐步培养和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认识能力。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直观语言(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4.启发性原则。(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论述,联系实际情况,谈谈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4)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问题(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4)将系统联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1)在理解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好热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发展性原则。(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简答,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要求:(1)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却别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二.教学原则和教育经验的关系是什么?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是什么?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是不是一回事呢?(1)教学原则不等于教育经验。 教学原则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教学原则不等于教学规律。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但是二者有很大的区别:第一.教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必然联系。而教学原则是人们自己制定出来的主观的东西。第二.教学规律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而教学原则解释和运用时受一定阶级思想的影响。第三.有时候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彼此符合乃至重合,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不是一条规律对一条原则,而可能一条原则反映了多条规律,一条规律反映到多条原则上去。(2)教学原则不等于教学规则。教学原则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教学规则来实现,没有一定的教学规则,教学原则也就变成空洞的东西。二者的区别是:教学规则是教学原则的组成部分和具体细节,他的任务是阐明某一教学原则的某一方面的指导原理,每一个教学原则都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规则。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九章教学(下)重点:班级授课制,教学评价难点:教学方法等相近概念的区别第四节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以下五个名解全是教学方法的概述,很重要,他们的联系是多属于广义的方法的范畴。一.教学方法(名解)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他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具有双边性和目的性。二.教学方式(名解)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指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广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涉及教学内容的组合与安排。三.教学手段(名解)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和设施。 四.教学模式(名解)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具有为完成某一任务而活动的方法特性,也属于方法范畴,但教学模式又不同于单一因素的某种方法,它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的多种方法的特定组合。所以,它既有简约的理念特征,又有可照着做的实践特性,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或结晶,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起着单一的教学方法做难以起到的具体而明确的引导和师范作用。五.教学策略(名解)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教学策略具有目的性,个人的主观性,能动性,选择性以及调控性。教学策略的提出与思考,有助于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对教学任务,内容和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做全面,总体的思考和决策,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包括充实,调整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具体的途径,方法,顺序,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等。六.教学方法的选择(简答)◎◎◎◎现在教学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日益提高,提倡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或单元)与课时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该学科的内容的教学法特点。(2)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班级上课的特点。(3)学生的情趣,可接受水平,智能的发展状况,学习态度,学风与习惯。(4)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思想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与能力,个性与特长。(5)教师与学生活动的配合,互动,教师主动性与学生主动性的生态平衡。(6)讲与练,学与用,班级,小组与个人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或课外活动等方面的结合。(7)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沟通,合作与竞争。(8)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9)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以及其他可利用的时间,如早自习,晚自习等。(10)对可能取得的效果的慎重预计于考量。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简答)◎◎◎◎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运用讲授法的要求是:(1)讲授的内容要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2)讲授条理要清楚,层次分明。(3)注意启发性。(4)讲授语言要精准,简练,生动形象,有艺术性。(5)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运用谈话法的要求是:(1)运用谈话法的关键在于精心设问。(2)提问要富有启发性。(3)提问方式方法的灵活性。(4)做好归纳和小结。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4.练习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的技巧。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提高练习的自觉性(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5.演示法: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让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实验,或让学生观看幻灯片,电影,录像等,从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3)讲究演示的方法。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实验法是自然科学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其要求是:(1)做好实验前准备(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3)在学生实验中进行指导(4)做好实验小结。7.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实习作业法基本要求如下:(1)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 (2)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3)做好实习作业过程的指导(4)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是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要求是:(1)讨论的问题有吸引力(2)在讨论中善于启发诱导(3)做好讨论总结。9.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基本要求如下:(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2)提供必要的条件(3)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五)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一.个别教学制(名解)◎◎◎是教师面对个别或少数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个别教学中,每位学生所学的内容和进度可以有所不同,教师对每位学生教的方法和要求也有所区别,自然每位学生学习的成效就不一样,甚至差距极大。因此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是: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二.班级授课制(名解)◎◎◎◎◎(2014年西南大学名解)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内容固定。班级授课制虽然不易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但是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三.为什么说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不是他没有不足之处?(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论述)非常重要(先解释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再回答他的产生时间和发展,特征,最后对其评价,写出优点)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它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他基本确立了下来。第二阶段: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给夸美纽斯理论以重要的补充。第三阶段:以前苏联教学论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基本完成。在我国,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制,1903年的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将之确定了下来,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主要特征是:第一.学生固定。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为固定的班级,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第二.内容固定。全班学生学习内容一致,学习进度一致,采用多科并进,交错授课。第三.时间固定。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休息。全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并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表,有节奏的开展教学活动。第四.教师固定。学校按照教师的专长和工作能力分配教学任务。第五.场所固定。各班教师固定,连学生座位也是固定的。它的优点是:(1)它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一个教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2)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3)它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是教师系统讲授,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4)它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地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5)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6) 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政治思想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以及学习热情。之所以班级授课制有这些优点,尤其是他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我们说他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它的不足之处是:(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3)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只是结果。(4)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5)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6)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要求,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面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一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四.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论述)◎◎◎◎◎(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有以下基本特征: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便于系统地传授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优点: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他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五.复式教学(名解)不是重点 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作业交替进行。