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

ID:10614345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_第1页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_第2页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_第3页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_第4页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关系评价【摘要】目的评价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MSCT多平面重建检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加深对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与副鼻窦炎性病变及相关性的认识。方法使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对经平片及临床证实的96例慢性副鼻窦炎患者先行轴位薄层容积扫描,在此基础上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重点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结构的解剖变异。结果96例慢性副鼻窦炎中,筛泡过渡气化46.8%,钩突偏移34.3%,中鼻甲过度气化52%,中鼻甲反向弯曲15.6%,鼻中隔偏曲69.7%,

2、Haller气房44.7%。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能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慢性副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副鼻窦;螺旋CT;多平面重建8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结构变异是该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了解该区域的解剖变异和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可以为临床治疗、尤其是术前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CT检查能指出慢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除横断扫描外常需行冠状扫描以利观察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但对于老年患者或颈部不能过分后仰者会使患者十分

3、痛苦,且难以达到标准冠状面成像的要求。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能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结构及变异,其冠状面重建图像近似或优于常规冠状面扫描图像,对于术前鼻内窥镜不能显示的部位(如筛窦、蝶窦)均能清晰显示。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8至2009年12月96例经临床诊断的慢性副鼻窦炎,男52例,女44例,年龄15~84岁,平均47.8岁,既往无鼻腔鼻窦手术史,病程3个月至41年。1.2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仪,患者仰卧在扫描床上,常规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额窦上缘至上齿槽

4、,管电压120kV,管电流230mA,层厚1.25mm,螺距0.65,利用Bach模式进行冠状面MPR,重建范围从额窦开始至蝶窦结束,MPR图像屏幕显示1mm层厚,间隔2mm,窗宽2500HU,窗位290。并将原始数据传至AW4.1工作站选择VolumeViewer中的SinusReview,调整最佳视觉图像以最佳显示为标准,从各方向观察OMC诸结构及其与周围的关系。重点观察钩突、中鼻甲、鼻中隔、筛泡的结构、形态和位置及变异情况,以及与慢性副鼻窦炎的密切关系。2结果8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58例,双侧上颌窦炎32例,右侧上颌窦炎15例,左侧上颌窦炎11例,慢性上颌窦炎伴

5、筛窦炎33例;慢性筛窦炎38例,双侧筛窦炎25例,右侧筛窦炎7例,左侧筛窦炎6例;额窦炎24例;蝶窦炎19例;全组慢性鼻窦炎31例。本组病例临床症状以鼻塞、流涕、头痛伴有闷胀感及嗅觉下降为主,病史3个月至38年不等。主要CT表现有:鼻窦窦腔密度增高,窦壁黏膜增厚、窦腔缩小,窦腔积液,并可伴有中下鼻甲肥大,鼻道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鼻窦黏膜及粘液囊肿等;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结构变异情况有:钩突偏移33例(34.3%),其中向内偏移19例,向外偏移14例;中鼻甲过度气化50例(52%);中鼻甲反向15例(15.6%);鼻中隔偏曲66例(69.7%);筛泡过度气化45

6、例(46.8%);Haller气房43例(44.7%)。3讨论3.1窦口-鼻道复合体正常解剖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8complex,OMC)是近年鼻内窥镜检查和手术开展后提出的新名称,此区域是前组鼻窦引流的所在部位,也是功能性鼻内窥镜和手术的重点区。OMC是指钩突、半月裂、筛漏斗、筛泡、中鼻甲及中鼻道所在区域,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均引流于此,鼻腔、鼻窦病变与此区域关系密切。OMC中主要解剖标志是钩突、筛漏斗、半月裂、筛泡。在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上下两个突起,前下方呈弧形的嵴状突起称钩突,后者称筛泡,含气房。它们之间有一个凹面向上的弧形裂隙称半月裂。额

7、窦通过鼻额管开口于筛漏斗,前中组筛窦开口于筛漏斗的中部,上颌窦开口于半月裂后部[1]。筛漏斗由眼眶纸板和钩突前部组成,呈喇叭状,上窄下宽,是额窦、前中组筛窦引流的汇合处,向内后方经半月裂通中鼻道。钩突上缘游离并向内倾斜[2,3]。该区的通气及引流障碍是导致鼻窦炎性病变的关键因素[4]。而鼻和鼻窦炎症也极易侵犯该区,同时其也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重点区域,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对手术医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2常见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3.2.1钩突偏移本组为33例,约占34.3%。钩突为筛骨的一部分,与筛漏斗和中鼻道关系密切,其上缘向内侧偏曲,则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