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66688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武隆县教育科学研究所肖波[摘要]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由于种种原因,“情境创设”似乎成为课堂的一种摆设,一种包装,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让“情境创设”变了味,走
2、了调,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情景创设什么是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情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情境化策略有助于克服被动式,灌输式的教学弊病,这是情境化在课堂教学中最显而易见的作用。在一堂完美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化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情境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动学生的求知欲。所谓情境创设,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人生的哲理,开发学
3、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
4、积极性,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这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然而,因工作性质,我在平时的教学视导、观摩数学公开课和新课程研讨课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情境创设”似乎成为课堂的一种摆设,一种包装,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让“情境创设”变了味,走了调,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常会看到以下几种现象:(一)主观臆造,脱离生活实际笔者曾听了一位老师上《整式》一课,执教者在介绍了多项式的概念之后
5、,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明的身高用来表示,爸爸的身高比小明的2倍还多4厘米,爸爸的身高可以用()表示;问:现在告诉你小明的身高是85厘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纷纷举手:2×85+4=174厘米。老师继续问:那么如果小明的身高是90厘米,那么爸爸的身高是?这样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师在肯定中提问“你还能说吗?”于是,学生又不断有新的发现。听到这儿,笔者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不是真符合实际?气氛虽然热烈,可课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课后,意见交换时我问上课的老师为什么这样设计,
6、他振振有辞:我这是贯彻新课标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同时解决了“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5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或错误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二)虚构
7、情境,弄虚作假。这是我县某片区教研会上的一堂公开课。授课老师是上课班级的班主任,上完平均数的意义后,对学生宣布了一条好消息:下星期我们班将要组织学生去我县风景区参观。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师:考虑到目前是旅游旺季,游人较多,为使同学们玩得舒心,又确保安全,学校交给老师一个任务——了解“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芙蓉洞”等风景区最近的日游客量,选择其中游客最少的一处作为我们参观的目的地。我想请同学们帮忙完成这项工作。接着,教师出示了三个风景区的景点图片及各景区最近一周的游客人数统计表,让学生计算
8、各景区最近一周平均每天的游客量……整堂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进展也很顺利。下课铃响了,正当我满意地走出教室的刹那间,许多学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下周几去春游?”“老师,我们真去游玩吗?”当时教师随便应付说“等以后再说吧!”刹时,学生大失所望,脸上流露出因感到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事后,虽然这堂课受到了许多老师的好评,但学生那失望、不满的神情不得不让人深思……(三)不顾年龄特征,追求“儿童化”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地时,片面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