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

ID:10640870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_第1页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_第2页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_第3页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_第4页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 β1的表达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P15与TGFβ1的表达及意义:韩亮朱润庆马华玲刘卫容肖兰【摘要】  目的:研究P15及TGFβ1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粘液表皮样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P15及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粘液表皮样癌中P15的阳性表达率为72.69%(35/48),显著低于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P15在高、中、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20/22)、73.7%(14/1

2、9)、16.7%(1/6),与组织分化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6)。P15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TGFβ1在粘液表皮样癌及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高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P15和TGFβ1在粘液表皮样癌的表达呈显著性相关性(P<0.05)。结论:P15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检测该指标有助于判断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级和预测淋巴结转移。TGFβ1的高表达可能与粘液表皮样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关键词】粘液表皮样癌

3、 P15;TGFβ1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慢性病理过程。细胞周期是细胞的一种正常生活活动过程。近年来,细胞周期与细胞癌变的关系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细胞进入分裂周期需通过两个“限制点”:一是G1→S期转换之时,另一个是G2→M期过渡之际。而细胞增殖的关键是G1期的启动,因此对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G1→S期,即细胞在静止状态下是如何进入DNA合成期的。G1期的启动除受周期素(Cyclin)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knases,CDK)的正向控制外,还受到一些细

4、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制约。如果这种负向调控作用丧失,细胞就会生长失控、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1]。粘液表皮样癌是较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约占30%[2],关于其组织和分类上仍无一致意见,尚有许多争论。其组织结构复杂,分化程度不一,病理形态与生物学行为有时不一致,因此在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判断上存在一定难度。P15是定位于9P21的抑癌基因,其产物能竞争性结合CDK,从而抑制Rb蛋白磷酸化,导致细胞生长抑制。已有研究表明P15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与很多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

5、o的11例,<5cm的37例。另选取10例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μg连续切片,分别作HE及免疫组织(SP法)染色。所有患者术前均未作任何治疗,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经两位有经验的病理科医师双盲目法阅片且取得一致结果。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及病理分级依据《口腔组织病理学》第4版确定。  2.2主要试剂鼠抗人P15单克隆抗体、兔抗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多克隆抗体、即用型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试剂盒(广谱)、DAB染色剂等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2.3实验方法按迈

6、新公司提供的染色程序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已知的P15及TGFβ1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2.4结果判定P15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和(或)细胞浆,以出现清晰的黄棕褐色颗粒判定为阳性,其表达以细胞核阳性着色为主,同时肿瘤细胞的胞浆也有表达。TGFβ1阳性细胞的着色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和细胞膜,细胞核未见表达。每例先在低倍镜下选取阳性细胞多且分布均匀的区域,然后随机计数10个不重复、不重迭的高倍视野内的1000个细胞中的阳性细胞数,计算阳性细胞的平均百分率。根据阳性细胞所占百分率,将

7、P15的反应分为4级:Ⅰ级0%~5%,Ⅱ级6%~25%,Ⅲ级26%~50%,Ⅳ级≥50%(Ⅱ级以上为阳性表达)。TGFβ1的反应结果根据胞浆的着色程度分为:阴性(-):胞浆无着色;弱阳性(+):胞浆呈淡黄色反应;中等阳性(++):胞浆出现棕黄色反应;强阳性(+++):胞浆出现棕褐色着色(中等阳性以上为TGFβ1高表达)。  2.5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结果以Fisher’s精确概率法或χ2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界限。  3结果  3.1P15在正常涎腺组织和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P15蛋白

8、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细胞核着色深,呈强阳性表达,细胞浆阳性表达相对较弱。10例正常涎腺组织均呈P15阳性表达(100%),主要见于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粘液表皮样癌中,P15的阳性表达率为72.9%,与正常涎腺组织中P15的表达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513,P=0.019<0.05)。P15基因蛋白在三种肿瘤上皮细胞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