六.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什么(简答)非重点这些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各有特点,不一定要面向全班,实践可以有长有短,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形式进行,便于因材施教。这些教学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七.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是什么(论述)(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班级授课与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的新特点。(2)坚持把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改进班级授课制,探索教学组织形式的新模式。当代社会,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个别化,用自学辅导以及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来替代班级授课制。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简答)◎◎◎◎(1)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基本要求:第一.认真钻研教材。第二.深入了解学生。第三.合理选择教法。(2)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基本要求是:第一.明确教学目的。第二.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第五.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要好。第六.布置好课外作业。总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有效,积极性高,表达清晰。(3)课后教导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第二.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课外辅导可以分为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4)教学评价:学业考试可通过书面考试(开卷和闭卷),口试,实验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来实施。考试是对学生水平的检测,主要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基本要求是:1.按时检查2.认真批改 3.仔细评定4.及时反馈5.重点辅导。第六节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教学评价(名解)◎◎◎◎◎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二.教学评价的意义有什么(简答)(1)对学校来说:可以记载和积累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定期向家长报告他们子女的成绩,并作为学生升,留级和能否毕业的依据。(2)对教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缺点,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3)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从中受到激励和警示,以扬长避短。(4)对领导来说:可以了解每个教师,每个班的教学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以改进教学。(5)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以及变化,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反馈机制。同时,教学评价也是教学的一个手段,帮助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三.教学评价的种类有哪些(简答)(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分析题,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内涵)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是由布鲁姆提出的:(1)诊断性评价: 这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学习困难之所在的考试,来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后续的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2)形成性评价:这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和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课堂作业与评议,以及书面测验等,使老师和学生都能获得及时的反馈信息。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而不强调成绩的评定。(3)总结性评价:这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这是一种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1)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2)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他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故绝对性评价也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3.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1)教师评价:主要指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成果进行评价。(2)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在教室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己做的作业,试卷,其他学习成果进行的评价。四.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什么(简答)◎◎◎◎(1)客观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参杂个人情感,防止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2)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3)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型意见,使被评价者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4)计划性原则: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地控制各科教学评价的次数及总量并作出合理的安排,避免评价太多货过于集中,使学生和教师负担过重。五.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简答)(1)观察法: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和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一方面应使观察经常化,记一些学生的行为日志或报告,使评价所根据的资料更全面;另一方面,可采用等级量表,力求观察精确。 (2)测验法: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但是测验法难以测验学生的智力,能力和行为技能的水平。测验的质量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度,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都能得到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高。效度指测验能够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能否测出人们想要测出的东西。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般的测试要做到难度合适。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3)调查法:调查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有疑问则需要调查解决;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更需要调查。调查一般通过问卷,交谈进行。(4)自我评价法:在教学评价中,自我评价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自觉改进学习。自我评价常用的方法有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以及录音机和录像机。六.简述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简答)◎◎◎◎◎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是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它的意义: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教学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发展的能力,品质的要求,因而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考查一般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经常的小规模或个别的检查和评定。如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书面测验。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或评定。如期中考试,学期考试,毕业考试等。考查和考试一般均量化为分数。考试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测验,除此之外还有口试,提问,目测操作或动作,手工艺制品等。试题编制的要求:(1)依据教学目标,各科课程标准来选编试题。(2)知识分布面要广,知识覆盖面要大,不可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3)试题的类型要多样化。(4)试题之间不应有重复和相关。(5)试题的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有区分度。(6)试题的文字表述要简明,准确,易懂。评分标准和计分法:为了给学生的成绩准确地评分,老师一定要掌握评分标准和记分法。评分标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2)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能力。(3)在口头,书面回答和实际操作中所犯错误的数量和性质等。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七.简述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简答)◎◎◎◎◎1.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也称“评教”,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它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教师个人更清楚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和不足,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和学习,可以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学的情况,经验和问题。2.评价的要求:评教除了应遵循教学评价的原则外,还需注意以下要求:(1)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2)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3)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教学的几种水平:教学发展的几种水平,是诊断和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1)记忆水平:这是一种低水平的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老师照本宣科,一味灌输,不会引导,启发,学生则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掌握,一知半解上,不能保证教学质量。(2)理解水平: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认真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认真听讲,思考和练习,基本上能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种水平的教学,重教而不重学,重教师主导作用而不重发挥学生主动性,重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而不重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3)探索水平:这是教学的较高境界。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注重引导,启发,讲解,示范;善于提出发人深省,能挑战学生智慧的问题;善于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引导学生的探究走向深入,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论争中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攻克难关,获取真知,让师生分享教学的乐趣和甜头。4.评教的方法:(1)分析法:这是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原则或标准来分析和评价教师质量的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评教方法,评价一节课,大多采用分析法。(2)记分法:这是通过量化的分项计分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是近近年来渐渐盛行起来的方法。它先将教学的整体活动分为若干项目,并规定每个项目的分数和评分标准,要求评价者分项计分和得出总分。然后,通过统计,计算出被评教师每个人所得的分数,根据分数高低现实教学的优劣。第十章德育重点:德育过程,德育途径 第一节德育的概述(一)德育概述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一.德育(名解)◎◎◎◎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狭义的德育是专指道德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简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二.简述什么是德育(简答)1.概念:参照一的德育名解。2.德育的特点:(1)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2)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而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3.德育的功能:简单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学校德育不仅有对学生的育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4.