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

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

ID:10686104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_第1页
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_第2页
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_第3页
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_第4页
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在重温中追寻过去的教育精神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学生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过去的中学》摆在案头,一遍一遍地阅读,咀嚼的是文字,品尝的是幸福和美好:读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教育真是一个美好的事儿。在反复的咀嚼与品尝中,我慢慢发现,这所有的美好和幸福,潜藏在教育的基本精神里:与人类主流文明接轨的全人格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原则,以教育为信仰的教育实践。  一、全人格教育  过去中学的办学者、校长和老师,能高屋建瓴,站在“教育救国”的高度,以促成个体全方位

2、的成长为宗旨,从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等角度关注孩子的情感培育,价值取向和心灵成长,以达到个体人格的圆满,身心的和谐。  杭州一中的经亨颐校长在广采博引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教育”的主张。他所主张的“人格教育”:“以身作则,刚正不阿,精神大公,思想开朗,注重感化与启发,反对保守与压制。对于学生因材施教,辅导其自动、自由、自治与自律,不加硬性拘束。对于课程,主张全面发展,自文学、艺术、科学、数学以至体育、运动,无不注重。举凡陶铸个人身心各方面之知、德、体、美、群五育,无所不包,而目标则在于培养正直、坚强、学识兼备之人才,为国家服务。”强调以

3、陶冶人格为主,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此外还力主活跃学术氛围,丰富课余生活,注意多方面培养和陶冶学生人格。  在这样的一种全人格教育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能力得到了提高,精神状态饱满而热情,精神气质思想魄力也不同凡响。杭州一中的学生办起了浙江省第一份新文化刊物《明星》,办刊之目的在于“一方面竭力把新思潮传布,一方面对于守旧派,立于指导的地位,下一种诚恳的劝告”,表现出青年那份难得的勇气与担当。后又发展为周刊《浙江新潮》,目的更明确,旗帜更鲜明:“人生最后的鹄的,是:生活、幸福、进化。实现的条件,是:自有、互助、劳动。这就需要改造社会。”更见杭州一中

4、青年的思想、气魄与胆识。  其实,人格教育的主张并非经亨颐所独有,而是那个年代教育先哲们的共识。  如汇文中学的高凤山校长提出了“全人教育”的宗旨:一、增进身体健康;二、涵养审美情操;三、增殖职业知能;四、预备升学基础;五、练习善用闲暇;六、学做良好公民;七、养成高尚品德。这七条宗旨,与校训“智、仁、勇”相互补充,相互阐发,相得益彰。汇文中学“全人教育”的宗旨所带来的优良校风,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发展了学生的才能,铸炼了学生的精神坐标,使学生获得了滋养一生的财富。  又如北师大附中的林砺儒校长推行“全人格教育”理念,他认为,“全人格的教育,是使

5、学生活用其人格的活动力,来实地经验各种高尚的有价值的生活”,“中等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少年人格之放射线到各方面去”。还有,南开中学的张伯苓校长倡导“公”“能”教育的信条,视“德育为万事之本”。他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等。他们的表达虽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对学生精、气、神的培养是一致的,使学生人格得以圆满陶冶,个体得以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傅国涌先生说:“在本质上,我感到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

6、阔原野。”是的,这种全人格教育的理念给予了学生思想上的引领,人格上的熏陶,使学生的生命立于一种真切而自然的高度,将给学生终生的滋养。  二、学生本位  过去的中学没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类响当当的口号,他们所推行的学生本位,不是停在口头上,挂在墙壁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举措中。  1.课程内容,不用现成,但看需要。  汇文国文教师不大用现成的国文课本,而多由自己来选,还有的老师用当时出版的“活页文选”。夏丏尊先生在春晖教国文,正值社会弥漫复古思潮的时期。为让学生得真才实学,他自己精编教材。所选课文除部分优秀古

7、典作品外,其余大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创造季刊》。赵俪生就读青岛胶济铁路中学时,一群从北大北师大毕业的有学识有新思想的老师开创了全新的课堂:“语文课堂上讲起了白话诗、白话散文、白话短篇小说;公民课堂上讲到了辩证法三大公律;在党义课堂上也在讲周佛海的《三义之理论的体系》……”这些内容,使他的头脑开始接受第一次铸造;他的灵魂,也浸入了第一个染缸。所以,他深深地感受到这个时期是“浸润在新文艺中的十年。除非身历的人,很难想象我们那批十四五岁孩子初历头脑解放时的喜悦”。  放着现成的课程不教,但管需要,也便创造。这些贴近学生需要贴近学生心灵的课程,才是真正以学生

8、为本的课程。  2.考试评价,不顾规则,但看才情。  钱穆先生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