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71766
大小: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谈社会资本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社会资本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社会资本与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资本与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政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者。但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X络政治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存在政治冷漠的目前状况。例如,王洪波基于428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在X上延伸,除“监督公权力”指标外,无论是X络活动还是现实活动,大学生X民的政治参与比例都低于一般X民。祝阳等基于北京五所高校469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尽管部分大摘要: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
2、过对河南省五所高校49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子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资本包括特殊信任、社团参与、交往、普遍信任和互惠五个维度。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资本诸因素中特殊信任、社团参与、交往和普遍信任对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都具有正效应,大学生的上X时间和政治效能感对其X络政治参与也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社会资本 1008-7168(2013)05-0055-07 一、引言 我国自近代“五四”运动以来,大学生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政治参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3、着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变革,因此,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X的普及,政治参与的场域突破了传统物理性公共空间的局限,扩展至X络虚拟空间。大学生以互联X为平台,在认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各种途径表达个人的政治意愿,试图影响各级政府、某些公共机构的决策或政策,从而实现政治参与的目的。X络的互动性、匿名性以及社会存在感的削弱等特征燃起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诺曼和伏巴对奥地利、美国、日本等七国的研究表明,政治参与和政治介入心理、资源以及结社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较
4、高、公共意识较强、结社较多者政治参与的可能性较大[1](pp290374)。较其他人群而言,大学生具有X络获得性强、受教育程度高、公共意识强和社团参与积极的特征,因此,大学生应该是积极的X络政治参与者。但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X络政治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存在政治冷漠的目前状况。例如,王洪波基于428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在X上延伸,除“监督公权力”指标外,无论是X络活动还是现实活动,大学生X民的政治参与比例都低于一般X民[2]。祝阳等基于北京五所高校469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尽管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内容丰富,
5、但23.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X络政治活动,对政治很冷漠、不关心[3]。邹静琴等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多指标测量了大学生的X络政治参与,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要把X络作为信息采集、社会联络和娱乐的工具,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政治生活高度关注并不参与,属于活跃而沉默的观察者[4]。 国内有关研究大多从理论上讨论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的后果以及如何规范引导其理性参与,对X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实际上,对X络政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X络政治十分必要。因此,探究我国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显得非常必要
6、。本研究基于2013年对河南省五所高校493名大学生的调查,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传统理论认为,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行为受理性选择范式和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理性选择范式认为,左右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成本-收益之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政治参与行为决策跟经济行为决策类似,都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按照理性选择范式,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行为只有在涉及自身利益,或者收益高于成本时才会发生,否则,大学生将选择不参与。大学生X络政治参与行为还会受到政治社会化诸因素的影响。家
7、庭和学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两个基本场所,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隐形作用就是培养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心理认同,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同辈群体和社区等其他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政治效能感的形成也会有重要影响。 除理性选择和政治社会化理论之外,社会资本理论也是X络政治参与一个强有力的解释框架。美国政治学家帕特南对社会资本概念作了一个权威的界定,“这里所说的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X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合作来提高社会效率”[5](p.195)。托克维尔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与该国结社状况有密切的关联
8、,美国的民主与美国人普遍而广泛的结社等X络情况相联系,“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拥有比美国使用得更加成功,应用对象更广的结社原则,除了依据法律以乡镇、城市和国家名义成立的永久社团外,还有大量依靠无官无职的个人的能动性来形成和维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