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14262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群体性上访的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群体性上访的治理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分层加剧,社会利益分化,群体性矛盾突出。本文通过分析群体性上访存在的特点和成因,提出几点对策供商榷。一、群体性上访的主要特点1、群体规模的扩大化。群体性上访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无序、越级上访情况突出,闹访现象严重。2、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信访对象呈多元化趋势,主体素质明显提高,维权意识越来越强。3、利益指向的多样化。转型期社会利益不断分化,信访问题多集中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以及经济发展好、重点建设工程多的区域。4、群体行为的偏激化。部
2、分群众采取围堵党政机关,阻塞交通等方式,少数过激者甚至封桥堵路,打砸抢烧。同时,通过网络造势现象较为突出。5、形成诱因的复杂化。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历史渊源。既有干部作风因素,也有老百姓利益意识至上的原因。既有政治经济动因,也有文化社会原因。二、群体性上访的主要原因1、政治原因。首先,实施改革和政策调整过程屮,如果政策出台过于草率,调整过于频繁,缺乏必要的调研论证,尤其是不连续、不协调,导致操作层面上的新人与老人、新政与门政衔接不畅,都易引发孑盾。其次,城市化进程与建管相对滞后,如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
3、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公共资源配套与管理跟不上,也引发较多问题。2、经济原因。社会利益分化加快,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极易产生各阶层间的不平衡。城市化改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触及的利益调整,由于解释疏导不及时,救济补偿不到位,政策跟进不配套等原因,相关利益群体容易产生抵触情绪。3、法治原因。法律制度不完备,法制建设滞后,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执法不够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长期积累,加之信访方便快捷、无成本的特点,使大量信访事项涌人信访渠道,增加了信访的运行成本,削弱了法治权威。4、文化原因。传统文化中民轻
4、君贵的人治思想、以和为贵的无讼观念,以及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弱势群体的道德优势,施压求决的价值取向,使得信访群众很容易联合成群体采取行动。这种社会心理也造成了群众维权意识增强,法制意识淡薄的两极化,缺乏用民主、法律方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耐心。三、处理群体性上访的对策1、抓源头,预防信访问题产生。信访部门要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充分履行“二项建议权”,以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为抓手,科学分析信访形势,有效收集行政决策过程造成的问题以及群众的意见建议,推动政府科学合理决策。同时,加强信访信息预警机制,对苗头隐患早
5、发现、早干预、早处置。2、抓根本,加快法治信访进程。推动信访立法,明确职能边界,推行诉访分离制度,制泄具体运行规则,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创新宣传形式,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推进信访融人社会诚信信用体系建设,出台违法信访行为鉴定标准,加强证据收集,加大处置力度,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曝光。3、抓关键,依法处理信访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孑盾,推行法定途径优先,将涉法涉诉问题导入法律渠道解决。实行信访法律援助制度,聘任专职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和信访事项处
6、理。采取访后服务和帮扶措施,对生活确有困难且合情合理的上访人员,按照有关政策提供帮助。4、抓督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信访督查工作职能,建立纪委(监察局、督查办)牵头的高位督查模式,加强信访事项重点督办。严格落实责任,完善考评体系,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建立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信访问题的违纪行为进行问责,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导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