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ID:10670511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第1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第2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第3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生就业失信的现状及对策论文论文摘要: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社会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现象愈演愈烈。如何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一个诚信的就业市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摘要: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社会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现象愈演愈烈。如何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一个诚信的就业市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毕业生就业失信的现象及负面影响1.简历“注水”,推荐材料弄虚作假。毕业生求职自荐材料,是招聘单位了解、评价毕业生素质和能力,决定是否面试、录用的重要依据。一些毕业生为

2、了能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使出浑身解数“包装”自荐材料:编造履历、伪造证书、虚构荣誉、夸张专长、编造工作经验等等。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曾对2002年6月以来300多位拟录用高校毕业生进行过诚信调查,结果有30%左右的自荐材料与真实情况不符。还有一高校居然冒出了近百名学生会副主席。2.先就业后择业,致使频繁跳槽。作者曾做过一次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与就业指导调查,就业态度一项中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高达57.5%。另据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

3、。毕业后3年转换工作的“合理跳槽期”,正被“三月之痒”所替代,有的甚至在毕业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已换了l3个工作。3.脚踏两只船或多只船,随时准备违约。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严重,已成为近年来不争的事实。广东省教育厅曾对2005年广东省2000多家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情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批量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有三成毁约。遇到好的单位就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违约。——恶性循环的负面影响:频频发生的大学生就业失信的行为,使许多企业对毕业生简历持怀疑甚至全盘否定态度,也使得部分诚信应聘的毕业生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进而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致使其加入就业失信的行列。大学生就业失

4、信不仅加大了学校的培养成本,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和大学生的就业成本。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拥有频繁跳槽经历的,即便拥有再高的学历、能力,也会坚决地将其拒之门外。就业失信现象在打击企业对大学毕业生信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二学生就业失信现状的原因分析(一)内在因素理论角度分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诚信博弈,可用如下博弈矩阵表示:此博弈模型中,对局双方(毕业生、用人单位)都有一个上策。为找到更好的工作,无论用人单位采取何种策略,毕业生都倾向于不诚信。为找到更好的职员,无论毕业生采取何种策略,用人单位都倾向于不诚信。因此双方的结局将会是:不诚信、不诚

5、信。在对局双方两种策略选择下,可有四种策略组合:1.诚信,诚信:这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效用都为2,毕业生能找到相匹配的工作,用人单位也能找到相匹配的毕业生。2.诚信,不诚信:毕业生损失一个单位,用人单位获得一个单位额外利益。表现为毕业生找到的工作差于与其知识、能力、素质等相应的工作,而用人单位招聘到的毕业生好于其单位的综合实力、薪酬水平、发展机会等相应的工作。3.不诚信,诚信:毕业生获得一个单位的额外利益,而用人单位损失一个单位。毕业生找到的工作优于其知识、能力、素质等相应的工作,而用人单位招聘到的毕业生差于其单位的综合实力、薪酬水平、发展机会等相应的工作。4.不诚信,

6、不诚信:双方均为零效用。表现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不匹配,用人单位没招到理想的毕业生,毕业生没招到理想的单位。(二)学生自身的因素1.传统道德断层的冲击。在中华文明历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经典,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传统俗语古训,对大学生的潜在道德影响也不容忽视。2.过高的期望和攀比心理,对就业形势缺乏整体宏观的把握。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可用“高薪、白领、大都市”来概括。根据调查显示,“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选项中,选择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达到65.3%。除高期望值外,受严峻就业形势和攀比心理

7、影响,毕业生往往容易丧失理性,草率签约,而一旦发现更好的单位时又不甘心,产生了违约等就业失信行为。(三)用人单位的因素1.企业自身缺乏诚信。很多用人单位用“高薪”、“大城市户口”等作为诱饵,而实际的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培训机会等与实际大相径庭;个别单位把招聘作为装点门面之举,哗众取宠,大大加大了毕业生违约的可能性。2.人才招聘高消费。目前单位招人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非研究生不要、非名牌大学不要、非优秀毕业生不要、非学生干部者不要、没工作经验者不要、英语没过四六级者不要,……,用人单位列出的众多条条框框,一定程度上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