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与情志病的论文

奔豚与情志病的论文

ID:1049135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奔豚与情志病的论文_第1页
奔豚与情志病的论文_第2页
奔豚与情志病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奔豚与情志病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奔豚与情志病的论文【摘要】奔豚为古病名,多认为其发病与情志关系密切。现代医家借鉴古人治疗奔豚的理、法、方、药,结合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当代情志病,效果显著。笔者从发病机理和症状二个方面对奔豚与情志病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许多相近之处,认为奔豚与神志病都以脏腑功能失调为发病基础,与肝肾关系尤为密切,情志致心气内虚作为诱发因素,内外相引,而发奔豚上冲心,故而临床表现以气起自少腹,上冲胸咽,其状若奔豚为特征的情志病,即可按奔豚证辨治。【关键词】奔豚情志病关系奔豚为古病名,又名贲豚

2、、奔豚气。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后《难经·五十六难》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喘逆、骨痿、少气等症。多认为其发病与情志关系密切。现代医家借鉴古人治疗奔豚的理、法、方、药,结合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的方法,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当代情志病,每获良效[1~3],究其原因,奔豚与情志病在发病机理和症状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情志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心藏神,在志为喜;肝藏魂,在志为怒;肺藏魄,在志为忧;脾藏意,在志为思;

3、肾藏志,在志为恐。.这些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而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脏腑功能的正常是情志活动正常的保障。情志活动又反作用于脏腑功能,当人情志过激时,可损伤心神,因心主神明,情志之变必先影响到心;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而致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常,则邪容易乘虚而入,产生诸种病证。奔豚的发生与情志密切相关文献中早已有关于情志引发奔豚的记载。《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载:“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夫奔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

4、则伤志,肾藏志也。神伤志动,气积于肾而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车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饮食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奔豚的发生亦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是奔豚发生的病理基础,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肾气奔豚《难经·五十六难》云:“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知奔豚发于肾。《金匮要略·奔豚

5、气病》篇第3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此条乃误汗肾气乘外寒而引发奔豚,汗出过多而阳气受伤,寒邪从针处侵入,阴寒内盛,上凌心阳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至心下。其病机有关心肾两经,当内外并治,外用灸法,温经散寒,内服桂枝加桂汤,调和阴阳,以降逆气。其他文献记载还有《医宗金鉴》:“烧针即温针也……加针之时,心既惊虚,所以肾水阴邪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若豚之奔也。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祛其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者,内伐其肾邪也。”《金匮要略论注》:

6、“此言太阳余邪未尽,而加奔豚,兼又核起者,立内外两治之法也。……奈烧针则惊发其奔豚之气,所以气从少腹上至心。……故以桂枝汤主太阳之邪,加桂以伐奔豚之气。而赤核则另灸,以从外治之法,庶为两得耳。”《金匮要略心典》:“此肾气乘外寒而动发为奔豚者。发汗后烧针复汗,阳气重伤,于是外寒从针孔而入通于肾,肾气乘外寒而上冲于心,故须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而以桂枝汤外解寒邪,加桂以泄肾气也。”《金匮玉函经二注》:“奔豚,北方肾邪也。烧针令汗,纵不合法,与少阴何与而作奔豚?盖太阳相与表里也。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吾知前此之邪未散,

7、而后此之邪复。”肝气奔豚仲景论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因为惊恐恼怒而致肝气郁结,化热上冲,故见气上冲胸、腹痛;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则少阳之气不和,故见往来寒热,是肝气奔豚的特征。治宜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降逆。方中重用甘李根皮,据《别录》记载:李根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烦逆,奔豚气。葛根、黄芩清火平肝,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当归、川芎养血调肝。  其他文献记载还有《金匮要略浅注》:“此言奔豚由肝郁而发者,当以奔豚汤平肝气而去客

8、邪也。第此为客邪立法;若肝脏本病发作,以乌梅丸为神剂,此即《金匮》之正面处,寻出底面也。”《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盖谓肝主风,风为阳邪,肝风生火而上逆,则为火逆之奔逐也。”《金匮要略心典》:“此奔逐气之发于肝郁者。往来寒热,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肝欲散,以姜、夏、生葛散之;肝苦急,以甘草缓之;芎、归、芍药理其血;黄芩、李根下其气。桂、苓为奔豚之药,而不用者,病不由肾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