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

ID:37121183

大小:389.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8

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_第1页
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_第2页
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_第3页
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_第4页
资源描述:

《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唐亚林我们应通过建构一个以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公共意志为基础,以对事不对人的法规体系为保障,以公民自主表达与自我约束的参与之道,政府公开、透明、包容的公共管制之道,公共机构和公共人物与网络社会和网民平等协商和交流的互动之道为核心的理性的网络政治文化,从而实现网络政治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公民的全方位的发展之目标。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致使建构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称“赛博空间”)全方位地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工作方式。在网络空间这

2、一独特的、虚拟的平台上,因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意志的推动,诞生了诸如网络论政、网络监督、网络宣传、网络评判、网络互动等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并开辟了扁平化、交互性、及时化的网络政治空间这一新型政治参与载体。前不久的“躲猫猫”事件,广受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关注。一起在虚拟网络空间广泛流布的事件,演变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活动,无论在网络政治空间里还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网络政治空间是如何生成的,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网络政治空间的政治参与方式有哪些,如何建构网络政治空间的政治参与之道,是网络政治时代的全新

3、课题。网络政治空间的生成及其基本特征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这些数字,昭示着一个强大的网络空间的物质载体以及参与主体群在当代中国的崛起。作为网络空间的物质载体的互联网及其用户,构成了网络空间两大基本要素。他们通过信息链接和交换,形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们通过

4、信息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相互交流、物质的相互交换、利益的相互博弈、关系的相互增进等目标。其中,人们围绕着利益和公意的表达、利益和公意的博弈、利益和公意的决策与利益和公意的分配而展开的一系列政治参与活动,就是网络政治活动,而网络政治活动所依托的场所,就是网络政治空间,其生成动力来自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网民对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的追求,来自于他们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网络政治空间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在网络政治空间里,每一个参与的个体之间,其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事务发表见解,不存在现实政

5、治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的等级分明式层级节制,只要符合法律许可,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即使他所关心的事务与自身利益无关。二是政治活动的开放性。网络不设防,是网络政治活动开放性的最好体现,它不仅表现在参与网络政治活动的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并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三是实现方式的互动性。在网络政治空间,信息传递即时交互且高度共享。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可就共同关心的事务相互探讨,既可凝聚共识,又可大异其趣,既可共同行动,又可各自单飞,既可持久关注,又可过后即忘。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网络政

6、治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极大拓展了彼此的交往空间,丰富了精神生活,提升了人的发展程度,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转化为现实政治生活中活生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决策活动与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分配政策。网络政治空间的互动: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诞生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般而言,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主要有通过投票参与选举活动,通过听证会参与决策活动,通过各类会议和制度规定参与管理活动,乃至通过宪法规定的各种合法化形式参与监督活动等形态,也有通过消极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活动等形态。在网络政治空间,由于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

7、是虚拟空间的网民,有的是不具有法定权利的公民,如尚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少年,还有的不是同一个政治实体的公民,如不同国家的网民。同时由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客体或对象主要是公共利益、公共事务或者公共意志,一般不涉及如选举等实体性民主内容。再加上网络政治空间的互动方式经常是以参与主体的“虚拟对谈”方式进行,便诞生了具有鲜明网络特色的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即网络论政、网络监督、网络宣传、网络评判、网络互动等,并紧紧依托扁平化、交互性、及时化的网络政治空间这一新型政治参与载体而实现其参与目的。网络论政的核心和推力是公共利益、公共事务以及公共意志。网

8、络论政的基本途径是网络民意表达及竖立其上的强大网络舆论。网络论政的目的是影响公共利益、公共事务或者公共意志的具体决策活动,实现现实政治生活中难以达到或者成本很高的参政议政之目的。网络监督的对象一般都是现实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