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ID:10491234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_第1页
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_第2页
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_第3页
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_第4页
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以问题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几乎成为教学的共识。朱绍禹先生曾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领和学生发现而提出的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这是因为用问题教学,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触发学生的想象,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在教学中培

2、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拟就教学探索,谈点做法,就教于方家。  一、激趣探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使学生学得进,首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得去。善于启发诱导,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学生就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进步就快。在教学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是从篇末“活该”二字入手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即鲁迅先生在文末以“活该”二字收束全文,这“活该”二字,我们应该用何种语气来读?  问题的出现

3、,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说用欢喜的语气来读,有的说应该用愤怒的语气来读,有的说用嘲笑的语气来读,有的则说应该用诅咒的语气来读。在这浓郁的问题情境中,教师没有轻易肯定或否定他们的回答,而是继续建构“问题场”,让学生来讨论:用“喜”“笑”“怒”“骂”不同的语气来读,怎样读?学生纷纷揣摩不同的语气语调,顿时,课堂“喜笑怒骂”读“活该”,热闹非凡。接下去我又用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纽带”,提问:不同的语气来读“活该”二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而诱发学生深入课文研读,完成对鲁迅先生“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博大精深的文章内涵的理解。1、

4、喜读“活该”。象征封建镇压之塔的雷峰塔倒掉了,“白蛇娘娘”终于重见光明,“普天之下的人民”怎不欣喜呢!喜读“活该”,可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与百姓寄托的劳动妇女得以翻身的欢呼之情。2、笑读“活该”。“荼毒生灵”的法海,“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孩子们吃螃蟹时要找“蟹和尚”,这是何等的解“恨”与“快乐”。这是一切封建卫道者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笑读“活该”,则是对封建卫道者的揶揄、奚落。3、怒读“活该”。学生义愤填膺,爱憎分明。那个象征封建势力的所谓“得道禅师”,活活将一对鸳鸯拆散,在法海这样的封建统治者手里,他们除了用“礼教”这把软刀子杀人以

5、外,甚至直接制造劳动妇女的悲剧,他们是可恨可鄙的“孽种”!4、骂读“活该”。法海和尚“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是出自妒忌的心理,最终“得道的禅师”变成了“蟹和尚”,而且“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这个结局的确“活该”。骂读“活该”是对于造镇压之塔的法海的嘲笑、批判与警告。通过讨论、玩味,深入课文找答案,学生懂得了用“活该”二字作结,实在高妙,“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由鲁迅先生思想认识的深邃所决定的。  二、导引比较。  善于“比物丑类”是问题教学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教学曹植的《白马篇》,我让学生将诗中少年英雄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笔下少年闰土的比较,

6、找出二者有何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出两少年英雄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同:两少年都是英俊少年,“敏捷”“勇剽”,忠于“国”、“家”。描写人物都以外貌、动作为主,并通过色彩搭配烘托出来。《白马篇》起句“白马”“金羁”,一白一黄,色彩鲜明;轻捷地奔驰在西北地区,何等有气势。表面写马,实则写人。《故乡》写少年闰土,“项戴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多么勇敢敏捷。一个卫国征战,“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一个月下看瓜,“尽力向一匹猹刺去”,守护家园,尽心尽职。“蹈”“凌”二字,写尽少年长驱直入,锐不可挡,大有压倒一切之势;“捏”和“刺”,写少年闰土灵敏迅捷,刚强勇剽

7、,凛然之气,跃然纸上。一个在“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沙场;一个在“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的“碧海沙地”上,“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深蓝”“金黄”“碧绿”,多么富有生命的色彩。异:《白马篇》为诗歌,语言凝练含蓄,《故乡》是小说,语言描绘细腻。前者为虚写,后者为实写。一个描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忠心报国之英雄肝胆俱现。一个描写“装弓京捕鸟”“海边捡贝”,捉“跳鱼儿”的勇敢灵敏、天真纯洁、热爱生活的农家小英雄。一个善射骑之技,一个善操叉之术。一是边塞风光,一是田园景色。主题也不同:《白马篇》塑造人物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