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

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

ID:10477663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_第1页
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_第2页
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_第3页
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论文.freelentallocalizationandrepairingofheelCHENQing,LIHan-xiu.OrthopedicDepartment,otingtherepairingeffectonheeldefectinconvenienceentallocalizationofheel,includingtheloedialareaandlateralareay,andthedifferenceofsofttissuedeepth,pressionresistance,confic

2、tionresistance,accordingtoasis.ResultsClinicalapplicationof8kindsofflapsin48casessince1988andthefolloentallocalizationofheeltorestoreitsanatomicalcharacterandphysiologicalfunction.【Keyentallocalizationofheel;flaps;feelingfunction;heeldefect足跟是一个特殊部位,修复质量要求高,蔡氏对此进行过较深

3、的研究,现文献报道修复方法较多[1~2],选择上不一致,修复后结果难在一个水准上。为了利于此处更好的修复,在方法选择上,达到损伤最小、手术最简、效果最好等目的,我们根据足跟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将足跟分为5个区域。自1988年始,我们应用8种皮瓣对各区创面进行了修复研究,经大量临床应用,总结一套选择方案,报告如下。1足跟分区及各区特点选用同尺码足长26~27cm,成人新鲜足标本5例,沿足跟中央纵形及横形劈开,分别测量跟骨至表皮间软组织厚度,并对软组织进行解剖学观察。(见图1,2)。1.1跟底区此区位于足底,范围约60mm×75mm,

4、跟底后呈圆弧状,软组织厚度为(14±1.8)mm,有大量的脂肪组织被纤维束分隔,富有弹性,用以吸收震荡,缓冲重量,跟底表面呈弧形,皮肤角化层较厚,是人体承重及行走摩擦主要部位,修复上感觉功能要求高。1.2跟后区由跟底边缘至跟腱止点的跟囊处,外形呈圆弧形,向后有个突起,范围约50mm×80mm。软组织厚度为(10±2.2)mm,脂肪组织中有少量纤维束,皮肤角化层较薄,为非承重区,其生理功能为承受鞋子的摩擦。1.3跟上区由跟腱止点的跟囊至跟腱肌—腱交界处,范围约50mm×60mm,跟腱与表皮间皮下脂肪极少,厚度(4±1.2)mm,跟

5、腱被覆盖一层较薄结缔组织为腱周组织,皮肤的活动幅度较大,在踝关节极度背伸、跖屈过程中,其皮肤在跟腱表面上下活动范围可达2~2.5mm,皮肤承受摩擦较大。1.4跟内区内踝以下至跟底缘及跟后区内侧缘,范围约50mm×80mm,含有内踝关节一部分,皮下脂肪组织不多,深面有三角韧带及关节支持组织,软组织平均厚度(7.1±2.1)mm,皮肤在人体行走时承受摩擦。1.5跟外区外踝以下至足底缘及跟后区外侧缘,范围约50mm×65mm,深面有腓侧副韧带及关节支持组织,软组织平均厚度8.2±1.5mm,皮肤与跟内区一样,承受摩擦。图1足跟腓侧面分

6、区示意图图2足跟胫侧面分区示意图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18~52岁,创面最大10cm×15cm,最小3cm×4cm,跟腱外露并腱周组织缺损8例,内踝外露3例,外踝外露2例,跟骨外露28例,并跟骨骨髓炎7例。根据足跟分区创面所处的区域:跟上区8例、跟后区6例、跟底12例、跟内侧3例、跟外侧2例;跟底并跟后5例;跟后并跟上2例;跟底并跟内、外侧4例;跟后并跟内、外侧2例、全足跟2例。上述病例修复可归纳为2种方法8种皮瓣。2.2方法2.2.1带血管神经蒂皮瓣此类皮瓣内含有神经,故皮瓣存在感觉功能

7、,应用的皮瓣:带腓浅神经的足背岛状皮瓣3例、带跖内侧神经的足底跖内侧皮瓣12例、带腓肠神经的小腿后侧皮瓣4例(该皮瓣虽然为逆行反转,但术后检查皮瓣确实存在部分感觉功能)、跟外侧血管、神经蒂的足外侧皮瓣10例,该皮瓣在切取上我们进行了改进,将皮瓣切成一个岛状皮肤、矩形筋膜(大于皮肤)的筋膜蒂皮瓣,修复跟上区创面8例,改进的主要目的是能重建跟腱的腱周组织,使跟腱有一个舒适的活动床。本法的改进已另文报道。2.2.2吻合神经的血管蒂岛状皮瓣腓动脉为蒂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内含腓肠外侧皮神经与受区隐神经或腓肠内侧皮神经吻合11例。胫后动脉为蒂

8、小腿内侧岛状皮瓣,内含隐神经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吻合3例。外踝上动脉升支为蒂岛状皮瓣内含腓浅神经与腓肠外侧皮神经吻合2例[5]。胫后动脉内踝上皮动脉为蒂的内踝上岛状皮瓣内含隐神经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吻合3例。3结果应用2种方法8种皮瓣修复48例足跟创面,均获得成功,全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