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

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

ID:10730450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_第1页
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_第2页
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_第3页
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_第4页
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有效解决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增多,当前信访形势十分严峻,反映在不仅信访量增加较多,而且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日益突出,不仅成为困扰各级机关和领导的一大难题,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诱因。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特别是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直接体现,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声誉。我们要科学分析、正确对待群众信访活动,切实把思想和工作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了,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顺利发展。

2、基于此,笔者就如何有效解决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问题作个粗浅的探讨。一、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现状及危害当前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反映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复员退伍军人的优抚安置问题,特困、破产企业的两个确保问题,离退休老同志的待遇保障问题,农村减负、责任田土变动、村级财务公开问题,司法公正及政府决策带来相关利益冲突问题等等。其危害表现在:(一)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危及国家政权巩固。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成因大多由共同利益的驱使,近年来,影响群众安居乐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带来的上访甚至闹事呈多发趋势,此类群体由于共同利益所系,一般组织较为严密,目的明确,核心、骨干人物能

3、量大、号召力强,为达个人目的,由于“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容易出现过激行为酿成事端。(二)破坏党政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少数个别人反映的问题,却集结几十上百人聚集在上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堵塞交通、言语嘈杂,而且容易情绪失控,酿成群体性闹事事件。一些本来可以在下级机关得到解决的问题,却层层上访上级机关,严重扰乱了上级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三)分散主要领导的工作精力。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上级机关,找主要领导,认为“官越大越能解决问题”。由于上访群体形成这样一种定势,加之部分基层信访人员认为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负责任地让其找领导解决,这样

4、大大牵制了主要领导的工作精力,更谈不上抽出大部分时间抓建设抓发展。(四)影响安全团结的稳定大局。一方面是对社会公众的不良影响。不可否认,相当部分群众的上访是有正当理由的,所反映的问题也是能通过上访所解决的,但这种方式却在另一个层面上给社会其他人员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暗示,形成了不论什么理论,只要上访就能得到解决的惯势,极易造成恶劣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上访规模的不断扩大,上访次数的增加,政府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警力来解决,不但扰乱了政府的正常办公和社会的正常秩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使矛盾更加激化,不但有损于政府的形象,而且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二、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5、的原因分析(一)部分群众确实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基层推诿拖延,致使群众有冤无处诉。由于一些基层单位对信访工作不重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单位甚至将一些老弱有病的同志安排到信访部门“养老”,信访接待日制度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对信访工作的责任追究。正因为思想上不重视,措施上不落实,群众反映的问题许多得不到满意答复,甚至遭遇白眼呵斥,在失望之余,群众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二)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失衡,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经过长期的农村普法教育,应该说,群众的法制观念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各项

6、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镜。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群众的法制观念还是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当其合法权益或假想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威胁时,许多人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去反映或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了集体上访甚至是围堵政府等极端方式来解决。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思想上还存有“法不治众”的错误意识。(三)少数上访群众意图通过无理上访捞取好处。一些群众在上访中尝到甜头,抱着不正常的心理,明知自己提出的是无理要求,但还是要往上跑,无理纠缠,趁机捞取好处。如XX县XXX乡XX村农民周某(男,60多岁)系村中一名无赖,群众多有指责,他于2001年因殴打他人被当地派出所责令

7、赔偿对方医药费并处以治安罚款200元。该案本来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程序合法,但周某却编造派出所勾结社会烂仔报复他的虚假事实,故意衣着破烂、臭味熏天地前往省市县有关部门上访,市县经多次调查,证实纯系诬告,但见周某相貌可怜,分别给了他几百元救济款,劝其息访。周某尝到甜头后,不但不息访,反而变本加厉地上访,并扬言:“派出所若没有问题,市县领导怎么会给钱给我?”至今上访不休。三、对策措施朱镕基同志曾经说过:信访工作是反映民意的“寒暑表”,政策的“调节器”,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窗”。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影响地方形象,也影响社会稳定,影响上级机关的正常工作,但基本上是人民内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