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

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

ID:10592527

大小:1.78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_第1页
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_第2页
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_第3页
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_第4页
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茯苓栽培历史与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克勤黄鹤苏伟冯汉鸽付杰汪琦(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0)茯苓Poria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和药食两用资源,其物种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茯苓WolfporACOCOS(Schw.)Ryv.&Gilbn.(1984年)[110由于《中国药典》近年仍沿用1922年定名的茯苓拉丁学名,故中药学界仍将茯苓称之为PoriaCOCOS(Schw.)wol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应用茯苓的国家,2000多年前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即有茯苓药用的记载嘲。据考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进行人工栽培提供茯苓商品的国家闱。一、资源分布与野生茯苓的采收

2、利用1、资源分布与野生药材产区的形成茯苓是一种古老的大型真菌,主要生长在我国,另外朝鲜、韩国、日本、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也有分布的报道。茯苓野生资源广泛地分布在我国北纬20。~45。,东经95。~130。范围内的吉林南部、辽宁南部、河北中南、山西东南、陕西南部、甘肃南端、四川中南、西藏东南端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北部广大地区唧(图1)。蠢■覆鼙奢■蠢生■蔫畲和曩雏齐墨棚PROCEEDINGS11▲@2014首届全国茯苓会议由于野生茯苓分布零星分散,又无明显可见的地上繁育器官,不易寻觅,一旦被产

3、地农民或采药人员发现,即予采挖或就地扩大挖掘,直至采收殆尽。我国本草药书记载的传统野生茯苓产区有多处,不同时代亦有所不同盼7、8、川(表I)表1本草有关野生茯苓产地的记载本草典籍收载产地现今相应地域太山:即泰山,山东泰安(汉)神农本草经生太山大松下;或生茂州茂州:四川茂汶县华山:陕西渭南华阴之间;(唐)新修本草第一出华山,雍州、南山亦有,不雍州:陕西长安县;如华山南山:即终南山,陕西武功县内(唐)千金翼方獍州犹州:河南灵宝新唐书·地理志华阴郡华阴郡:陕西华阴(宋)图经本草生泰山山谷,泰华嵩山郁州雍州南嵩山:河南登封;郁州:广西玉林;南山:山,严州者佳。浙江建

4、德(宋)证类本草兖州茯苓形态图,西京茯苓形态图兖州:山东兖州县;西京:河南洛阳沂州:山东临沂;宋史·地理志沂州,华州华州:陕西华县筢子计然言;茯苓出嵩山及三辅。三辅:陕西西安;朱提:四川宜宾;濮阳:(明)本草纲目广志言:(茯苓)生朱提、濮阳县河南濮阳祆苓,大卜尢小推五雨,日云夸。(清)滇南虞衡志李时珍、汪切巷之书尚不言云苓。云南云苓之重,当在康熙时由表1看出,我国本草典籍最早记载的茯苓产区为山东泰山。明代以前,茯苓产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同时,浙江建德、广西玉林、四JiI宜宾等均为茯苓商品的较早产区。爰至清代,南方诸省均有野生茯苓出产,如产于福建

5、的“闽苓”,安徽的“皖苓”,四川的“川苓”等,据(清)《麻城县志》记载,湖北省麻城市当时即有茯苓药材的采收和栽培,经查考《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显示,麻城市黄土岗镇的“茯苓窠村”是我国唯一以“茯苓”命名的地方行政单位[10]o长期以来,野生茯苓商品数量较少,提供药材的主要产区逐渐在云南得以巩固,商品冠名“云苓”供应全国。“云苓”不但为《滇南虞衡志》、《药物出产辨》等中医典籍所收录,亦被中医临床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2、野生茯苓的采收与利用古代,我国茯苓药用完全依靠采挖野生资源提供,多部本草典籍对其药用及采收季节、方法等均有记载,其中宋《图经本草》记述“今东人见山

6、中古松久为人斩伐,其枯折槎,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乃掘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的采挖方法较为详细、准确,现今仍在沿用[71o1972年,笔者按照该传统采收方法,在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镇茯苓窠村植苓农民的协助下,首先观察山区松树叶端颜色,重点对叶端颜色变黄的松树,使用当地的冲担(一种两端由空心铁锥组成的木质扁担),选其根部周边进行敲钻试探,对感觉“冲担”尖端似有软状物体,拔出的“冲担”尖端沾有白或淡棕色茯苓菌核粉末的场所,进行深挖。结果采集到大别山野生茯苓2个,每个重约5009。我国是茯

7、苓的主要产区,有着悠久的应用、采收、栽培历史。纵观野生茯苓(菌核)共有两种,一种为一12PROCEEDINGS长期生活在深山松林根际的茯苓菌丝,在营养生长阶段,以松木为营养繁育出大量菌丝体,当进入繁殖发育阶段,大量菌丝体纽结形成菌核。另一种为生活在茯苓传统栽培产区周边,在长期茯苓栽培或产地加工过程中,由生命力旺盛的茯苓菌丝体或担孢子,经栽培场土壤缝隙或因培养料移动、空气流动等因素,促其延伸生长至栽培场外的适宜场所,后经自然淘汰,由保存下来的健壮菌株继续繁衍而成。长期以来,野生茯苓药材非常少见,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全国野生茯苓药

8、材平均年收购量仅约4000k舀主流商品为其栽培品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