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

ID:1068133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_第4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冠脉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本组45例患者中10例再通,2例未通,再通率为83.3%,并发症少。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大地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而快速、准确、有效实施的临床观察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

2、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2]。我院对采用溶栓治疗1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6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科自2004~2018年收治心肌梗死患者50例,其中12例符合溶栓条件。男性10例,年龄48~69岁,平均53.5岁;女2例

3、,平均50~69岁,平均56.5岁。1.2溶栓方法溶栓前口服大剂量肠溶阿斯匹林片150~300mg,平卧于X线诊断床上,局麻下严格无菌操作,行右侧股动脉、股静脉分别穿刺,插入鞘管,经静脉鞘管插入临时起搏电极,经股动脉鞘管注入肝素5000单位后,放置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直接使闭塞的冠状动脉显影[3,4]。先向冠状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0.2~0.3mg,重复造影,以排除冠状动脉痉挛,继之先从导管注入尿激酶4单位,而后以6000单位/min输注,输注期间每15min对梗塞相对的冠脉重复造影1次,直至血管再通,血管再通后输注速率减半,持续1h。2结果本

4、组12例患者中10例再通,2例未通,再通率为83.3%。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者5例,占41.7%,均经积极的对症治疗缓解。对患者随访3~5年,平均48个月,死亡2例,存活10例,死亡率为16.7%,死亡原因为心律失常并发多器官感染综合征。3讨论6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5]。按梗塞

5、范围,心肌梗死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类。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死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无痛的患者,诊断较困难。凡年老患者突然发生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胀痛或呕吐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或原有高血压而血压突然降低且无原因可寻者,手术后发生休克但排除出血等原因者,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此外年老患者有较重而持续较久的胸闷或胸痛者,即使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都宜先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并在短期内反复进行心电图观察和血清心肌酶测

6、定,以确定诊断。6AMI患者约2/3的死亡发生在院外,而且通常死于心室颤动。因此,缩短起病至住院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并在这期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这部分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6]。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病后宜就地进行抢救,待患者情况稳定允许转院时才转送医院继续治疗。转送患者的救护车上,应配备心电监护和必要的抢救设备,以便在运送途中也能继续监护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住院前的诊治效果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及时除颤;早期解除疼痛和稳定患者的情绪;降低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和消除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但是,此时的治疗措施不应影响迅速转送患者到医

7、院[7]。入院后要绝对卧床休息,进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可用果导)。镇静。吸氧:一般鼻导管给氧,氧流量2~4L;镇痛药物,须注意其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及呕吐等副作用;监护:心电、血压及呼吸、心率、心律、尿量监护,开放静脉。近20年来,由于加强监护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从30%左右降低至10%以下[8]。但再梗死或多次梗死的患者增多,成为心肌梗死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除在急性期应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和二级预防,以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工作能力[9]。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

8、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对本病有所认识,了解各种防治措施的意义,使之减少对疾病的顾虑,在防治中能积极予以配合。安排合理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