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

ID:10579932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_第1页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_第2页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_第3页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_第4页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论文摘要:对话教学基于当代对话哲学,其目标在于培养能在对话关系中适意生存、建构意义、创生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个体。对话教学关系的特征包括:教学关系的交互性与平等性;教学关系的接近性;支持、信任与肯定他摘要:对话教学基于当代对话哲学,其目标在于培养能在对话关系中适意生存、建构意义、创生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个体。对话教学关系的特征包括:教学关系的交互性与平等性;教学关系的接近性;支持、信任与肯定他人的教学氛围;参与者全身心投入;指向未来等五项。建构对话教学关系的策略包括:认识到教学中“独白”与“对话”的相对性;注意师生关系理论的转变与更新

2、;提倡和强调情境性教学;以反思作为推进对话教学的重要基础;运用合作教学模式等。关键词:对话;对话教学;教学关系教学关系本质上是对教育情境中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的界定,为此,我们引入当代对话哲学来诠释教学关系,揭示对话教学的目标、对话教学关系的特征以及对话教学关系的建构策略。一、对话的意蕴及对话教学的界定(一)对话的意蕴对话哲理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知识。中国文化经典《论语》即是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实录,孔子与学生通过展开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对话,使师生形成对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等

3、方面的理解,在彼此启迪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道德的养成和知识的传播。在西方,“对话”的英文词“Dialogue”来源于希腊文“Dialogos”一词,“Dia”不仅有“二”的意思,且具有“之间”“跨越”“通过”的意义;“logos”也非仅有“词”的意思,且包含有“思想”“理性”“判断”的意义。“Dialogos”含有“意义之流动”的意思,即意义在个体之间或通过个体而流动,这种流动能够导致某些新的理解产生,从而在团体中形成某种“共享的意义”,作为保持群体或社会团结一致的黏合剂。1因此,古希腊思想家同样推崇对话,他们将“对话的艺术”作为推理的一种方法,苏格

4、拉底将其广泛地运用在教学当中,柏拉图甚至将其视为得到他所称之为“科学”的真理知识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可以说,在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对话一直被思想家认为是人类交往中最具伦理性的形式之一,是从谬误中分离出真理的核心方式之一。对话思想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凸现与兴起,是对所谓“主体性黄昏”问题的回应。现代西方哲学从笛卡儿以来特别强调个体作为思想主体的主体哲学传统在当代日益变得无所适从,趋于末路,思想家不断呼吁应当用“主体间性”来代替主体性话语,倡导“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的交往合理化理论”2。因此,对话思想在当代西方哲学、社

5、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取得了重要地位,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哲学领域,20世纪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他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所以“存在”也包含了“相遇”“关系”及“经验”。这种“对话的哲学”把对“存在”的理解从“孤立”的“我”的层面释放出来,而成为一种“我”与“你”的沟通及相互的关系。布伯认为对话包含着去认可他者价值的努力──将“他”视为一种结果,而不是将其作为获得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因此,布伯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它”关系,而是应当建构

6、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布伯把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称之为“对话”。从而打破了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以“我”为中心观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哲学观。在社会学领域,与马丁·布伯同时代的俄国思想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Bakhtin)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绝非个人的“独白”,而是交流,绝非封闭的自我言说,而是开放的对话。他将对话区分为“自我”“我—他”“我—世界”三种类型。指出对话的根本前提是承认人的独特的个体性、唯一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

7、人无法进入的位置”,3人的存在即是以对话相互生活在对方之中,在“我—他”关系中建构现实和世界,因此,固定不变的、普遍适用的公认价值是没有的,从而使人生体现为一种对话人生。在心理学领域,当代重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Rogers)基于对话哲学,指出人与人之间立足于彼此真诚、理解、相爱基础上的交往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心理前提。4此外,当代活动理论心理学家们完善了维果茨基等苏联心理学家的理论,认为学习和心理发展是一种被社会关系协调的过程。其中,对话不仅是传达信息、培养认知的方式,而且应当作为建构和显示思想活动的基本途径。学习是以对话式探

8、究和活动系统为基础,表现为某种思想共享和智力传递。对话在学习过程中占有中心地位,通过对话,参与者分享彼此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