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

ID:10727340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_第1页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_第2页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_第3页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_第4页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测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和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通过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死亡率。并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一简要对照。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能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关键词】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监测;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采用亚低温治疗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组织的病理损害,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

2、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不良预后。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控制高热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监测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9例。男54例,女25例,年龄在5~60岁,平均年龄38.5岁,治疗组41例,对照组38例,病例多是颅脑损伤后致颅内出血及广泛脑挫裂伤患者。患者入院时昏迷程度按格拉斯哥评分标准评分,治疗组平均5.49分,对照组平均5.26分。�1.2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吸氧,脱水利尿降颅压,手术、抗炎治疗、并应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功

3、能活化剂等常规治疗。对41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24h内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多采用镇静剂及肌松剂诱导降温的方法。常用的冬眠肌松合剂为:生理盐水500ml+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十万可松32~64mg。合剂的用量和速度根据患者的体温,呼吸、肌松情况调节。然后使用HGT-200型亚低温治疗仪,同时使用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以免肌松剂及镇静剂影响呼吸导致意外发生。每小时降温1℃,使肛温维持在32~35℃。亚低温治疗时间2~6d,复温采用自然缓慢复温法。逐渐减量冬眠药物,平均每4小时体温升高1℃,整个复温过程持续12h以上,使体温恢复到37℃左右。�出院时的治疗结果评定采用GCS治疗

4、结果量表,分为5级[1]。Ⅰ级为死亡;Ⅱ级为植物状态;Ⅲ级为重残(生活不能自理);Ⅳ级为轻残(生活能自理);V级为恢复良好。两组死亡率和康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监测和护理�亚低温治疗的患者均在NICU病房实行集中管理,246h用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颅内压、定期检测血糖、血气、电解质等各项指标。�2.1体温的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的腋温和肛温一小时一次,有研究表明,肛温与脑温的差异为0.5℃左右,两者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肛温维持在33℃~35℃即能达到较好的低温脑保护效果。�治疗组13例患者在降温开始后出现轻微寒颤,立即遵医嘱给予安定5mg静脉推注。

5、减缓降温速度,甚至暂时关闭亚低温治疗仪。经过上述处理,寒战症状很快缓解。本组患者在4~6h内降至所需温度并维持亚低温状态,原体温在38℃以上者,经8~12h降至35℃,没有发生因降温过快而导致的并发症。�2.2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监护,治疗组病例中,有20例采用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在监护中注意将颅内压控制在40mmHg以下,如因肌颤或躁动引起颅内压升高,应及时调整冬眠肌松剂的滴速。使脑灌注压维持在60mmHg以上,以保证脑组织充分灌注,防止脑灌注不足造成缺氧及局部脑温过高的继发性损害。�2.36循环功能的监护,低温可使患者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影响重要器官的

6、血液供应。所以亚低温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的变化,治疗组病例中有5例发生心率失常,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3例发生血压下降。经及时对症处理后恢复。在使用亚低温治疗时应注意:①对年龄较大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者,慎用亚低温治疗;②严格控制降温与复温速度,注意在低温治疗中控制肛温,使之不能低于32℃;③观察平均动脉压并维持在80mmHg,以保证心肌的血液供应[2]。�2.4呼吸道的护理,亚低温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1周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干、湿性�音,由于冬眠后的患者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减弱,痰液不易排出,极易造成肺部感染,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特

7、别注意:①根据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定期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查,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有针对性地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等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③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痰管应用相对细软,动作轻柔,吸痰时间每次不超过15s,应做到充分有效地吸痰;④每次吸痰前从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5~10ml(湿化液生理盐水10ml+α-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