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45679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县级医院3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县级医院3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摘要】目的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情况。结果3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经有效的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例。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普及性预防,有利于护士的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关键词】县级医院爱滋病护理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所致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及血制品等
2、传染,引起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导致顽固的条件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损害。本病传播迅速.freelmHg,神志清醒,在一系列排查和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后经血液HIV的初查提示为(+),立即将患者血液标本送到权威机构检验最终确诊。但患者不愿到上级医院治疗,要求返回当地(即我院)住院治疗。经我科给予抗结核、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3周后患者颈部肿物有所回缩小,体温恢复正常,病情稳定出院,并建议其转去区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检查治疗。病例2,男,35岁,初中文化,无职业。因咳嗽、咳痰一个月、持续低热2周就诊,门诊拟肺结核收入院。患者神志清醒,极度消瘦,乏力,发热,体温波动在38
3、.5℃~39.8℃。其家属称,患者与发廊女有性接触史,而此发廊女已死于爱滋病。入院后给予患者抗结核治疗,并抽血进行HIV初查,提示为(+),立即将患者血液标本送到权威机构检验最终确诊。此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及控制机会性感染后体温恢复正常。病例3,男,59岁,文盲,农民,因被确诊AIDS已在省级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因经济困难,转回本地继续治疗。患者全身多处皮肤及口腔均不同程度的溃烂。神志清醒,精神萎靡,消瘦,全身呈衰弱状况,生活不能自理,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8℃。此例患者住院治疗4天后,症状未缓解,自动出院。2护理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我们首先组织全科人员对有
4、关艾滋病资料和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培训,掌握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2.1.1流行情况:根据《中国AIDS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我国的AIDS疫情目前居亚洲第2位2。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快速增长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患者的生命将进一步缩短3。2.1.2了解了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传染病,既无有效疫苗预防,又无特效药物治疗,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疫情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进入广泛流行期,并从高危人群逐渐转向普通人群4。2.1.3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恋或双性恋;血及血制品传染,或
5、共用受HIV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如静脉药隐者;母婴传染,又称围产期传播1。2.1.4了解了感染是AIDS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明显消瘦、衰弱、持续性或间断性发热、慢性咳嗽、慢性腹泻或反复出现的腹泻:此外,鹅口疮、皮疹、皮肤瘙痒、带状疱疹等也比较常见5。结核病是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6。2.1.5了解了艾滋病患者的HIV主要存在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宫颈粘液、唾液、眼泪、脑脊液、肺泡液、乳汁、羊水、尿液、伤口渗液中7。2.1.6了解了构成感染需要3个条件的存在:皮肤黏膜有破损、带有足够分量和浓度病毒的体液交换、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8。2.1.7了解在执行治疗和
6、护理过程中,易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并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手指产生感染的机会。2.1.8了解了艾滋病虽然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但传染性很强8。2.1.9了解了HIV对热敏感,在56℃下经30分钟可被灭活,70%乙醇、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0.5%来苏儿处理5分钟均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1。所以,要求每个护理人员要掌握操作时工作程序和防范措施,掌握消毒隔离的方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和对患者的歧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2.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2.1病房要求。对患者进行严密隔离,置患者于单人间病房,室内整洁,物品专用,空气对流、光线明亮、便于操作。设感应
7、水龙头,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治疗和护理用物尽可能用一次性,用完经毁型后装入双层标有“感染废物”字样的黄色塑料袋内送定点处焚烧,需要再用的物品放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后送高压灭菌,。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的一切物品随时进行消毒处理,被血液污染的被服予以焚毁。患者出院后行终末消毒。2.2.2送检标本的处理。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与破损,血标本用带有盖子的试管盛放。标本经消毒后丢弃。检验单保持清洁,勿与标本及其容器接触。2.2.3患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