德育的任务: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使个体在思想品德发展的质量和规格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感。(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自我教育能力。(4)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5.德育的内容:是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该掌握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它包括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品格,是进行德育的依据,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它有两个层次:一是德育的现实性,二是德育的理想性。 我国德育内容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1)道德教育:主要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为基础,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2)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我国,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态度的培养,主要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祖国,中国共产党,劳动人民和集体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塑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4)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民主,纪律与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掌握法律常识,遵纪守法。第二节德育过程◎◎◎◎◎(二)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一.德育过程(名解)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它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二.试述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论述)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第一.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的实现。学生不仅是被影响的对象,也是能动地吸收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理解,选择和吸收。(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外界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选择,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单纯的说教很难使这种内化实现,教师必须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这样的品德内化。(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内化道德修养,才能引起学生品德能动的发展。第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学生的品德由知情信意行组成,所以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知,情,信,意,行的过程。(1) 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加深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和巩固道德行为习惯的催化剂。道德意志即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又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动力条件,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思想面貌和道德品质的外在标志。品德结构中的知,情,信,意,行等因素,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品德的发展。(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信,意,行的功能。要发挥知,情,信,意,行的整体功能,全面培养,还要有针对性。全面性:培养学生的知,情,信,意,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发展。进行德育可以从任何一个因素开始,不需要一定从知开始,但不管从哪个因素开始,都要注意全面性,各个因素相互配合,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针对性:品德发展中的知,情,信,意,行往往发展不平衡,导致给因素间不协调或者严重脱节,如“言行不一”,所以教师要有的放矢,抓薄弱环节,有效地调节品德的结构。(3)德育具有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也存在个别差异,表现出来的品德面貌或品德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针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灵活处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4)教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信,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道德的知,情,信,意,行各有不同特点,对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学生道德认识的获得和提高,可以通过讲解,阅读,谈话与讨论等方法来实现,但是,用这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信念多半难收成效。而培养情感和信念必须通过交往,关爱,沟通,熏陶和震撼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认同,感动,感激或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只有经过连续不断的培育与感悟,他们的感情才会深厚,信念才会坚定。不同年龄特征的青少年又有不同的特点,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要对他们区别对待。第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的顺利。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到的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能独立自主待人接物的道德主体。(2)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从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着手。(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德育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那么,便能够在德育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自身品德中的主体作用。第四.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德育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2)还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指学校德育的要求和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因此,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品德要求,使之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节德育原则◎◎◎◎(三)德育原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一.简述德育原则有哪些?(简答)(主要考简答题,在分析论述中,会依据材料体现原则,如果是在论述中,一定是以材料的具体内容来做答,此外,德育原则和教学原则不要混合)1.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基本要求是:(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2)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成为循循善诱原则。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长善救失原则(2013年华南师大简述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简答)《学记》所提出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教育原则---长善救失原则。说的是学生的学习存在四中缺点,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有的贪多务得,不求甚解;有的表现在对学习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浅尝辄止;有的表现单一,知识面狭窄,使智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有的则表现畏难,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这思想缺点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心理状态,才能矫正缺点。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基本要求:(1)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是指进行德育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严格要求和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称学生品德。 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2)严格要求学生。5.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基本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主义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要求:(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2014年华南师大简述教育的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和要求,简答)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的目的发展。要求:(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的教育影响一致。(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保持一致和连续。第四节德育途径和方法◎◎◎◎(四)德育途径与方法1、德育途径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2、德育方法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一.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简答)德育的途径包含有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1.直接的道德教学:是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这是我们在教育中必须保证的课程。优点是:(1)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实践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2)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3)如果教法得当,可以迅速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2.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1)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道德渗透是德育(2)道德学习的核心是价值观或态度的学习(3)教材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很重要。总的来说,两者的途径主要有以下这些:(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但是是有条件的。首先,教学往往只是专注于知识的教和学,这就意味着德育在教学中没有到位或完全没有到位。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还包含了育德。其次,在教学中,既有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对象活动的关系,又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在这些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都会潜移默化地积淀为学生品德。(2)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主要特点是在于实际地做,实际地交往,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交往中学。通过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对科学和技术,社会现实的兴趣,激发出巨大的探索热情和潜力。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在德育上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意义。(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这是一个生动活波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西苑选择,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和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4)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青少年是渴望加入一个组织,积极参加活动。组织得当的团队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品德。而共青团,少先队是现在学生们的重要组织。(5)心理咨询。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生理和心理的问题,他们还面临着未来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心理咨询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人。(6)班主任工作。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学校才能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教育每个学生,更好地发挥上述德育途径的作用。这个途径与上述途径是不能并列的,它通过班主任的积极主动的工作,能对其他途径起调节作用,对学生品德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简述德育方法(简答)◎◎◎◎P86解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